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金戈戈 于 2015-1-10 21:23 编辑
《出塞》是王昌龄的代表作,盛传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作,属边塞诗题材。如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首句以景切入,采用互文修辞,用墨简练而苍劲,描画了“冷月照边关”的萧索和苍凉。作者笔触直抵秦汉,进而过渡成现实,“上下千年,纵横万里”,联系当时的征战背景,蔚为慷慨悲壮了。试译文: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呀,边关还是曾经的边关。话外音:自古以来,征战长而不息,苍老了明月,沧桑了边关,苦了天下苍生。
第二句采用夸张手法,“万里”是虚指,突出将士远离故土,远离亲人,踌躇满志奔赴沙场,只落得马革裹尸或白发难归。联想“一将功成万骨枯”,再把镜头慢慢推近:老迈的双亲,盼归的妻儿。频繁战争,不堪重负,在行文的沧桑里,作者的悲怆和压抑,更与何人说?
三、四句属假想游戏:只要有飞将在,绝不容许敌人进犯。阴山,是边防的天然屏障。作者极为含蓄,巧妙表达心思:若有良将,何愁战事不平?联想起汉代李广等诸多名将,王昌龄这话言之凿凿,自然不容置疑。
俗话说,见仁见智。我对王昌龄,比较客观,或者说,不想偏爱吧。所以,他的诗句,例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等,我就百读不厌并豪气满满。奇怪的是,偏声名显赫的《出塞》,我特别不爱看,尤其是末尾“但使”两句,更懒得多点评。
杨修死了,与其说死于曹操之手,还不如说,死于他的恃才放旷。王昌龄的秉性中,有杨修的影子,不拘小节,耿直任性。因此,他仕途多舛,郁郁不得志,导致困顿而终。从这首《出塞》里,也许,能窥出些端倪。
《出塞》前两句,极具想象力,时空跨度大,描画颇有特色,渲染了环境氛围和人物处境,令人拍案叫绝。场面生动于:一弯清月冷冽,平沙无垠,残垣断壁,似有幽魂,黯然悲戚;烽火长燃,征人难还,怎不令人怅惘?范仲淹《渔家傲》里有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刚能作延伸,恰如其分。
有人说,王昌龄通过《出塞》,表达战争惨烈及向往和平。事实呢,我却读出哀怨和忿然:试图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诗人在静夜望月,触景生情,恣肆畅想,顾影自怜之余,不由得怨天尤人。指责将帅无能——不如飞将;责怪朝廷用人不当——没用飞将。而借古讽今,不过是诗人的伎俩罢。这所谓的“边愁”,表面慷慨悲歌,实则小家子气十足。积压的不满和愤懑,毫不掩饰,一览无余。
王昌龄是矛盾的,王昌龄更是尖刻的。他有建功的豪情,又有满腹的牢骚。以他驾驭语言的技巧,大可再委婉些、隐忍些。须知同僚间本该协作,贪功起衅最为忌讳,何况庸将多小人,岂容他人尖酸刻薄?以毛遂自荐为例:三年不为人识,何谈遭人嫉恨?却在关键时,一鸣惊人。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身居逆境,韬光养晦,方为正途。
对于王昌龄,欣赏他的慷慨从戎,敬仰他的卫国激情,理解他的久戍思乡,懂得他的复杂心绪,然而,我难以苟同他的行事做派。事有可为,有不可为。明知可为而为之,或明知不可为而不为,是为智;明知可为而不为,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愚。
边塞烽火,本为外因,过多苛责,有失公允。何况既知弊病,就该谏言;谏言不成,须懂收敛。不满上层,腹诽也就罢了,任性外露,引火烧身不说,且于事无补。于己于国而言,非福是祸也。
再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真的真的,读不出男子汉的豪情万丈、顶天立地来。无奈,扼腕叹息……
|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