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燕集南亭 说说《史记》中的范蠡
查看: 8142|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说《史记》中的范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4-11-16 15: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徽地文狐在《被点名而闲说孔子》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史记》并不一定就是历史的真实再现,之中也有文人“意淫”的结果,所谓严肃历史很难存在,因为即使是《史记》都不一定能真实的记录历史。文字,终究是一个让人幻惑的东西,太多的水分掺杂其中,写的人、读的人,无一不是。
   
  
      深以为然。于是自然而然地想到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范蠡。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的范蠡比较神秘。他与越王勾践谋划了二十年,卧薪尝胆、等待时机,终于助越王打败夫差。然后范蠡离开越国来到齐国,自称“鸱夷子皮”,与儿子在海边耕做生产,积累了万贯家财。齐人欲尊其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又来到陶地做起了买卖,“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一不小心又成了巨富,“故范蠡三徙,成名於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卒老死于陶,故世传曰陶朱公。”这是一个看破凡尘、淡泊超然的陶朱公。

      回头翻一下疑似左丘明的著作《国语.越语》,范蠡以天、地、人之论规劝于勾践等待灭吴良机,又以此论牢牢把握战机,一次次平息勾践的怒火,取得最后的胜利,俨然是一个充满智慧、运筹帷幄的政治家形象。《国语》中对于范蠡最后的结局只有短短的六个字——“莫知其所终极”。也就是说,作者无法考证范蠡最后的归宿。

      那么从这两部著作分析,我倒认为《国语》中的叙述比较客观和真实。

      原因有三:
      一、从时间上看,司马迁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开始写《太史公书》的时间是汉武帝太初元年,三年后成书,即公元前104年。此时距越国灭吴(公元前473年)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民间百姓和文人墨客对范蠡这样的正面人物给予了充分的尊敬与同情,还有对他最后结局圆满的憧憬,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相互混杂,更有范蠡与西施泛舟西湖之说,引发学术界诸多争论。司马迁虽然据实写史、不以个人好恶而隐匿真相,但是事隔久远,其中还是真伪难辨。而《国语》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末期,对于事件真相还未加渲染,所以应该最接近历史事实。

      二、从作者的意愿看,不管《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还是先秦的史学家,在百家争鸣的大背景下,他们普遍都有一个意愿,就是归隐。作者也不愿意去深究范蠡最后到底怎样,而是功成身退,完成自己精神上的回归。范蠡的“莫知其所终极”显然是残缺不全的,但这恰好符合作者的想法和意愿;而司马迁作为一个史官,不但没有成名,反而遭受宫刑,这种奇耻大辱在他身上就产生了一种向往,文中说:“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臣主若此,欲毋显,得乎?”这是司马迁内心的呼唤,他也期望遇到勾践这样的明主以报效天下,所以他把范蠡写成一个神人,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后散尽家财淡然超脱,这无疑也是作者的向往,因而有很多“塑造”的成份。      

      三、从时代的思想看,战乱时期法家学术思想盛行,《国语》中的范蠡不但是一国谋士,也是严谨缜密的思想家,他的形象代表了百家争鸣时期充满智慧的文人,而各国之争的胜败也是人们瞩目的焦点,所以《国语》着重描写了他运筹帷幄反击吴国的情节,对于其他,只一笔带过;而司马迁所处的西汉,正是发展经济、百废待兴的时期,范蠡善谋略、巧经商、看破红尘与生死,与当时的时代思潮极为吻合,所以司马迁在《越王勾践世家》中用了大量笔墨来写陶朱公,其目的可见一斑。

      于我来说,我倒情愿相信,范蠡与西施最终泛舟西湖,生儿育女,过着富裕幸福的生活。但是那些咬文嚼字儿的史学家一定不能同意,我姑且在我狭小的思想空间里,再塑造一个范蠡吧。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4-11-16 15:39 |只看该作者
好文,先加精,随后置顶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1-16 19:0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过信陵饮 于 2014-11-16 19:40 编辑

关于范蠡,可供参考的史料有《史记》,《国语》,《越绝书》,《吴越春秋》,以前后世一些史家,文学家的字里行间。应该说,由于资料多少的原因,一般取离发生年代近,以及史官个人素质等多方原因为可信任程度。史记并非官修史书,实际上可归为”稗官野史”类,但能列为二十四正史第一,恐怕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可供参考的史书少,二是自身的史料成就,三是作为史者自身素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11-16 19:3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过信陵饮 于 2014-11-16 19:39 编辑

手机打一大段,丢了,唉{:soso_e109:}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1-16 19:41 |只看该作者
先说说史家自身的素质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11-16 19:43 |只看该作者
搬个小板凳,后排听讲{:soso_e163:}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11-16 19:43 |只看该作者
前车之鉴,我只好少打些字了,慢慢来,慢慢聊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11-16 19:47 |只看该作者
史家的素质就是秉笔直书。《东周列国志》上有个故事:齐臣崔纾之妻与齐君私通,崔纾杀齐君而把持朝政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11-16 19:52 |只看该作者
当朝史官史书记载,崔纾弑其君。崔纾大怒,杀了太史,命其弟改记,不从,又杀。这位太史一共弟兄四人,杀到最后一人时仍然不从,这时负责地方史的南史氏拿笔就来了,说我准备你死后我接着记,崔纾一看无法改变,只好做罢,所以史书上就留下了”崔纾弑君”的记载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11-16 19:59 |只看该作者
晋国的赵盾是个贤臣,晋君昏庸,他族弟杀了晋君,史官董狐记载"赵盾弑其君”,赵盾委屈,董狐说,杀晋君时你没跑出国,留在国内,杀国君的又是你弟,你也没为国君报仇,和你弑君有什么分别?赵盾也无可奈何,所以文天祥的《正气歌》里: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说的就是这两件事。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11-16 20:03 |只看该作者
那么古之太史所追求的就是:秉笔直书,哪怕用生命的代价去捍卫。司马迁是具备这样素质的,后世称太史公,可绝不仅仅因为他是太史令。这是对基本素质与《史记》真实性的认可。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11-16 20:05 |只看该作者
那司马迁所记载就一定准确?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11-16 20:10 |只看该作者
肯定不尽然,但这种怀疑应站在对资料掌握程度,与所处立场上。应该相信司马迁不会编造,因为这是史官的素质,而且,我不大赞用现代的价值观去推测古人,这个是有问题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11-16 20:16 |只看该作者
秦穆公称霸西戎,史称明君,秦当时有"三良”,穆公死后令这三人殉葬,所以后人多以这个理由非议穆公。但苏拭认为后人误解,实际上”三良"很有可能是自愿殉葬。并写诗说:古人因为一顿饭,就杀身以报,现代人见不到这种情况,就胡乱猜测古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4-11-16 20:17 |只看该作者
这个观点,我深以为然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4-11-16 20:19 |只看该作者
所以也就能理解: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境界。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4-11-16 20:20 |只看该作者
所以历史有其可信,有其不可信,如果全否认,那就没有了标准。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4-11-16 20:21 |只看该作者
不懂文史的点个赞。慢慢消化~~~{:soso_e163:}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4-11-16 20:2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4-11-16 19:52
当朝史官史书记载,崔纾弑其君。崔纾大怒,杀了太史,命其弟改记,不从,又杀。这位太史一共弟兄四人,杀到 ...

有句话说“涯山以后无中国”,指的就是宋亡之后,这种气节的丢失。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4-11-16 20:27 |只看该作者
司马迁所处的时代,能接触很多我没看不到的资料,而且汉兴以来,收集了很多亡佚的图书,这个阶段也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存书最多的时期,汉藏书地方好象叫"蓬莱阁”,蓬莱文章建安骨,就是个藏书多的意思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4-11-16 20:29 |只看该作者
司马迁所处的时代,能接触很多我没看不到的资料,而且汉兴以来,收集了很多亡佚的图书,这个阶段也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存书最多的时期,汉藏书地方好象叫"蓬莱阁”,蓬莱文章建安骨,就是个藏书多的意思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4-11-16 20:30 |只看该作者
大祭司 发表于 2014-11-16 20:25
有句话说“涯山以后无中国”,指的就是宋亡之后,这种气节的丢失。

涯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网上很流行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4-11-16 20:33 |只看该作者
所以恐怕还得相信司马迁。这个是前提,然后再来堪误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4-11-16 20:34 |只看该作者
国语的作者是不是左丘明?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4-11-16 20:35 |只看该作者
司马迁说是,要比后人说不是更有可信度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4-11-16 20:3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过信陵饮 于 2014-11-16 20:46 编辑

如果真如有些人认为是刘歆所作,那他是王莽时的人,比司马迁离范蠡还要远。所以,还是认为是左丘明所作的吧。至于认为是集体智慧的,纯属无聊造句,史书必是集体智慧,但总有一人编辑,难道历史还能成了小说?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4-11-16 20:5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4-11-16 20:33
所以恐怕还得相信司马迁。这个是前提,然后再来堪误

太史公据实写史,当然要相信。但其中不免掺杂个人好恶,史实也会有所侧重。这点从《项羽本纪》即能看出,让历史学家长期围绕项羽到底应不应该有本纪而打口水战。本文主要是探讨在范蠡这个人物上哪部著作更接近实际,而不是否定。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4-11-16 20:5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4-11-16 20:38
如果真如有些人认为是刘歆所作,那他是王莽时的人,比司马迁离范蠡还要远。所以,还是认为是左丘明所作的吧 ...

所以我写“疑似”左丘明著作。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4-11-16 20:5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4-11-16 20:19
所以也就能理解: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境界。

现代人认为这是傻,像方孝儒那样的认为是迂腐。反过来想,这正是现代社会所缺失的信念,公义,和气节。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4-11-16 20:5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4-11-16 20:20
所以历史有其可信,有其不可信,如果全否认,那就没有了标准。

就算是亲眼所见的事,也未必真实。用怀疑的眼光看历史,辩证的分析是对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