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他们的国.郑定公
查看: 313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们的国.郑定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3-10-11 13: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他们的国.郑定公
  

一.
  公元前530年,执政了三十六载的郑简公病逝了,世界就是这样,你再有本事在死亡这个命题上也没有它解。
  郑简公相对来说是成功的,算是一个合格的君王,但是,他的成功,是因为一个历史很难遇到的“能人”的出现,如果没有姬侨郑子产的出现,郑国会发生什么,只能说很难预知。是一个衷心不贰的爱国谋臣,郑子产的出现,全面筹划了郑国的大局,带来了疆界外交的稳定,以及国内民生的繁荣,所以,当我们一次次把赞誉之词献给这个已经逝去两千多年的古人的时候,没有丝毫的肉麻,只有发自内心的赞许和钦佩。
  “铸刑于鼎”,敢于把法律透明,这是一个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统治阶级高层管理者的所作所为,其见识和胆识,其睿智和英明,后人难道不该仰视吗?
  “不毁乡校”,敢于让百姓议论和说话,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统治者能有如此的襟怀,敢于如此开门纳谏,郑子产此举的光辉,可以让其后辈无数的君王和管理者,望其项背,可望而不可即。如今当一个网络都会让一些官员惴惴不安,恨不得让其不存在,这种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心态,和两千多年前的郑子产岂可同日而已,天上地下,高山蝼蚁而已。
  郑简公五岁登基,在朝三十六年,幸得忠臣郑子产相辅,当含笑九泉。
  郑简公病逝之后,他的儿子,姬宁顺位接班,成为新一任郑国的君王。
  或许在郑简公即将离开的时候,他对六神无主的儿子姬宁有过如此的交代:“我死了之后,你尽可放心执掌郑国,凡事一定要问子产,有他在我死能瞑目,含笑九泉”。
  而一个忠于国家,殚精竭虑的郑子产,也确实有足够的理由让郑简公放心驾鹤西行。
  在郑子产的治下的郑国,承认私田的合法性,向土地私有者征收军赋;铸刑书于鼎,为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律。他主张保留“乡校”、听取“国人”意见,善于因才任使,采用“宽猛相济”的治国方略,将郑国治理得秩序井然。
  有这样的谋臣在,什么放不下的心都可以放下。
  我穿越时空,来到了公元前530年,来到了这一天,这是郑简公最后的大限之日。郑国宫闱之中,虽然充斥着压抑和悲哭,但是,每一个人的表情凝重却不惶然,哀伤却不绝望。
  人生就该这样,该走的纵归要走,该留的可以短暂的留下,虽然迟早都要走。让走的人没有遗憾,让活着的人擦干泪水继续上路,这其实就是两个字:
  人生。
  

二.
  姬宁在公元前529年登基,名号为郑定公。
  在发送了老子简公之后,他和郑子产面对面。他必须尊敬这个人,不仅仅从血缘亲情的角度上说,从辈分上说,更从郑子产的为人上说。
  “老爱卿,您看我们郑国下面该如何做”。
  郑子产胸有成竹的笑了:“君主且请放心,虽然简公仙逝了,但是我们郑国不会乱,所以不会乱是因为我们有严肃的法纪,有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宽猛相济的政策,更有无数百姓对此的信任和遵守,还有我们这几十年来和周边国家建立起的良好外交关系”。郑子产话说的透明,这就等于告诉郑定公,当下的郑国,既没有内忧也没有外患。
  郑子产有理由自信,因为他的治国理念,不夸张的说,就算放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旧可以说有着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所以,什么叫超前,看看郑子产的治国理政之念,我们大概只能惊叹。
  当然,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你好人家未必好。你郑国稳定和谐,别的国未必和你一样和谐稳定。
  相邻大国楚国出了问题,郑国必然要受到影响。
  楚国从楚庄王之后,基本就呈现国力下颓的倾向,到了楚庄王的孙子,楚平王这一辈 的出现,基本就把这个国家推入了混乱之中。因为下面的故事就是说郑国和楚国的,所以有必要简单交代一下背景和经过。
  公元前522年,也就是郑定公执政的第七年。楚平王要把原来的太子建废掉。这时候,太子建和他的老师伍奢正在城父(在河南襄城西)镇守。楚平王怕伍奢不同意,先把伍奢叫来,诬说太子建正在谋反。
  伍奢明白,说自己的学生,太子建谋反,不就等于说自己也谋反吗?所以他什么也不承认,立刻被关进监狱。
  楚平王一面派人去杀太子建,一面又逼伍奢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叫他们回来,以便一起除掉。大儿子伍尚回到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郢音),就跟父亲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杀害。太子建事先得到风声,带着儿子公子胜逃到宋国去了。
  伍奢的另一个儿子伍子胥,也从楚国历经千难万险逃出来,他赶到宋国,找到了太子建。不巧这时候也宋国发生内乱,伍子胥又带着太子建、公子胜逃到郑国,想请郑国帮他们报仇。可是郑国国君郑定公没有同意。
  这显然是郑子产的观点,不想与楚国当权者交恶。但是,他们却没为难逃难的太子建,伍子胥等人。
  

三.
  郑国收留了落难的太子建,以及太子建的儿子公子胜,还有伍子胥。
  莫名的被奸人谗言所害,伍子胥,太子建等人,心中只有两个字:复仇。然而,他们的复仇被郑定公,郑子产等拒绝。所以,心中的不满也就自然有了。看到郑国不肯帮忙,他暗中勾结晋国,并联合了郑国的一些贵族反对势力,策划了一起要刺杀郑定公,袭郑的阴谋。
  但是,这阴谋败露了,伍子胥仓皇之中带着公子胜逃到了吴国。而太子建则被郑国人赃俱获的抓了现行。
  郑国人当然不干了:我们拿着你当客人伺候,你却要颠覆我们。啥也不说了,郑定公和郑子产手一挥:砍了。
  结果就这样,太子建同学吃饭的家伙就搬家了。
  这事儿说到底还是怨他自己,你和你的宗主国有仇恨,人家郑国不帮你,你就要颠覆人家,这就是撂在今天的世界上,你也说不通。
  所以,这也算咎由自取。
  太子建命是没了,不要忘了,伍子胥和公子胜人家跑的快,活下来了。对郑国的这份仇恨也就自然而然的有了。
  伍子胥同学在报仇这件事儿上,从来不含糊,而且是报的彻底。后来发生的他鞭尸楚平王就是最好的解答。
  鉴于那都是楚国的事儿,咱暂且不说,说他要复仇郑国的事儿吧。
  千难万险的伍子胥和公子胜逃难到了吴国,一个有才能的人,注定在那个时代不会被淹没。很快他就以不凡的军事才能,在吴国为将。想起当年在郑国被追杀而逃难的事情,心里就不平衡。历史上一些史学家评价伍子胥的时候说他是“舍小义而报大仇”,很生动写出了伍子胥的为人。
  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他对郑国也感恩,当年郑定公,郑子产收留了他们,而且待他们不薄,随着太子建的被杀,感恩演化成仇恨。所谓有仇不报非君子,所以,无论是大仇还是小恨在伍子胥看来都要算清楚。
  所以,在征得吴王的同意之后,以吴国的名义,起兵讨郑,为的是为当年郑国杀死太子建以及逼走他们逃亡的事情,要一个说法。
  尽管这种征讨是否合理本身就值得怀疑,但是,他伍子胥不管,必须要郑人给出一个说法。
  

四.
  公元前522年郑国,是郑定公执政的第八个年头,这一年,郑国最能干的忠臣,一生都交给这个国家的人,郑子产去世了。郑子产的离去,是郑国重大的损失,它们不仅仅失去了一个治国忠良,也失去了一个能在国家危急时刻,从容不迫的掌舵人。
  当年伍子胥等人因郑国事发,而逃难到了昭关,昭关的官兵要捉拿他们,于是,伍子胥和公子胜各自只身徒步逃跑,差一点不能脱身。追兵在后,拼命跑到一条江边。到江边,江上有一个渔翁划着船,知伍子胥很危急,就渡伍子胥过江。伍子胥过江后,解下随身带的宝剑说:“这把剑价值百金,把它送给你老人家。”渔翁说:“按照楚国的法令,抓到伍子胥的人,赏给粮食五万石,封给执珪的爵位,难道是仅仅值百金的宝剑吗?”不肯接受。
  面对吴国军队的讨伐,郑定公说:“谁能夠让伍子胥把士兵带回去,不来攻打我们,我一定重重地奖赏他。”可惜没有一个人想到好办法,到了第四天早上,有个年轻的打渔郎跑来找郑定公说:“我有办法让伍子胥不来攻打郑国。”郑定公一听,马上问打渔郎:“你需要多少士兵和车子”?
  打渔郎摇摇头说:“我不用士兵和车子,也不用带食物,我只要用我这根划船的桨,就可以叫好几万的吴国士兵回去吴国”。郑定公半信半疑:是什么样的船桨那么厉害呀?也好,反正形势危急,死马当成活马医,就派打鱼郎去了。他在城头上眼看着,打渔郎把船桨夹在胳肢窝下面,晃晃悠悠的就进了吴营。
  进了吴营,这打鱼郎一边唱着歌,一边敲打著船桨:“芦中人,芦中人;渡过江,谁的恩?宝剑上,七星文;还给你,带在身。你今天,得意了,可记得,渔丈人”?
  伍子胥看到打渔郎手上的船桨,马上问他:“年轻人,你是谁呀”?
  打渔郎回答说:“你没看到我手里拿的船桨吗?我爸爸就是靠这根船桨过日子,他还用这根船桨救了你呀”。
  这一句话点醒了伍子胥:“我想起来了,以前我逃难的时候,有一个打渔的先生救过我,我一直想报答他呢!原来你是他的儿子,你怎么会来这里呢”?
  打渔郎说:“还不是因为你们吴国要来攻打我们郑国,我们这些打渔的人通通被叫来这里。我们的国君郑定公说:只要谁能请伍将军退兵,不来攻打郑国,我就重赏谁!希望伍将军看在我死去的爸爸曾经救过您的面子上,不要来攻打郑国,也让我回去能得到一些奖赏”。
  伍子胥带着感激的语气说:“因为你爸爸救了我,我才能活着当上大将军。我怎么会忘记他的恩惠呢?我一定会帮你这个忙的”!伍子胥一说完,马上下令把吴国的士兵通通撤了回去。打渔郎高兴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郑定公。一下子,全郑国的人都把打渔郎当成了大救星,叫他“打渔的大夫”,郑定公还送给他一百里的土地呢!要说这郑国真不乏爱国者啊,当年商人弦高救国,这又有打鱼郎救国。
  伍子胥为了报答打渔郎的爸爸帮助过他,他不但不攻打郑国还让打渔郎得到奖赏,这就叫做“感恩图报”。
  

五.
  郑子产去世后 ,子太叔继续辅佐郑定公,与子产相比,实在不在一个境界之上。为人少了姬侨那份果决,更多的时候是优柔寡断,在执行子产留下的宽猛政策上,更多倾向于宽松,结果一度造成郑国内部盗贼频生。子太叔后来醒悟,采取了猛严措施,才平定下来。
  公元前519年,是郑定公在位的第十一个年头,周朝出了事情。
  子朝是周景王庶子,周景王对他宠爱有加,曾有意立其太子。前520年,周景王死了,子朝与子猛争夺王位,周卿单穆公、刘文公等支持子猛,立其为王,即周悼王。子朝及其党羽先后盘踞于京(今河南洛阳西南)、郊、(今河南巩县西南)、尹(今河南洛宁境)等地。前519年,率众攻入成周王城,这时周悼王也死了,其弟王子匄(gai)继位,是为周敬王。周敬王一看形势不好,逃往王城以东的狄泉躲避。时人称子朝为“西王”、周敬王为“东王”。到了公元前518年3月,郑定公,晋顷公派使臣士景伯往周,了解王室纷争情况,询问大众意见,断定子朝理屈,遂不见子朝之使。这年6月,子朝发兵攻占敬王所控制的瑕、杏(今河南禹县北)两邑。前517年,敬王兵败奔滑(今河南偃师南),晋派知跞、赵鞅率军往援,攻克子朝控制的巩,子朝党羽召简公见大势已去,遂投靠敬王,发兵逐子朝。子朝兵败,率领一批贵族奉周之典籍奔楚,周敬王在晋国,郑国的支持下返归成周。子朝派使臣檄告诸侯以寻求支持,但已无人响应。前505年,子朝被周人杀于楚。这就是春秋历史上的“子朝之乱”。
  通过郑国联袂晋国平定王室之乱可以看出,其实这个时候的郑国,在郑简公,郑子产等人的苦心经营之下,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负责任的不大不小的国”。这显然也是郑国试图扩大影响力的一个举措。
  能联袂晋国平伏“子朝之乱”,这属于在纷纭春秋的“国际”舞台上郑国做出的很露脸的事情。
  公元前514年,在位执政16个年头的姬宁郑定公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在位这十六年,前八年幸得郑子产的辅助,子产逝世之后,郑国在子产的执政理念助推之下,依旧滑行。所以,可以说郑定公执政算是善始善终。
  掩卷:


  一国江山一生情,直欲裁书问杳冥;
  风云渡走兴亡梦,可叹贤良万事空。


                               2013年10月11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3-10-11 18:38 |只看该作者
郑定公十六年还算太平~~
写到了伍子胥,太子建啦~~春秋时期的吴越春秋史话也挺有意思。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0-14 10:48 |只看该作者
默默读,默默顶。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0-14 10:49 |只看该作者
这个《他们的国》如果要全部完成的话,估计没个三年五载的时间是完成不了的。
向闲散兄致敬。并且希望能成书。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