1633| 6
|
黄沾作词、林子祥演唱粤语歌曲《男儿当自强》请点击、欣赏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诗夊哥 于 2015-10-9 21:36 编辑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 ... 8&uk=3478339156[/url] 歌词(粤语) 复制歌词|[url=]下载LRC歌词[/url] 男儿当自强 - 林子祥词:黄沾 曲:黄沾(改编自古曲《将军令》) 傲气傲笑万重浪 热血热胜红日光 胆似铁打 骨似精钢 胸襟百千丈 眼光万里长 誓奋发自强 做好汉 做个好汉子 每天要自强 热血男子 热胜红日光 让海天为我聚能量 去开天辟地 为我理想去闯 看碧波高壮 又看碧空广阔浩气扬 既是男儿当自强 昂步挺胸大家作栋梁 做好汉 用我百点热 耀出千分光 做个好汉子 热血热肠热 热胜红日光 让海天为我聚能量 去开天辟地 为我理想去闯 看碧波高壮 又看碧空广阔浩气扬 既是男儿当自强 昂步挺胸大家作栋梁 做好汉 用我百点热 耀出千分光 做个好汉子 热血热肠热 热胜红日光 做个好汉子 热血热肠热 热胜红日光 黄沾简介 黄沾(James J.S.Wong),1941年3月16日出生于广州,原名黄湛森,中国香港词曲家、作家、主持人、演员,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 1965年进入“丽的”电视台任主持,并开始做电影配乐工作。1968年黄沾创作了第一首歌曲《忘记他》[1] 。 1973年黄沾撰写成人笑话集《不文集》[2] 。1974年自编自导的电影《天堂》位列该年香港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位[1] 。1978年黄沾填词的《誓要入刀山》、《倚天屠龙记》、《鳄鱼泪》入选香港电台“第一届十大中文金曲”。1990年在“第十三届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音乐会”上获得“金针奖”。1994年凭借电影《梁祝》的配乐,获得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配乐。1998年他与顾嘉辉两人在香港、广州和东南亚地区举办了29场音乐会。 2003年黄沾为梁汉文的专辑《03四季》写了他生平的最后一首曲作《情常在》,这首歌由林夕作词[3] 。 2004年11月24日,因肺癌病情恶化抢救无效在香港沙田仁安医院去世,享年63岁。 男儿当自强是他为电视连续剧《黄飞鸿》写的名插曲,由香港著名歌星林子祥演唱。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诗夊哥 于 2015-10-9 21:49 编辑
黄霑生平:不文尽识人间道 1940年出生于广州的黄霑,本名黄湛森,来自一个人丁众多的大家庭。排行老六的他曾经接受了不错的教育,早年随家人到香港入读喇沙书院,而后进入香港大学深造,毕业后更担任起老师一职,此番经历也为他在日后成为娱乐圈这块文化沙漠中为数不多的才子,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尽管从60年代,黄霑已经开始接触到电视圈,但他最初的成就却始于广告的创作。1965年,年仅25岁的黄霑进入广告界,当时,正值香港广告业方兴未艾的年代。在这个需要不断标新立异的领域里闯荡,使黄霑的创作天分初显端倪,他为某知品牌的洋酒所写的一句广告语"人头马一开,好运自然来",不仅成功帮该品牌打进香港市场,更成为风行一时的流行语。从此,这一广告语被该品牌沿用至今不说,还被作为广告界的成功范本写进了形形色色的广告专业教材中。正是这最初的成就,使得黄霑在娱乐圈建树颇丰后,依然不愿以艺术家自居,而称自己真正的身份是商业人,一直以广告为正职,只把艺术创作视为一种爱好而已。 且不谈这种说法有多少自谦的成分,黄霑对事业热诚的个性由此可见一斑。在音乐创作中,他的这种个性更加突出。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香港乐坛出现了一次巨大的转变。从前万人追捧的国语流行曲日趋式微,而以许冠杰、顾嘉辉、黄霑为首的一班人,用现代流行音乐理念对粤语歌进行了改头换面,使之从昔日难登大雅之堂的小调变成了地道的流行歌曲。由于比国语流行曲更适应现代人的口味,粤语流行曲逐渐形成了一统乐坛的局面。 在粤语歌的歌词创作朝着现代化方向转变的过程中,黄霑扮演起了推动者的角色。1973年。钟镇涛、谭咏麟、陈友、彭健新和阿强组成了一支名叫"温拿"(取音英文Wynner一词)的乐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所演唱的作品,有相当一部分都出自黄霑之手,诸如《玩下啦》、《让一切随风》、《不可以逃避》、《只有知心一个》等等。由于这些歌曲将当时的年轻人心态刻画得形象生动,因此深得他们的共鸣。以一首《L-O-V-E Love》为例, "I will not give you riches,Riches are not my wishes,I?ll give the vow of my life,L-O-V-E Love..." ,短短几句就让人充分领略到年轻人天真冲动的个性特点。在这些作品的支撑下,到78年乐队解散为止,整整五年,温拿的旋风从香港一路刮遍整个东南亚,使香港流行音乐成功建立起自己的外埠市场。不过这些还只是黄霑为香港流行乐坛贡献出的冰山一角。 作为一名出色的音乐制作人,黄霑对提携后辈的例子不胜枚举,最为成功的当属张敏明和梅艳芳。80年代初期,针对日本否认历史的种种劣行,香港演艺圈刮起了一股爱国风,《大侠霍元甲》(内地播映时更名为《霍元甲》)、《万水千山总是情》、《陈真》等一大批电视剧中,或多或少都有驱除达虏、振兴中华之类的情节。在这股热潮中,黄霑的创作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最抢眼的部分,他和顾嘉辉合作的《勇敢的中国人》以及自己独立完成的《我的中国心》都成为了整个华人世界的骄傲。也正是后者,让张敏明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业余歌手成为蜚声全国的红歌星,其后,在无线电视台举办的第二届新秀歌唱大赛中夺冠的歌手吕方,也是通过这首歌奠定了最初的知名度。 至于黄霑对"百变歌后"梅艳芳的支持,更是乐坛的一段佳话。1982年,为了挖掘有歌唱潜力的生力军,无线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当时已经是大腕级创作人的黄霑受邀担任评委。在众多参赛者中,台风大方的梅艳芳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当夺冠后的梅艳芳加盟华星唱片公司,推出首张个人专辑时,黄霑特地创作了一首点题之作《心债》。"重重心中痴债,原是签下你一世。无限无尽爱在我心底。悠悠心中痴意,源源不绝抚慰,只望可补偿一切……",洋溢着阴柔美的歌词,充分挖掘出梅艳芳硬朗粗旷的歌声背后,一种独特的妩媚气质,使其在歌坛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1985年,黄霑又与梅艳芳、罗素(香港影星王敏德之兄)合演了影片《歌舞升平》。片中,黄霑扮演了一个只懂得追求事业成功而忽略歌手内心感受的音乐制作人,梅艳芳则扮演被他一手捧红的歌坛巨星。由于和现实生活中的自己极为接近,俩人的表演都显得非常真实,让人对外表光鲜的娱乐圈有了更加深刻透彻的认识。 影视歌曲佳作出频 从70年代中期开始,香港电视业进入了黄金时期,随着人们追看电视剧集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一首又一首主题歌也在坊间被人们传唱得不亦乐乎。其中,论受欢迎程度,以顾嘉辉与黄霑这对辉煌组合的作品为最。罗文的《家变》、《亲情》、《强人》,汪明荃的《天虹》、《用爱将心偷》,郑少秋的《轮流转》、《烽火飞花》、《天生爱自由》,关菊瑛的《狂潮》,徐小凤的《大亨》等一系列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都是俩人合作的结晶。在这些作品中,黄霑用充满哲理的精辟笔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家变》中的"知否世事常变,变幻原是永恒……"、《轮流转》中的"凡尘里,种种留恋,命运中,各自随缘,今天少年人,他朝老年人,不知有没有改变 ……"、《用爱将心透》中的"情场中,几多高手,用爱将心去偷,就像你,偷得痴情,剩我一世忧……"、《天虹》中的"大千色相,艳似天虹,还是会消失影踪……"等等,都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绝句,更为其后电视剧主题歌创作提供了借鉴的套路。 相较于现代大家族纷争的题材,黄霑对武侠影视作品的音乐创作显得更加游刃有余,。在香港电视赢得外地市场的过程中,武侠剧往往是先河。由于当时,佳艺以武侠剧为招牌抢占电视市场,令无线不得不咬牙背水一站,倾尽全台人力、物力及财力于1979年拍摄了古龙的名著《楚留香》。该剧不仅在香港本地造成了轰动,并先后在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赢得了大批拥蹙,尤其是该剧于1982在台湾中视播出后,港产武侠剧立刻成为台湾录象带租赁市场上最抢手的热门之选,黄霑的大名,也随着《楚留香》在这些地区不径而走。 "早已明知对他的爱,开始就不应该,我却愿将一世交换,他一次真意对待……"1983拍摄的一出《射雕英雄传》,两年后让内地的观众第一次领略到了武侠世界的精彩。这首名叫《肯去承担爱》的插曲,和主题曲《铁血丹心》一起,成为当时人们最受喜爱的作品。除此之外,黄霑还为该剧创作了一系列风格迥异的插曲,从民歌小调式的《桃花开》、到神秘梦幻式的《一生有意义》,从愁肠百转式的《斯人念旧情》、到动感十足式的《世间始终你好》,将武侠世界丰富多采的情义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经年流传不衰。《世间始终你好》更在当年的十大中文金曲及十大劲歌金曲评选中,以强劲的势头胜出,成为当之无愧的经典。 早在《射雕英雄传》之前,黄霑已经在另一出金庸武侠剧中的获得了空前的成功。1982年,无线分两部将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搬上了荧屏,拍成了电视剧《天龙八部》(内地播映时更名为《天龙八部之六脉神剑》)和《天龙八部之虚竹传奇》。黄霑和老搭档顾嘉辉一起,分别为这两出剧创作了主题歌《两忘烟水里》和《万水千山纵横》。第五届十大中文金曲的名单中,这两首歌双双出现,更进一步肯定了黄霑的创作水准。 纵观黄霑创作生涯中,影响范围最广泛的电视剧主题歌还是他在1980年创作的《上海滩》,每当人们听到用她那高亢嘹亮的歌声唱出熟悉的"浪奔,浪流……",几乎无不心潮澎湃。出人意料的是,这首经久不衰的歌,竟然是黄霑在20分钟时间里赶制出来的。此前的他虽然完全没有见过江河入海的景象,却巧妙地借用翻涌不止的海浪,暗喻出人生及时代的变迁。"爱你恨你,问君知否,似大江一发不收,转千弯,转千滩,亦未平复此中争斗",在黄霑的笔下,这首《上海滩》不在一味沉溺儿女情长的缠绵,而多了一些厚重的历史沧桑感,唏嘘慨叹之余,也将香港流行歌曲的创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时隔两年,这首歌随着电视剧在内地播出而红遍大江南北。此后,黄霑又沿袭这一风格陆续为《上海滩续集》、《上海滩龙虎斗》两部续集创作了主题歌,可惜影响始终无法和《上海滩》同日而语言。多年后,当张国荣与刘德华俩人重新在大银幕上演绎《上海滩》时,依然选用了当年黄霑创作的这首主题歌,而且丝毫没有过时的感觉。 自从黄霑和顾嘉辉于70年代后期合作开始,只要他俩的名字一同出现,就是代表着经典。他们20多年来佳作源源不断,使几代歌手从中受益。 继郑少秋、罗文、关正杰之后,张国荣成为了黄霑作品的最大收益者之一。1984年,无线电视台将金庸的最后一部长篇武侠名著《鹿鼎记》拍成了电视剧,推出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仅刘德华、梁朝伟这两位当红小生的表演倍受好评,就连黄霑和顾嘉辉联手打造的主题歌《始终会行运》,这取得了不俗的口碑。已经在歌坛磨砺多年的张国荣,正是从这首歌开始,进入了演唱事业的佳境。"合情合理,开心称心,一生想做快活人……"借着歌词,黄霑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态度也表达了出来。时隔多年,当他为周星弛主演的同题材影片《鹿鼎记之神龙教》创作的主题歌时,索性直接取名为《做个快活人》。 《始终会行运》取得成功之后,黄霑逐渐将创作的重心从电视剧转移到了电影上。1986年,他为徐克监制、吴宇森导演的江湖片《英雄本色》创作的主题歌《当年情》,树立起自己在这一领域中的"一哥"地位,张国荣以这首歌在各大音乐颁奖典礼上出尽了风头,成功上升为一线歌手,开启了和另一位巨星谭泳麟平分秋色的年代。由于《英雄本色》取得的巨大成功,原班人马又在1988年拍摄了《英雄本色续集》,主题歌《奔向未来的日子》依然保留了顾嘉辉、黄霑与张国荣这个铁三角组合。从台湾电影金马奖、香港电影金像奖这些影坛盛事、到十大中文金曲、十大劲歌金曲这些乐坛坐标,《当年情》与《奔向未来的日子》所向披靡的势头,在黄霑的创作事业中写下了漂亮的一笔,进一步加深了他对电影音乐创作的兴趣。 与徐克的完美合作 在众多电影导演中,有着"鬼才"的徐克是和黄霑合作时间最长,次数对多的一位。从1979年的《蜀山》开始,两人在《刀马旦》、《倩女幽魂》、《人间道》、《道道道》、《笑傲江湖》、《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梁祝》、《青蛇》等十来部影片中有过精彩的合作。其中,以《倩女幽魂》系列片和《笑傲江湖》系列片最为人津津乐道。1987年,徐克用全新的手法,重新拍摄了大导演李翰祥的代表作《倩女幽魂》,并启用已经成名的张国荣、王祖贤分别扮演当年由赵雷、乐蒂塑造的男女主人公。影片上映后,市场反映异常强烈,曲折动人的情节、帅哥美女的组合、出神入化的特技、凄迷唯美的画面以及悦耳动听的音乐,不仅吸引了大批观众入场观看,更得到了影评人高度的评价,在整个影坛带起一股拍摄"鬼片"的风潮,张国荣、王祖贤也双双上位到"一线",后者还成为当时片酬最高的女明星。除了影片本身在票房与口碑上的双赢,由黄霑所创作的主题歌《倩女幽魂》和插曲《黎明不要来》,也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1988年,张国荣在自己个人演唱会上,还特意打扮成片中的模样表演了《倩女幽魂》这首歌,足以证明这首歌的魅力。 由于宣传不足等诸多原因,影片《倩女幽魂》中叶倩文演唱的插曲《黎明不要来》,在观众中的熟悉程度,并没有《倩女幽魂》那么广泛。但是,只要看过影片的人,都会发现,前者比后者更符合整部影片的神髓。早在1984年由徐克导演的影片《上海之夜》中,叶倩文就与黄霑有了最初的合作。在片中,叶倩文和张艾嘉扮演的是一对颇受欢迎的歌星姊妹花,要演唱不少插曲。这些插曲的创作者,就是黄霑。为了该片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背景,黄霑特地创作了一首充满旧日舞厅味儿的插曲《晚风》。这首《晚风》的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是黄霑第一次分别用普通话和广东话创作同一首歌,这种做法后来被香港影片广泛采用。 尽管黄霑的创作才华主要集中在作词方面,但是身为一个全能音乐人,他在作曲方面的表现同样不俗。1986年,他在民间小调的基础上,为徐克拍摄的影片《刀马旦》创作的主题歌《躲也躲不了》,就印证了这一点。 对民间小调的倚重,是黄霑作曲的最大特色。70年代,当他初次从作词跨向作曲领域时,就形成了这种风格。如果说他本人以作曲的身份完成的第一首作品《忘记他》,还有些东洋音乐的影子,到他以宋代大词人聂胜琼的名作《鹧鸪天 寄李之问》为蓝本,谱曲而成的《有谁知我此时情》,民间小调式的旋律就占据了他大部分的创作。 这种小调式的创作,在《倩女幽魂》系列片中,继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从张国荣的《倩女幽魂》、到张学友的《人间道》和《道道道》,都是民间小调式的格局,"人生路,美梦似路长,路里风霜,风霜扑面干,红尘里,美梦有几多方向,找痴痴梦幻般心爱,路随人茫茫……"婉约的曲调加上简洁的歌词,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好感。到了《笑傲江湖》系列片,这种雷打不动的基调有一次最为完美地呈现。片中的主题歌《沧海一声笑》无人不晓,甚至连牙牙学语的孩子都能带着一股奶腔唱出"沧海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尽管至今尚未有一出根据《笑傲江湖》改编的影视作品,能完全传神地表现出原著的神韵,但这首《沧海一声笑》,却已被人们公认为是《笑傲江湖》这部小说的最佳注解。 较之于《笑傲江湖》的市场反应和观众口碑,李连杰、林青霞和关之琳在1992年主演的《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无论在商业上还是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都更上一层楼,该片的成功在香港影坛引发了一场拍摄古装武侠片的热潮。一时间,东方不败、西方失败之类的人物充斥银幕。借着这部影片,黄霑一口气为从未在幕前开口唱过歌的经典美女林青霞创作了《只记今朝笑》、《天地醉》两首歌。虽然这它们的影响不如《沧海一声效》深远,但也属于难得的特色之作。前者巧妙从《沧海一声笑》的点题语中衍生出更加丰富细腻的女性情怀,堪称女性版的《沧海一声笑》,尤其是唱至"心在飘呀身在摇,唱我逍遥调,快乐的人唱快乐的调,声声都是欢笑"时,看似简单的歌词却散发出一种简单而纯粹的喜悦感,比起《沧海一声笑》多了一份平静和坦然,难度不高的曲调编排也显得更加讨好,使得原本对林青霞的唱歌水准有所怀疑的人重新调整起自己的看法。最值得玩味的是,黄霑还为这首《只记今朝笑》创作一个粤语版歌词,精致得有些画蛇添足,一句"落霞如血,红日如醉,我抱拥奇妙……",比起国语版中的"唱你的歌,唱我的调,唱尽世间逍遥……",高下立现。另一首《天地醉》,则带有典型的东洋调,黄霑的创作,不禁让人想起他所写的《忘记她》、《黎明不要来》这些旧作。"漫天飞花语,飘啊飘地缠绵,洒下不能收拾,舍不得地娇艳……",李安修这些仔细雕琢出来的歌词,配合着黄霑所写的迷幻曲调,倒颇符合林大美人在观众心目中那种只能远观、不宜近睹的形象。 连续完成了两段小调式的作品,黄霑自己似乎都有些耐不住了,1993年,当《笑傲江湖》系列片拍到《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时,他干脆放弃了作曲的工作,专心做起了填词的活儿,"红尘多可笑,痴情最无聊,目空一切也好……"更加一意孤行、执着到底的意境,将主人公东方不败的内心世界刻画得入木三分,李宗盛的作曲和陈淑桦的演唱让原本已经在人们脑海中定型的《笑傲江湖》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不是影片本身漏洞百出、胡编乱造到走火入魔,它的影响力应该能和《沧海一声笑》相媲美。 正如黄霑自己所说的,他并不是一个作曲的高手,除了民歌小调式的简单旋律,他几乎没有写出什么特别复杂的曲调。只有同在93年为徐克导演的影片《青蛇》创作插曲《莫呼洛迦》是个例外。按照徐克的要求,他必须写出带有中国风味的印度歌。熟读佛经的黄霑,巧妙地运用形意结合的手法,借古筝、木笛、琵琶、萧等大量中国民间乐器来表现印度音乐的妖娆神韵,加上辛晓琪灵活多变的演绎,半音魅力尽显,。就连他沿袭往日风格为该片所创作的主题歌《流光飞舞》,也被这首《莫呼洛迦》抢尽了风头。可惜的是,这也是黄霑最后一首能给人留下印象的重量之作,此后的创作也乏善可陈。 平日喜欢阅读古书典籍的黄霑,创作风格属于典型的学院派,经他之手诞生的词作,往往比一般流行歌曲多了些荡气回肠的气度以及值得反复咀嚼的韵味。1989年,他为影片《秦俑》(内地上映时更名为《古今大战秦俑情》)创作的主题歌《焚心以火》就是个中翘楚。如果没有黄霑所创作的歌词推波助澜,这份澎湃汹涌的史诗气度将会大打折扣。 “不文霑”的来历 世上本没有完人,黄霑亦然,才华横溢的光环并不能掩盖他某些引人争议的独特癖好,特别是对不文的热爱。90年代初的一段时间,他甚至参与了《不文小丈夫》、《不文小丈夫之银座嬉春》、《不文教父带你嫖韩日》等一系列"不文"影片的拍摄,很多人误以为他的"不文霑"的绰号由此而来。亦有说,此绰号来源于他在1983年出版的个人文集《不文集》,该文集收录了他自1973年以来,在周刊上发表过的一些文章。其实两者皆有谬误,"不文"这一绰号来自黄霑心目中的偶像,著名英国喜剧演员Benny Hill,此君的电视节目曾经在国内播放过,他那出其不意各种有色玩笑早已深入人心。正是受到他的影响,黄霑用一种轻松的态度在文章及现实中大胆谈论禁忌话题,甚至取意Benny Hill的谐音"不文山"中"不文"一词来自喻,恰好此"不文"在广东方言中亦能代表Benny的表演特点。暂不说这种做法是否得宜,单就有勇气彻底坦白自己的真实态度这一点,黄霑也赢得了不少支持。在23年的时间里,他的这本《不文集》先后发行了62个版,创下香港畅销书重印的最高纪录,至今仍然无人打破。 从最初的广告、到后来的文集、再到之后的音乐,黄霑的创作步伐在不同的领域赢得大批仰慕者的同时,他也开始了新的尝试。依靠在社交圈中累积的口才、对禁忌话题的熟练掌握以及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先后和蔡澜、倪匡主持了私房话式的谈话节目《今夜不设访》,八卦新闻节目《城市追击》,然而真正让他树立起良好口碑的还是无线电视台的知识问答类节目《江山如此多fun》。该节目的推出,是由一部名叫《包青天》的电视剧集开始的。这部由台湾出产的电视系列剧,1993年曾经在整个亚洲地区风靡一时。尤其是剧中的对白一改台湾古装电视剧往日矫揉造作造作、现代语满场飞的诟病,生动地展现出中国古代语言艺术的魅力,让观众在获益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江山如此多fun》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人们这种的愿望。丰富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让黄霑在这片天地中表现得游刃有余。 幕后的创作让黄霑不亦乐乎,幕前的演出对他而言,也有很大的吸引力。从他开始为影视作品创作音乐起,就时不时会在电影中看到他的身影。《歌舞升平》中,梅艳芳的经理人、《长短脚之恋》中,王祖贤的父亲、《铁猴子》、《水浒笑传之花田喜事》中,贪得无厌的县官,以及《阿Sir,早晨》中,黎明的花心父亲,都是由黄霑扮演的。虽然大多数人对这些角色早已没什么印象,但是丝毫不能抵消他在其它领域的贡献。唱歌是黄霑所做的第二份幕前工作,也许是自己对音乐的领悟力更强,他在这方面的表现要比演电影强过许多。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影片《倩女幽魂》中,他亲自演唱了自己所写的一首《道》。这首嬉笑怒骂式的作品,在黄霑粗糙的声线中爆发出一种雷霆万钧而又不失黑色幽默的气势,一句"呸、呸、呸、呸、呸,胡说八道……"痛快淋漓到使人忍不住要拍案叫绝的地步。在接受记者访问时,黄霑曾经表示《沧海一声笑》是他创作过的作品中最满意的一部,因此在影片《笑傲江湖》中,黄霑亲自上阵,分别和罗大佑、徐克一起演唱了这首歌,并再度赢得了乐评人的高度评价--"如果说许冠杰的《沧海一声笑》是洒脱不羁的令狐冲版,那么黄霑的《沧海一声笑》则是地地道道的曲洋版,具有豪爽狂傲的大师风范。"这种豪放的风格,在黄霑为《鹿鼎记之神龙教》一片演唱的主题歌《开心做出戏》中,也有令人眼前一亮的表现。"笑一声醉醒之间难得糊涂,开心做一出戏……",黄霑发自肺腑的一声狮吼,焉知不是他这一生的真实写照?转自网上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诗夊哥 于 2015-10-9 22:24 编辑
搜狐娱乐讯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港台歌曲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带来一股流行音乐风。谈及港台音乐便不得不提到香港“流行歌词宗匠”黄沾,《上海滩》、《我的中国心》等经典歌曲的歌词便是出自其手。据山东卫视《中国面孔》爆料,虽享誉“音乐鬼才”之称,黄沾也曾经被逼多次易稿。现场还揭秘黄沾年轻时“嘲笑”刘德华作词语句不通,为了弟弟与李小龙“干架”的趣事,黄沾豪爽的性情可见一斑。 “音乐鬼才”创作之路也有坎坷 曾被6次易稿 黄沾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代表,一生创作了两千多首歌曲,素有“香港四大才子”和“香港三大名嘴”之称。虽在乐坛有如此高的地位,黄沾也曾被逼多次易稿。在《中国面孔》现场透露,徐克在拍摄《笑傲江湖》时曾邀请黄沾为该影视剧作词,曾让黄沾反复修改6次。最后黄沾用中国最简单的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拟成了第七稿,并在曲谱上写道“徐克,你要便要,不要便另请高明”,这才成就了今天这首耳熟能详的《沧海一声笑》。 嘲笑刘德华,PK李小龙,尽显文人侠士真性情 黄沾的真性情不仅体现在工作中,在生活中也有着更为直接大胆的体现。据节目观察员蒋方舟称,黄沾曾嘲笑刘德华作词水平低下,而且在学生时期,黄沾曾为弟弟出头和同学打架,后来才知道对方是李小龙。 关于刘德华的作词水平,黄沾曾说,“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爱怎么能用我爱你这么浅白、肤浅的词?必须要有更深刻、更有智力活动的一个词,来代表一个创作者的才华。”据悉,在此之后刘德华非常努力,并经常跟他进行交流,最后黄沾也对刘德华的勤勉表示赞许。 除了嘲笑刘德华的作词水平之外,黄沾还曾和功夫巨星李小龙打了一架。在学生时期,黄沾曾为了给弟弟出头,和一个同学打了一架。时隔多年之后,他才明白当时自己为什么没有打过他,当时的那个同学便是享誉国际的功夫巨星—李小龙。 | |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