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乡 村 回 眸── 读梅花融雪诗集《淮河上的浆橹声》
查看: 423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乡 村 回 眸── 读梅花融雪诗集《淮河上的浆橹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3-1-5 22: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乡 村 回 眸

 ── 读梅花融雪诗集《淮河上的浆橹声》

作者:汐 子
 



  梅花融雪先生把这本诗集称为“儿童乡土诗歌”。读完这本精美的诗集,我倒觉着不是一曲曲童年恋歌,而是一次次乡村回眸和对逝去的乡村生活的怀想,是闪烁在童年天空里的灿烂的星光,是流淌在诗作者血液里的故土情结,是生命岸边百转千回的浆橹声,是灵魂土壤上生长的丰饶的喜悦。
  
  童年,是诗作者隐隐约约的远方,也是他生命的源头。《淮河上的浆橹声》不是从经验出发,而是诗作者忠实于自己的感觉,以对养育他的这片乡土的诚实,记录下的淮河岸边在他血液里回旋的一阵阵心灵的涛声:

  “稍远处,一个人影/蹒跚着路过一座小桥/然后独自在一块自留地里/被荒草淹没”——《河上》
“打滑的小路瘦了又肥/肥了又瘦/奶奶每一个趔趄/小屋就跟着踉跄一下”——《奶奶的茅草屋》 
  “荞麦地/喂饱村庄的马/向前,哒哒的马蹄声走过江南/向后一舔/是故园/深深的伤口”——《荞麦地》
  “荒草,白苇子,篱笆,茅屋/因为一个人的到来/突然跪倒在河岸/久久不起”——《雪夜》

  而《写实或者一个易拉罐》推给读者的画面却是一个辛酸的拾荒梦!是诗人眼里摄取的一种明澈的客观。为他们的生存作证,才是诗人和诗歌的良心:“她紧紧地追着一个/年轻人 象是贼/衣衫褴褛/他是去约会 或者/上班 匆忙的脚步/她从鹿步东街追到/西街 然后北街/后南街 再后来/她停下了 在一个/拉圾坑 弯腰捡起/年轻人丢弃的/易拉罐”。读到这里,我感受的不是诗作者对生活凝神细察笔触,而是诗人灵魂的喘息声似乎就在你的身旁。

  梅花融雪的诗,让你在交错的画面上和文字的跳荡里,感觉到的不仅是一种音乐之脉的韵律,而是诗歌艺术美的运化与抵达。“怀抱芦苇的孩子/拉着木架车的农民/走亲戚的自行车/串朋友的摩托车/渡口睡了大半天/一下热闹起来/邓湾的,防湖的,芦集的,马集的/乡音落在河面/打着水漂漂嬉闹而去/没有人看到水里鱼儿/轻摇尾巴,抹着泪花”(《渡囗》)。这质朴、明朗的诗述,不仅止是环保意义上的图解和“鱼”与“人”对置关系的借代,而是诗人忧患意识对一个时代的审视与诘问。这清明上河图般流动的画面和奏鸣曲一样嘈杂的声音的集合,传达给人们的另一种信息和衬度:日子好起来了,但毁掉的并非是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存环境。如果说以躲在水里的“鱼”眼看世界,那不是鱼们痛失乐园,而是人类精神家园的破碎。那么,世界的繁华和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什么?

还有“芦苇荡里一直相安无事/偶尔有点风吹草动/那些芦苇也会手挽手/再大的风也起不了三尺浪 她们的一生只是拼命地/抓呀,抓呀/紧紧抓住贫瘠的土地/既便抓出了血水/也至死不放”(《芦苇荡》)。这首诗的艺术扩张力不在于逼近了生活与事物的本质,而是揭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那些随风飘浮的芦苇,她们的一生拼命地抓住的不止是赖以生存的贫瘠的土地,还有亲情、友情、爱情、人情和道德、诚信、爱心与宽宥,这些能维系人类世代生息的人性的最基本的东西。这才是人性的根,是一方水土上的魂。生存在这个时代的人,他们的感觉意识里,最切身彻骨的恐慌与悲哀是什么?是冷漠的城市、冷漠的乡村、冷漠的衙门、冷漠的官员、冷漠的同事、泠漠的邻居,冷漠的路人、冷漠的亲人、冷漠的街道、冷漠的话语,冷漠的人心。如果说诗画一理,好诗在人间,那么,对油画《父亲》和《维娜斯画像》的阅读,就可以去纵横伸延。

  梅花融雪的诗歌结构和语言方式,是在叙述中实现诗人自身与世界和事物的诗意表达。他的诗歌语言看似脉络清澈、单纯,且从容不迫。但诗中常常是意象层叠、意绪繁复,跳出的每个意象和词语,都蕴藏着某种深度、广度和复杂性的诗意蕴含,他不是执意迷恋一种叙述和营构,而是他诗意表达的“自觉”,形成的一种清洁与繁复的两重性。但给读者的阅读却构成一种挑衅和逼迫。比如在《河上》、《雪夜》、《印象》、《于是》、《六行》、《天问》和《小巷的记忆》、《我打冬天走过》、《阳光站在城市的屋顶上》等诗篇里,沿着《河上》“河岸的小村庄”、“渐次亮起的灯火”、“一个人影”、“一座小桥”、“一块自留地里”、“某一个夜晚”、“走在稀疏的星光下”、“清晰地看到一块墓碑”这些意象礁群和文字流淌的迹向,让读者触摸到村庄的温度和人的命运,也通过“捞沙的船儿”、“闪着迷茫和疑惑的光”、“很多年过去了”这些跳跃与衔接的语汇,折射出作者童年眼里心中的那个时代的镜像。


《于是》这首小诗写的是一对两小无猜的童年的贪玩,但却是无边无沿的生命汛息的扩散与喧响。我读到的不止是诗歌的灵动、洒脱、清洁、安静和诗歌营构叙述的真切的信息,还有诗中深长、远阔的诗意空间的暗示与喧响,和诗歌传达给我的一种华美与丰饶。这首小诗的华美与高贵,不在于字里行间和一起笔就处处留白与诗歌结构和语言上的减负,更令人魅惑的是一种诗歌生命的仪式。

  用梅花融雪的一句诗观点来结束这篇文字或许更切近我的阅读:
      
  诗歌,/请捧起故园的热土。/我死后,/你流芳千古!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3-1-6 18:26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能够这样潜心读诗的人,现在真得不多了,从心里佩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6 18:28 |只看该作者
读到这里,我感受的不是诗作者对生活凝神细察笔触,而是诗人灵魂的喘息声似乎就在你的身旁。

其实,我们应给自己一点安静的时间,这样用心去读一首诗,从诗里,感受一下真实的灵魂!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7 16:2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3-1-7 17:17 编辑


       汐子在另一篇文字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也喜欢艾略特、卡夫卡、马尔克斯、博尔赫斯。

       暂且忽略艾略特和马尔克斯,喜欢卡夫卡还能喜欢博尔赫斯的人让我钦佩。这不仅仅体现了一种包容性,还有一种克服了我们惯有的排他性的理解方式。我觉得汐子的文字透着一种理性的浪漫,这似乎给人一种不合时宜的感觉,但掩卷之余却又释然了,他总是尝试着以一种温和的批判态度与这个社会及自己和解。即便是那篇我并不认可的关于法律的文字,就是如此。

       我认为,这篇文字进入到了汐子擅长的领域,它所呈现出来的审美价值不容小觑。对我来说,它来得稍晚一些,让我生出一丝歉疚。

       汐子,这是我要对你说的。{:soso_e181:}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7 23:29 |只看该作者
愿意读诗和写诗的人们越来越少,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7 23:48 |只看该作者
独醒客 发表于 2013-1-7 23:29
愿意读诗和写诗的人们越来越少,叹。


来看看老独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1-8 08:34 |只看该作者
色妞妞 发表于 2013-1-6 16:47
但诗中常常是意象层叠、意绪繁复,跳出的每个意象和词语,都蕴藏着某种深度、广度和复杂性的诗意蕴含,他不 ...

感谢这分共识,{:soso_e183:}新的一天好!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8 08:38 |只看该作者
芳紫陌 发表于 2013-1-6 18:26
能够这样潜心读诗的人,现在真得不多了,从心里佩服!

我们已经走进了一个通俗的时代,诗歌也提不起劲来哟!问个好!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8 08:46 |只看该作者
芳紫陌 发表于 2013-1-6 18:28
读到这里,我感受的不是诗作者对生活凝神细察笔触,而是诗人灵魂的喘息声似乎就在你的身旁。

其实,我们 ...

在更大层面,读者是从诗话中接收一种生活与人生信息。所以诗歌走向了边缘化,文化走向了多元化。{:soso_e181:}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1-8 08:58 |只看该作者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3-1-7 16:27
汐子在另一篇文字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也喜欢艾略特、卡夫卡、马尔克斯、博尔赫斯。

       暂且 ...

谢宋朝兄点帖!
其实,阅读与欣赏也是很个人化的东西。
关于那篇法文,也是我背着法条流浪在法律进程中对走向法治社会的一种法律人的殷殷期待!
新春快乐!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