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二月三十号 于 2014-12-20 12:50 编辑
《九弟和九妹》一文,实话说,是凭直觉打开并阅读的。有时候,直觉并不全是来自偶然,不同的文字阅历,或会产生不同的直觉。但直觉仅仅是一方面,对帖子的题目甚至对帖主注册ID的兴趣程度,也会刺激或影响阅读欲望的。比如对“微风细雨”这个温温婉婉的网名,即陡生爱意,直觉告诉我,这位陌生朋友的文字可能是点“干货”。干货比之水货当然味儿有天壤之别,于是,每每见到诸如《九弟和九妹》这样朴实的文字标题,我就尤其珍惜。排除时间的因素,我的直觉也是很吝啬的,通常是溜达两圈就打道回府去了。当然,打开一张帖子之前,或还会杂之一些其他的考虑,这个话题其实比较复杂,这儿就不去赘了。
读毕一遍《九弟和九妹》,感觉甚舒服,这篇字大抵可称字正腔圆。我对一篇文字的首次阅读,通常就是泛读。泛读基本上可以感受作者在说什么,对于作者的或写或议,是否存在明确的主题意义,在泛读中也可以获得初步印象。第一遍阅读过后,即感觉到了作者是在企图打开一个关于父母情感纠葛的窗口,继而欲通过这扇窗口,去展示父母亲各自的来自人性中的那些美好情怀以及若干精神困惑。对于孩子而言,哪怕是成年孩子,作为一个特别的角色,想走进父母的情感世界也并非易事,而若想充分地、客观地对父母亲曾经的婚姻给出准确的理解,更是极其困难的。也正是由于这一点,让我对《九弟和九妹》这篇多少有点别具一格的文字,多了一些打量。随之而来,即有了发言的欲望。在我看,简单的发言并不是对文字之真正示爱,充其量只能理解成示好,因为一个字不读,也是可以和作者打一个招呼的,尤其是粉丝群体,其对自己所熟悉和崇拜的ID,热情从来是高涨的,这也是人之常情。惟所搭起来的高楼,却总是让我望而却步,道理太简单了,我是来读帖子的,而非是来登高望远的。
欲做一个较为详尽的述评,仅仅靠泛读是没法深入到文字之中去的,不对文字进行深度解读,当然是没法去完成述评的,唯有尽可能详细地进行阅读,深入到作者可能的思维之中,方才是述评前之一个必要的准备。这儿要指出,深入地阅读原文,也只是完成述评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说读了十遍八遍就一定可以写得出一篇像样的述评出来。这道理不复杂,不然,六星就要爆棚了。
泛读就好比看见街那边的一位美女,腰肢窈窕,长发飘肩,感官上不乏好感,但是其他局部地方却难以观察清晰。而事实上,很多时候,倘近距离地再打量一番,此前的审美多半就会打些折扣的,甚至有时的折扣还比较大。为什么上镜头的艺人非要化妆不可?为什么这世上PS技术愈来愈风行?那也是没法,因为如若不然,凤姐就会越来越多,谁还敢睁眼睛?所谓的满大街美女如云,那其实是一个大大的伪命题,只有鬼才信!
当然,有点些微瑕疵的美女,还是有人欣赏的,因为那种瑕疵不是人体构造上的显著缺陷,而只是身体的组织上之一处或几处不碍整体的局部瑕疵,而且那些瑕疵均是良性的,是可以修复和改善的。如果我把眼前的《九弟和九妹》一文比作一位“佳人”,则是属于有瑕疵的良性者。这儿我是说,佳人也不总是沉鱼落雁般的美人,人们对事物和人的审美角度显然是多元的,对文字同样如此,“佳人”并非是一个无懈可击的概念!或许还可以说,在我的眼中可以有“美女”存在,但是欲想抱得美人归,这个梦,恐怕我这辈子是无望了。
不能抱得“美人”归,但仍可遇上不少可以掀起我的阅读欲望的好文字,在这样的文字中徜徉,也仍然可以获得愉快的审美享受。比如《九弟和九妹》这篇字,在我对其完成了第二遍阅读之后,便在主帖后面留下了下面的跟帖:
打开这篇字的心理很简单:直觉。直觉不一定总是靠得住,但是,这篇字确实没有让作为读者的我失望,端端正正的排版,端端正正的标点符号,一眼即可感觉,楼主是一个善待文字的作者。阅读两遍之余,便有了想做个评述的欲望。
最能提起我写字欲望之原因,在于这篇叙事散文中的第三人称“他”,正好成为了我日前所撰关于“你、我、他”一文的注脚。
作者用第三人称向读者讲述了来自父母的若干情感往事,深情而生动,把读者带到了一个感觉有点遥远但又不陌生的年代。一个贤惠而勤劳的母亲,一个不善于呵护女人和家庭的父亲,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
这篇字的构造是有讲究的,通常,散文的层次不似小说故事那么分明,但是,散文中的叙事条理则反映了作者的笔力,自然,读完,也会让人从作者的文字中获得清晰的文字印象,进而去感受文字中所散发的美好情怀。这篇字的整体构造是成功的,其通过若干能够敲击人们心灵的场景和有条不紊、收放从容的叙述,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感性和理性不乏冲突的情境之中,感觉作者对整体文字构造的尺寸把握有度,通常,一锅粥一般的文字,是没有办法去进行审美的。
这篇字当然是在赞美自己的母亲,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作者这篇字并不唯赞美而存在,而是从对母亲的那些优秀品质的回忆中,让读者一同走进一段不乏苦涩的回忆中。作者绕开了标签式的赞美之词,也无过于抒情的歌颂之处,而是极力展示充满个性的父母双方,展示他们人性中的般般美好,当然也展示了一个时代留给作者记忆中的那些伤痕。
想来,作者写这篇字其实是很为难的,甚至不排除有过文字中的挣扎,因为,笔下那个“他”在作者的心灵中是有负于母亲的。
虽然那个“他”字读来,多少有点不近情理,但是,仔细品味这篇字,作者对第三人称“他”的这种用法,或许正是这篇字的一个特色。在我的阅读印象中,这种写法是较为罕见的,而这篇字中的“他”,也或许正好迎合了作者笔下的主题,即在追念泉下的母亲之时,也在充分挖掘父亲之人性中的那些闪光点,因为只有这样,泉下的母亲才会为之欣慰和安静。事实上,作者笔下的母亲,生前一直在为父亲也为家庭默默奉献,这其中母亲对父亲的一往情深,作者会耳濡目染。同时,母亲走后,父亲对母亲的那份悲恸之情,作为儿女也看在眼中,父亲的本质于家庭是真诚的!
感觉,面对一度让母亲也让自己伤心失意的父亲,作者的文字显然是理性的,这是对的,毕竟“他”是自己的父亲!
这篇字本来很值得我多写几句话,缘时间不济之故,这儿只好暂时简单留言。自己的写作和他人阅读后的述评,也称是一种相互取暖的方式?我想是的。认真地写,用心地评,这样的文字环境,于作者和读者都是极有益的。等我空下来了,我再接着对你的这篇字用主帖作点进一步的议论。哪怕是有说三道四的嫌疑,想必你已经不会在意了。其实,当我打算对一篇字说点长长短短的话儿时,那即是我已经相中那篇字了。当然,各人眼光有异,情人眼里出西施,是谓也。
客观地说,这篇字的瑕疵也是存在的,而且一旦打开话题,可能就不是三言两语了。我看字的习惯之一就是通过他人文字中的瑕疵,去获得对文字的认识,进而也锤炼自己的文字。不过,这会儿确实没有时间写字了,打住?不忘问好楼主!
其实上述跟帖中,主要只是述及了对这篇文字构造的整体印象和我所读出的文字特色,当然还有我所没有言及和言尽的地方,这儿便想针对这篇文字的局部细节,再续若干。事实上,一篇佳作,如果在局部文字的处理上多多在意,是会进一步提高文字的整体质地的。依我看,如果作者确实是在追求文字的写作质量,则吹毛求疵断无不可,其对文字往往有百利而无一害。比如,我注意到了全文六处使用了阿拉伯数字以表达时间、年代和长度等概念,并惊奇地发现,作者在这件事上做得堪称完美。这其实是很容易被写作所疏忽的一件事。如“50岁的她在二十多年前该是多么风姿绰约!” 这类汉字量词和阿拉伯数字混用的情形,在网络文字中俯拾皆是。一般来说,无论是采用汉字还是阿拉伯数字来表达时间、距离之类的概念,只要行文中前后统一,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从规范汉字的角度看,使用阿拉伯数字是正确的,而使用汉字中的量词以表达时间、距离之类的概念,只是默许而非严格的规范做法。这件事真实地说,便是吹毛求疵,但是,尽善尽美的文字正是在这些地方表现出来,文字和文字之间的差别,也可以从这些细微处体现出来。再提高一点说,这便是文字的素质。
关于这篇字之细节的另一个印象,在前述的跟帖中已说及,即来自这篇字的标点符号和排版。感觉,作者使用标点符号是规矩的,排版也是极讲究的。一般,给纸媒的投稿文字,不存在排版这件事,而标点符号对文字质地也不构成很大的影响,但是在论坛上,作为帖主,也应该习惯于对自己的帖子进行适当编辑,赏心悦目的排版和正确的标点符号,对阅读的欲望是会产生影响的,不然,纸媒的编辑工作有何意义呢?在论坛上,帖主就是自己文字的编辑,这个细节同样可反映出文字素养。关于细节最容易忽略的一件事是标题,我以为这篇字的标题简略而实实在在,其内涵也很好地迎合了文中使用第三人称的需要,这儿必须给作者叫一声好。事实上一篇字配上一个恰如其分的标题,通常会给他人的阅读带来可能的帮助,如此,作者何乐而不为呢?作为作者,也是应该承担这个责任的。
那么,在细节上,这篇字还存在哪些需要进一步斟酌和提高的地方呢?后面有时间,再做主帖跟进无妨,这会儿还是想暂时打住了,因为值周末,还有点喝酒的应酬,几个丫们等我已经不耐烦了。
|
-
6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