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朱洵 于 2014-8-3 22:25 编辑
其实,许多人在说“后会无期”这部电影好或不好的时候,我真的想问问,你们到底没有看懂这部电影。
这也怪不了谁,仅仅是说明了看懂和没看懂的人处于两个世界而已。
首先我们大概的描述一下剧情:
剧中的所有人物包括马达加斯加这条狗在内,都是孤独的。以马浩汉为最甚。
他口口声声无论去到哪里,都有人给他送手纸。其实这是很阿Q的YY行为而已,我们可以一笑而过。
马浩汉空有梦想而处处碰壁。于是他决定远行来思考自己的梦想。承载他梦想的,便是他的大众POLO车。
他想去找到心仪已久的柳莺莺,希望柳莺莺能够理解并收留他。
在这个过程里顺便送好友江河去西北某地任职。
由于岛上的人们都走完了,孤儿胡生是个智障,无处可去。马浩汉他们便带上了这位孤儿。
第一站,他们找到了儿时的好友周沫。周沫说:你们混的不好可以回来找我。混的好了,就不会回来找我了。(很现实很悲哀是不是?)
第二站他们邂逅了苏米。苏米告诉他们说自己要去一个无人知道的地方重新开始。这个过程中他们却莫名其妙丢了胡生(大家回忆一下,在我们人生中,是不是也经常莫名的丢了好多人?)
第三站马浩汉终于找到了柳莺莺,他们已经知道彼此存在十多年了。但就是在这里,马浩汉承受了人生中第二次重大打击(以前的小打击不算)。此处不留爷啊,柳莺莺说:你有我所有的联系方式,所以,走吧。于是重新上路的马浩汉背影是如此的----沧桑与落寞!(柳莺莺成了他姐姐或者妹妹,狗血啊)
第四站即将到达江河的任职地。在这里他们邂逅了流浪者阿吕。阿吕的出现似乎让马浩汉对自己的人生多出了那么一丝坚定,梦想仿佛看到了曙光。阿吕说:你们的偶像都是明星,而我的偶像是一个卫星。但也就是因为阿吕,马浩汉经历了人生中第三次重大打击——承载马浩汉梦想的大众POLO车被偷走了。(大家留意一个细节,在这个过程中,江河与阿吕一直是不对付的,为什么呢?大家可以仔细想想。)
于是马浩汉整个人都变得不好了,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浓浓的失望与敌意。
于是在送走了江河后,马浩汉便对这个世界说了“再见,永不再见!”
以上便是电影大概剧情了,其实这是一部很写实的纪录片。
是的,纪录片。你没有看错。
起码在我眼中这不是“电影”,再说了,我也不懂电影是个什么JB玩意,虽然我常去电影院。
不要想的太复杂,真的,作者没有想表达那么多。
一切的一切,仅仅是如实滴描述了诸多像“马浩汉”这样空有梦想,自命不凡,却一事无成的文艺青年是如何破灭了希望的故事。
希望破灭了的结果有两个。
其中最坚持同时也是最极端的,自然就是与这个世界后会无期——
如在影片中,那位只有声音但没有画面的,遣散了猫狗后,从天台跳楼自杀的哥们。
真的不要把这部“纪录片”想的那么文艺或复杂,人民日报早就下了定语“真无耻的小时代,伪文艺的后会无期”。
是的,人民日报评价的很中肯,就是伪文艺,因为他本来就是纪录片而已。
下面来说两个假定:
1.如果假定马浩汉是第一主角,我的意思是假定在这个世界里马浩汉是永远正确的。那么,从一开始到最后马浩汉与这个世界后会无期。他父亲,柳莺莺,苏米,江河,马达加斯加都在与马浩汉相背离,他们都是侩子手。而阿吕,给了马浩汉最致命的一击!就像溺水的人抓了最后一根稻草,可这根稻草自己却发生了背叛,这种背叛是致命的。
2.如果假定马浩汉是伪第一主角,我的意思是假定马浩汉在这个世界里是永远错误的。那么,从一开始到最后他与这个世界说拜拜,是因为他父亲,柳莺莺,苏米,江河,马达加斯加都是在脚踏实地的活着。只有马浩汉依然坚持活在梦想中···· 甚至连曾经最文艺,最疯狂的阿吕最后都选择了回归现实,用偷走了马浩汉的“车”这么极端的方式来告诫这位“文艺青年”,而这种告诫对于马浩汉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与其说马浩汉“刚刚信任了一个人”,不如说他自己刚刚坚定了自己的道路的时候,又被生活给玩了一把。
所以,以上两个假定,都是在指向一个问题:文艺青年要不得啊。
我在前面说到,梦想破灭后有两个选择。
最后空有梦相随却一事无成的马浩汉与跳天台自杀的哥们都选择了与这个世界说“后会无期”(题外:海报里的“相聚有时”你难道真的认为是“后会有期”吗?别傻了!)。
那么,第二个选择就是与这个世界妥协,很悲哀是不是?
反正我们最后都选择了退让与妥协。只有偶尔会在”梦中“再”悲情“一把。
有些人说,这部电影是给那些辉煌过的人们看的,“平凡之路”这首歌也是给真正拥有过的人们听的。
末了,我想对哪些标榜自己为“精英”的人们伸出我的中指:你们丫的就不要再“自命不凡”了,小心装逼遭雷劈啊!
谁告诉你们,“马浩汉”就没有拥有过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