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尼皮
——南湖记忆(6)
文/马成云
坚定不移地要去芷村走一趟,令人想往的是查尼皮这个地方。已经去过碧色寨,对滇越铁路多多少少有了些感性认识,觉得芷村不过是又一个火车站而已,而查尼皮则不同,它是云南的井冈山,是中共云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所在地。因此有人说,云南人不知道查尼皮,就如同中国人未曾听说井冈山一样地说不过去。
而我,居然就是这“说不过去”中的一员。我为我自己孤陋寡闻汗颜的同时,坚定了我前往查尼皮去补补历史课和缅怀革命先烈的决心。
一大清早,我们品尝了蒙自过桥米线之后驱车上路,计划先去查尼皮再去芷村火车站。出蒙自城往东南方向行驶18公里的路程并非高速公路,而且车流量不小,颠颠簸簸地一边问路一边前行,却鬼使神差地先来到了芷村火车站。芷村站呈现出来的沧桑感,与我们之后从查尼皮获得的历史考量有着不可同日而语的差别,但也有其千丝万缕的联系。
离芷村站6公里的查尼皮,是一个偏僻的彝族村寨。第一次听到这个村名时,觉得有点怪怪的,还以为藏着一个与法国人有关的故事呢,到了那里才知道“查尼皮”是彝语的译音。中共云南省委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展览馆工作人员李应柏,是会址房主李开文的后裔。他告诉我,查尼皮在彝语中是指“坐落在岩石上的人家”,与我之前打听到的另一种说法查尼皮是“不引人注目”的意思,并不十分吻合。了解了发生在那里的历史以后,我对查尼皮有了自己的心得。
这个离滇越铁路不远的小村庄,当时只有12户人家,就因其小、闭塞,却离铁路不远而具备了既隐蔽又方便的独特优势。在这里播下的革命火种,燃遍整个红土高原,成就了云南革命运动的诞生、发展和壮大,被喻为“云南革命的传奇之地”而载入史册。
芷村和碧色寨火车站,因滇越铁路和“个碧石”铁路两条铁路交汇而成为云南铁路工人最集中的地方,最多的时候有4000左右的铁路工人上班。不远处的个旧锡矿,也有工人10万之众,这是一支庞大的队伍。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把在云南进行革命活动的重点放在蒙自这个地方是历史的选择,查尼皮村扮演了中心位置的角色,而当年李开文家的三间茅屋则成为中心区域的核心。
1928年10月13至14日,王德三、吴澄、李鑫、杜涛等17名中国共产党员在这茅屋里集会,开启了云南共产主义运动之先河,召开了云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云南现状与党的任务决议案》等9个决议,选举省临时委员会领导,决定发展农村武装,举行武装暴动……会后,又举办过两期党员培训班,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建立了中共云南省委领导的全省第一支武装游击队。
令人扼腕的是,由于叛徒出卖,中共云南省委主要负责人先后被捕,坚贞不屈,英勇牺牲,中共云南省委机关一度遭到破坏,革命走入低潮。直到1949年,党的干部又来到查尼皮,才恢复重建了党支部。岁月匆匆,历史却被后人记下。当我再一次来到蒙自的时候,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幽灵,一个五四运动和共产主义的幽灵在南湖畔久久游荡。
尾声
有时,无名的风景同样有着深刻的记忆。于今看来,蒙自只不过是西南边陲的一个小城市。若不是云南人,也许不会知道这个地方,也许知道了,也只是知道蒙自的过桥米线、石斛、万亩石榴园等这些与经济增站点相关的词汇。要不是亲临蒙自,在蒙自大地上走一回,走走蒙自的千年古镇,走走蒙自的废弃铁路,走走蒙自的文物古迹……便不会想象到蒙自这个城市因历史的驻足而增添了厚重的人文底蕴。
北回归线从这里穿过,带给人们许多温暖的怀想。芒果、枇杷、银杏、桂花、紫荆花、榕树、象脚树、橡皮树等热带植物把这座城市干干净净的街道妆扮得漂漂亮亮,沿着南湖缓缓而行,再冷的天气也挡不住心中涌起的暖流,这座优雅的城市曾经有过的悲伤、痛苦、屈辱、无奈、欢笑、泪水以及求生的抗争……已铭刻于南湖记忆深处。
想来,明天的蒙自亦然翻开崭新的一页,不论是风雨交加的夜晚,还是阳光明媚的白天,坐在墨脱酒馆的望月阁,把酒临风或者品茗休闲,一种“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感慨定会油然而生。多么希望南湖的记忆里,除了火车、铁路、革命、历史、名流、土特产和奇花异草以及葱郁林木等等之外,还有我依依不舍的眷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