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乐哥对于当时长微薄以及对我攻击后的帖子。
给草根志愿者和围观者的思想汇报
这个圈子最近事多,多到老有电话信息传来,嘿,原以为事不大,结果事还不小;以为过段时间就没事了,结果过段时间还没完没了;以为摆个理就行了,结果玩人身攻击了;所以三乐斗胆向每位同伴交代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思考,篇幅所限,不可能把认识的过程以及判断的根据交代详细,因此愿意在之后就我个人的判断提供我的根据。强调下这些东西只是草根三乐与同伴之间的一次讨论汇报,属于无文采、无爆料、无高度的“三无产品”,不敢奢望老师们的批评指正,或真有,或三乐之真荣幸!
我们大家的分歧是什么?
有没有分歧不需要讨论,哥几个一个妈生的吃一锅饭上一个学校,长大有的成了国民党有的成了共产党,何况志愿者团队里,大家志趣、教育、年龄、经历、职业、环境、家庭等等,不可能一样,分歧必然,好的团队只是尽量缩小化解而已,鸡毛蒜皮的尽量选择忽视回避而已,小分歧好说,有没有大的无法回避的分歧呢?
有,三乐以为:草根(本土)公益团队与全国性公益平台的关系、如何相处,是这个圈子最大的分歧所在。
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地方团队应该给某一个特定的公益平台配合或服务,因为别的公益平台怎么了怎么了,如企业单位和员工一样的关系;结果是:在我们人数最多、人气最高的群里,居然没几个人知道还有别的公益平台在为老兵做事,更不用说为这些平台提供帮助了。
另一种观点认为:所有的公益平台都是大捐助人(相对个体捐助人而言),他们从募集、宣传、管理、统筹,将社会的钱物和其他形式的关爱,传递到地方团队执行操作老兵身上,相对公益平台,地方团队也就是老兵家人一样是受赠人,他们对公益平台有着老兵家人一样的感激,所以特别声明:“捐助人”或“大捐助人”的称谓,包含着着本土团队最高敬意。
决定后一种观点的根据主要来自当下老兵群体的生活现状,中国的二战老兵到底应该什么待遇合适,其实政府就有标准:看看身边的“三八”式干部(不是一月四、五百的在乡老军人),就都明白了,按这个标准,所有的公益平台加起来还达不到其一成,什么时候能达到这儿标准的一半,每月四千吧,大家还何至于如此窘迫:每次接要关于支持谁的电话,都是哈着腰,行行行,没问题。每次放下电话都感叹:俺敢不支持谁啊!不是有胆量没有胆量,应该是责任吧,除了担心爷爷们受累,志愿者能有啥可失去的?
要声明的是:无论前者还是后者,现在说它对或者不对都为时尚早,可以做不到,但对尝试者的敬佩和尊重还是必须的:出发点都是为老兵好!
但现实中,这个分歧凸显得非常重要,如何选择、把握,如何处理、拿捏,对于地方团队草根而言,其难度无异于让刚拿上C照就驾驭大客跑高速,当这种分歧无法消弭化解,更无法回避时,最终会聚焦在几个人身上,让你我面对,怕影响团结吧就有了忌惮,有了忌惮吧沟通就可能不通畅,沟通不畅了误解、猜忌就难免,于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就都变成大事了:分配发放东西多了少了,审核老兵、申请项目快了慢了,宣传上你的老兵我的老兵、你的团队我的团队的多了少了......,心情就坏了,怨言就多了,隔阂就有了。不是吗?本来是老兵这个群体召唤我们在一起的,别的不一样都可以,只要对爷爷们好就都可以了,结果在“为爷爷们好”的话语下,共同点被忽视,缺点被放大(谁没缺点呢),脑子里就有了个假象的对手(对头),这句话是说我的,我得给你来一句,还要拣狠的、重的说;那个事是冲我来的,我也给你......加上围观者(包括真心关注帮助和支持我们的人们)中有的慷慨激越,有的起哄架秧子,讨论变成了争论变成了争吵,没完没了,没完没了!
是不是这样?三乐是这样看的。怎么解决?三乐没想好,不知道,真不知道。
怎样看待、对待志愿者
我们都是志愿者,怎么看待对待志愿者,就是怎么对待看我们同类。
先说什么是好志愿者,因为争论的结果就是说谁好谁不好,所以大家要统一个标准,但这个国家没标准,社会没标准,连公益平台也没有标准。
三乐认为:尽力尽心的志愿者就很好,把业余时间贡献出来和每天奔波的胖哥、春龙们一样值得敬佩;为老兵贡献出一、二个月薪水和孙冕、应总、裘总、马会长们一样的慷慨;告诉身边人这段历史、这群人和老樊、春华、春锋、箫音们为老兵的宣传一样贡献巨大,可这只是三乐的标准,爱随群的三乐就用近来这段时间大家争论时用的标准吧,因为不止一个人在用这个标准赞扬谁谁,也不止一个人在用这个标准指责(甚至超越指责)谁谁。
经历的长短多少吗?
投入的时间?
生活上、情感上付出的代价吗?
探访帮助的老人数量吗?
为老兵资助代垫的款项吗?
解释这种东西,再正义陈词也无非是说自己多冤枉,别人多尖刻。三乐只是劝大家都别指责你的同伴,他(她)可能已经做了好几个两三年;他(她)可能每天或者一周都在乡间奔波;他(她)可能为此丢了工作、丢了家庭、甚至伤害了他(她)深爱的家人;他(她)可能比你想象帮助老兵的数量上限要拔高得要你仰酸了脖子;至于代垫款项的数量和数目,没垫过说明你做的太少,谁来给河南的白条兑现则个,估计也是你想不到的数目;他(她)可能为老兵与老兵家人爆粗动手,可能因为太多的苦难、太多的无奈留下了你想不到的阴影和创伤......甚至就是你指责的那个他(她),也帮助过帮助着你爱的那个老人。即或他们是刚刚来到:送过一次钱物,看过一次老兵,懵懵懂懂,写个番号、长官、地名都会错,民国那年都搞不清.....但是,他们,就是我们就是你我,都很优秀,都很伟大,都能默默付出、默默的承受、忍受,都应该被爱护被尊敬,怎么说都不应该是指责的理由,对吗。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位先驱:虽然他家境贫寒、收入微薄,虽然他一件衬衣四季穿:冬天套个保暖衣,夏天袖子卷起来,几块钱的饭,几块钱的酒,可是他已经这样跑了八、九年,他参与了最早的帮助抗战老兵公益平台的建设,他参与了好几个帮助老兵大省的早期开拓,就是说他可说是广西的、河南的、江苏的、浙江等省市最早的志愿者之一;现在他依然默默地踏实地坐火车、坐汽车、坐摩的、坐农用三轮然后行走在县乡村道、老兵家中,一出去十天二十天,二块钱的饭、三块钱的车、十块钱的住宿,然后乐呵呵地告诉你跑到哪啦,找到谁啦......,如果真关注抗战老兵,建议从关注他开始;如果真视善待老兵的行为是自我救赎,善待这样的志愿者也是。不说名字了。
老兵在风里,我们应该在路上,往前看,加油好吗?
向河南每一位关注、帮助抗战老兵的伙伴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