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小米香
文/舒小惠
淘米做饭时,老伴说:放点小米吧。我说好的。
端着碗时,看着黄白相间的米饭,突然像是有了种隐隐约约似曾相识的感觉,愣怔了下,心情和胃口一起感慨起来。98年我在长春出差时吃到了东北人叫的二米饭,大米和小米合煮的饭,或者是大米和玉米面合煮的饭?已经记不清了,那大约是有记忆后第一次吃小米,有点糁口,但很新鲜,也很香甜,是的,很香甜。
仔细地辨别着小米的形状的颜色,小小细致的,圆润金黄,很好看,闻一闻,有一股淡淡的稍带枯涩的清香,嚼一下,满口钻,并无太多的滋味,啊,这就是小米了,我曾经梦中怀念过的小米了!
我是在东北出生的,父母常常讲起那个年月细粮是定量供应的,多半都是吃小米高粱米玉米面。大姐出生时,妈妈身子弱没有奶水,就用大米和小米掺和着熬粥喂了吃,居然也长得白白胖胖的,人见人爱。后来,二姐,哥哥也都是这样喂大的,到了我时,条件好多了,能有纯大米饭吃了,可是妈妈说我喜欢吃大米小米掺和煮的二米饭,一直到5岁回了湖南老家后还天天嚷嚷要吃二米饭。却为何我的记忆中不曾有过小米的影子?是我离开时尚年幼?还是我根本就失去了记忆?
妈妈说的一件小事,尤其让我记忆深刻。六十年代,父亲得了肝炎,住院了将近一年,那时候家里已经有两个孩子了,可每人每月的细粮定量是2斤/月/人,其他都是杂粮,孩子还小,父亲又病卧在床,都需要吃好一点,可是全家每月总共只有8斤米面,怎么够呢?母亲愁得天天长吁短叹,突然有一天,早上起来推开门看见两麻袋大米小米和白面,母亲惊谔了,后来每个月的月初准时有两麻袋米面放在家门口,那时我们家就是靠这些度过了最难熬的时候,一直到一年后父亲完全康复出院。后来无意中才知道这是一个采油队的人每家每月领粮食的时候留下2斤,帮助我们家度过难关。这件事父母念叨了一辈子,就说吃小米时的人真好啊。
如今,生活越来越好,粮食越吃越精细,贡米、泰国香米、日本香米、免淘米……什么时候,小米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呢?偶尔端着蓝边细瓷的花碗时,又会想起黄灿灿的小米来,于是浅浅地在心里呼唤:小米小米……而那些小米,总是隐身在遥远的农田,低着沉甸甸的头,满怀的忧虑,幽幽的怀念着我们,就像我们怀念着它……
吃过晚饭后,我偶尔散步时会拐到附近的乡下去,到田埂上走走,空气很清新散发着泥土的腥香;樱桃一串串成长得娇媚美艳不可芳物;广玉兰的树叶上挂满露珠碗大的花朵洁白如玉;草莓地里浓绿的叶子下面羞涩地半藏着红透或半青的草莓;油菜夹已粒粒鼓胀着渐渐变得金黄;道路两旁的闲地里种的蚕豆也早已籽实饱满……可是,小米呢?我的小米呢?为何我从未在这里见过它的身影?
在网上随手键入“小米”,搜寻得:“耐旱之粮--小米小米又名粟,古代叫禾。我国北方通称谷子,去壳后叫小米。它原产我国,约有8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多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东北、内蒙古等地。小米性喜温暖,适应性强。农谚"只有青山干死竹,未见地里旱死粟",说明小米的抗旱能力超群。它既耐干旱、贫瘠,又不怕酸碱,在我国南北干旱地区、贫瘠山区都有种植。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含蛋白质9.2-14.7%,脂肪3.0-4.6%及维生素,除食用外,还可酿酒、制饴糖。”可见,小米是有很多优点的,大概,它更能适应北方的气候与环境,据说北方的女人做月子都要吃小米粥,养人呢。好在,现在市场上有现成的小米卖了,想吃去买几斤回来就是,只是,我们的生活好象腴厚得已经再也容不下小米了,餐桌上再也难觅小米的踪影,让我实实在在的想念空顿无形。
小米,曾经是一个时代的主粮,昭示着一代人生活的历程,也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人的感情,在哪个吃小米的年代里,有过多少令人感动难忘的人和事。不可否认的是,现今,一点没错,小米和很多优秀的品质一起消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