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说过,我是春晚的忠实守候者。其实对我来说,好像演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时间段,一家子聚在一起,情绪起伏达成一致。我想,这跟老祖宗所谓的守岁年俗,大概是有异曲同工的效果吧?
今年还出了点小插曲。原本打算在市区过除夕的,但在晚七点左右,发现上不了网,先生着急了,跟我商量说,要不我们回镇上吧?我之前没有跟他说,我一直是想回镇上的。嗯咯,诚如你所知晓的,我喜欢那个有些杂乱的小镇,充满着浓浓人情味儿,就连空气都透出一种熟悉。
过年或者不过年,城市永远波澜不惊,看不出半点蛛丝马迹。大红灯笼确乎是多了些,但那是商家该关注的事情。没有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没有比肩接踵的喧嚷人流,我找不到年的感觉。所以,当先生提出回镇上的时候,我是痛痛快快答应并坚决执行。
驾车返回镇上。鞭炮声噼里啪啦的,炸得心惊胆战,却又欢天喜地。焰火,不时地窜上半空,夜变得五颜六色,并幻美起来。这比城市的霓虹灯,漂亮多了,起码它不会永远一张脸,令人审美疲劳,总觉得空洞,缺少真实的触感。
不敢多做停留,只急急地踏进家门,拼沙发、搬床铺、摆零食,忙乱一阵,爬进被窝里,刚刚好,春晚开演了。儿子有些心不在焉,可以理解,他对游戏的兴趣超过了春晚;他不知道的是,我对左搂右抱的兴趣,也超过了春晚。但是,我不能说,也不愿意做要求。有一天他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也许就能体会我此刻的心情。
年年春晚都差不多,要想推陈出新,谈何容易?照例是春节序曲拉开序幕,照例是一片欢腾打开局面,当然,再弄个天真活泼的可爱小娃娃。想到那些爱吐槽的,也跟我一样,专注于每个节目,是多么好玩的事儿呀。先生对吉祥物诧异 ,说,哎,怎么弄出来的呀?老实说我也不知道,就只跟他说,可能是高科技吧?不过,这羊宝宝总觉得少了什么,好像是不够喜庆,或者说不够萌乖?
跟以前小三、二奶、婚外情充斥的春晚不同,这一期的政治色彩,显得浓厚了许多。也许是适应当今时代的需求?我是正能量的倡导者,但是,设若这正能量在娱乐节目中多次强行灌输,总还是有些不以为然。话说回来,我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些或左或右的度,要准确把握其实不容易。
歌曲反串倒是有特色,比如那个京剧反串的就不错,但是反串太多了,太杂了,就有点乱炖的感觉。以最炫民族风和小苹果为例,让我觉得有点莫名其妙,毕竟它们之间的风格差异太大,糅杂在一处,感觉挺不伦不类的。
我最喜欢的歌曲是《中华好儿孙》,涵盖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特别有历史底蕴,几个铿锵男儿也把民族的精神气演绎的淋漓尽致,这让我想起了08年奥运会开幕式,那叫一个恢宏壮观啊!
我最喜欢的小品是贾玲和瞿颖演绎到《喜乐街》,女神和女汉子的对比,那么鲜明,那么个性,那么独特,尤其是贾玲的活蹦乱跳,似乎让生活也变得活色生香。或许我们做不了女神,我们太多的人都是很平凡的,得勇敢担起生活的担子,成为一个女汉子,但是,真我的风采,在日子里历久弥香。
与吐槽者刻意挑刺找穿帮或演砸细节不同的是,我会选择性记住那些让我震撼的画面,毕竟,那么辛苦的付出、那么卖力的表演,过分鸡蛋挑骨头总显得有些不够厚道,爱看不看,不看拉倒,有喜欢的人去看呀。比如,在那英演唱《丝路》的时候,我更多是震撼于它的背景:沙画。真是太神奇了,几乎是弹指一挥间,双手轻灵舞动,看似随意的,却都是精妙绝伦的画作,令人叹为观止。
再如《丝路霓裳》囊括了古今中外诸多舞蹈风格,各地的风情民俗似乎都能窥见,也是一道视觉的盛宴。当然,最令我感动的是,其他各色舞蹈乍然静止,敦煌独舞被烘托出来,壁画飞天的舞姿,反弹的琵琶,如此生动,清晰于眼前。敦煌莫高窟的文明,大唐的文化气韵,穿越时空缓缓而来。应该说,敦煌舞是这个舞蹈组合中最出彩的一笔,也是画龙点睛的一笔。
或许春晚永远是老套路吧,但我依旧没来由地喜欢着。先生说,我是很好养活的那种女人,总能在简单的日子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那么,我对春晚的推崇,大约还是带了主观色彩,类似于别人对春晚的贬损?其实有些节目弱一点,也是可以谅解的,能够一路高亢到底的,有多少呢?何况节目弱的时候,可以装腔作势吆喝儿子,可以撒痴卖娇使唤先生,不亦乐乎,不亦快哉。
节目看得差不多了,窝在先生怀里,以最舒适的姿势,在远近的鞭炮声中,美美地睡去。如此惬意的除夕之夜呀!
|
-
4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