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马成云 于 2013-7-3 13:20 编辑
看看自己的模样
——读君子同卉诗歌《看不到自己的模样》
文/马成云
人的目光有一种先天的“视他性”。人一睁开眼睛就看到对方,看到他者,看到对面的风景,却总是不自觉地“漏看”了自己。“漏看”自己,难免疏于对自己的认识,一般而言,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小看自己;二是盲目自大。所以,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提出这一哲学命题,目的在于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该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
这个古老而深邃的哲学命题变成了一种对于人类恒久的考量尺度,掂量着每个人的存在对于整个社会的作用,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善于并勤于思考的人们冷静而睿智地审视自己。让我想起了一个网名叫 “君子同卉”(我叫她子卉)的诗人曾写过的一首有趣的诗歌《看不到自己的模样》。这首诗,并没有将心思放在哲学地思考和探索人生的高度上,甚至,仅仅是一个女性诗人一幅写意的“自画像”。
“看不到自己的模样”是“天生”的,但对于充满智慧的人类来说,并非是一个无解的命题。在清澈的秋水里,我们看到了自己,无非是形象模糊一些;在明亮的镜子里,我们也看到了自己,或许只看到“样子”,但毕竟看到了。
当然,要真正地看到自己的模样——看清自己,甚至上升到“认识你自己”的高度,那就需要很多修为,然而也不是没有“捷径”可走,比如:就近参照。子卉,在她的诗歌《我看不到自己的模样》里就找到了一个参照物,通过这个参照举重若轻地刻画了自己,把自己的模样交给读者去把握、去丰富、去完成。
子卉是“水样的女人”,其主打是抒情诗,至少我读过的极大多数是这一类诗歌。她可以凭借一本诗集,涵养一份心情;也可以借助一杯香茗,与时间达成某种默契;还可以通过“一种花开的声音”留住“一段褪色的回忆”。有时,子卉还会“想一些走马观花的心事”,以简短的文字委婉而不露声色地道尽时光流逝的慨叹与风光无限的慰藉。
站在岸边,子卉说:“三千里,只是一个微笑的距离。”她不怕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远,只在乎心与心之间的近。因此,她更懂得思念的珍贵与忧伤的价值,子卉心底流淌出来的真挚就是她情感的模样,“谁在六月的疼痛里,把爱打开/ 一张纸的空白,装不下我的思念/ 又怎能吻愈你/ 忧伤了半个世纪的诗行”(《岸》)。
作为女诗人,子卉极具张力的诗歌《看不到自己的模样》更能彰显其诗歌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的力量。在这首诗里,子卉找到了“夏天”的意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表达效果。诗歌的第一节,直接挑明:在没有抵达夏天的时候,什么也看不到的念想。第二节,以一句“看不到自己的模样”作统领,点出看不到的物象和看不到的后果。“年少轻狂的影子”是不成熟的形象,“离别的方向”代表着人生的走势——看不到这些,难免在岁月无声处泛起点点滴滴的忧伤。
诗歌的第三节,紧追不舍,继续道出“看不到”的结果:“在花开的时节,我失去了色彩的/ 概念。”内心的色彩与世界的颜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是因为诗人的心中装着一个属于自己的远方——夏天。那个“夏天”,对于诗人来说显得格外的意味深长:草长莺飞,生机勃勃,充满激情,魅力四射……较好的展示出诗人的精神风貌。
与此相较,春天的五彩缤纷、绚烂多姿也就因诗人认同感的迥异而变得熟视无睹、无足轻重、毫无概念了。诗歌写到这里,并未戛然而止,诗人换了一种口气道明原因的同时巧妙地完成了诗歌的首尾呼应,实现了再次加强的表达效果。
子卉的这首小诗,只有三节十一行,写于出差上海的途中,或许就是灵光一闪的结果。是不是置身于陌生的环境更易于审视自我呢?许多人有这样的经验,子卉有,自然也在情理之中。我想说的是,子卉下笔的时候未必一定会想到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但诗歌一旦出炉,不仅仅只属于作者,读者在各自的阅读体验中把它作为一面镜子来照照,以此获取审视自我的某种启示也未尝不可,况且“认识自己”的方式很多,此为其一而已。
2013年7月1日星期一
附:
看不到自己的模样
文/ 君子同卉
在没有抵达夏天的时候
我看不到河流,阳光,繁星
还有路旁霓虹的念想
看不到自己的模样
看不到年少轻狂的影子
看不到离别的方向
只看到风儿拽着时光的臂膀
只看到一滴泪,瘫痪了我的笑容
在花开的时节,我失去了色彩的
概念。因为
在夏天没有到来之前
我,看不到自己的模样
2013.05.29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