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过信陵饮 于 2015-1-30 10:21 编辑
与寂寞说起过一个诗人:余秀华。这是近期颇引起关注的一个人物。
只是,由于我对当代诗人们的故意视而不见,因此并不知她是谁。不过,当说起《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首诗时,我突然发现我是见过的。可想不起来听的是歌还是在哪儿见过的口号,总觉的是某位“有为”青少年的恶搞——这些年,“睡”这个字听的太多,以至于在心里根本不会产生半丝涟漪。话说,如今网络信息这么发达,满屏大腿和乳沟咱已不屑于再看,就是真枪实弹,高清无马赛克无修正的岛国爱情片也能熟视无睹,何况一首区区的《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话说,由此而推敲,古书上说的坐怀不乱还是有可能的。
我对诗人们的视而不见,其实来自于“著名网络诗人”以及“某诗歌协会会员”之类的称呼。更来自于十多年前诗歌中超越“乳房”、“子宫”、“做爱”、“插入”……之类看起来让人心跳的但又不知属不属于下流的描写。不过,感谢网络,感谢《东京热》——当有些事情当你见怪不怪时,才有可能耐心琢磨其不同与内涵之处。于是,我发现有些字眼不那么刺眼了,只是对诗人,仍然是看不到。
不过,上面表达的是我个人以及另外一些志同者的承受能力,并不能代表全部。从诗本身来看,《穷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还是很吸引眼球的。于我看,会感兴趣于是什么力量的引诗人能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与被睡),以别人眼光来看,“睡你”这俩字直接引发的是道德层面的愤怒。那么,最善良的另外一些人会觉得:这不过是又一个木子美、流氓燕、竹影青瞳们的卖疯出位而已。
实际上,我们可能受前些年教育中的“作风”、“廉耻”观念影响甚深,对这首诗的用语有了发自内心的厌恶与抵触。这可能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但需要打消顾虑的是:语言习惯是随着时代所发展的。比如我以前文章说过,“且”和“也”本意是指男女性器官,而“朝朝暮暮”这个词儿,其实是性交的隐晦说法。“睡你”已经很含蓄了,含蓄到历史悠久。那么另外一层意思在于,以传统中国人性格看,床弟之私,可做而不可说,既使侬情密意时与另一半说,也不可大声极呼。所以,此诗题目招人非议也好,引人围观也罢,总之是火了。而我们纠结这个词儿,不如纠结他为何非得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真的,这更有意思些。
前段时间论坛贴的那首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腐尸》,用语夸张与过分程度与此篇不可同日而语,为何我们能接受那首而接受不了《睡你》,有没有因为《腐尸》的作者是法国人,而这首诗的作者是中国女农民呢?有没有因为前者是文学史上有影响力的诗人而余秀华连诗人都未必算上而有轻视之意呢?
这是个问题,并非指责,仅供读者调整看《睡你》时的心态。
应该看到,《睡你》本意并不是为了睡,而是为了表达穿越大半个中国的所看、所感。她在这大半个中国所看到的东西,是枪林弹雨,火山爆发,其实,从作者的自述以及她可能生活的圈子来看。这些东西似是而非,因为按照另外一些人的指责,中国并未有火山喷发,也并未有什么枪林弹雨。而且诗作者并未真正穿越大半个中国,而且写作亦非严谨——换言之,诗中不如描述些“三聚氰胺”更容易引起共鸣一些,但那恐怕会流于俗套,无非成为故纸堆中不被发现的平凡的诗作而已。从比喻的角度上看,此诗其实有了些明显的指控倾向——这恐怕才是我对这首诗所真正应该担心的——就是换个完成时间这首诗完会有可能出现在五四时期。
这方面,本诗是幼稚与拙劣的。
有意思的事,把诗中的“睡你”二字换成“爱你”,把“两具肉体”替换成“两颗心灵”,会是一首不折不扣的爱情诗,其诗中所要真正表达的意思也会存在,但如果这样的话,这首诗恐怕都不会引起关注。那们,究竟是“睡你”引发了激动,还是诗本身引发了激动?恐怕不言而喻。
如果为了表达“睡你”,是否可在本诗最后再加上几句?比如有了睡的理由,是否得有些睡的过程?是否有些过程之后的回味?原本是想续几句的,但考虑到狗尾续貂可能会显得更拙劣一些,于是就删除了。但目的只是为了表达我的看法,这首诗在比喻和抒发上都是不完整的,算不上什么佳作。
但我仍然愿意承认这是一首好诗。
以论坛的观点来看,当一个写手不再沉浸于情浓意倩,海誓山盟,大腿与乳房,而能将视角转入更深层次的思考,是值得肯定与赞扬的。“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志为何,道又是什么?这是我们希望从文章与诗中看到的,而不是所谓的“痛苦”、“深情”以及“感悟”。否则大可写在日记本上,既分享,就要考虑到读者的承受能力。
其次,玩笑话。少见能将“睡你”写的如此“清新脱俗”的,不是说没有,而是不多,所以得为这首诗点个赞。
再次就是,真没想到这首诗有了如此知名度,似乎该,也似乎不该。如果该,那恐怕作者与媒体间有了些殊途同归炒作。如果不该,那可能涉及到中国诗歌界的悲哀。
作者必有炒作之意,但未必有炒作之心。媒体有炒作之心,未必解作者之意。于我们,其实只需宽容一些看待这首诗,恐怕事情不会太复杂。
不过作者是出名了,这是好事,也有可能是坏事。希望是好事——得“名”并得“利”。但不希望作者能不忘喜爱诗歌的本心,并且不认为此次出名就成了“著名诗人”,其实从她其她作品来看,离“诗人”这个称呼好象还有一些距离。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于作者,自有掂量,而于我们,可能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