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见到昊哥夸奖某些人文笔如何如何好,并希望其不要再泼妇般骂人,那语气里,总带有些怜惜的味道。哈哈,其实,昊哥是被那些人的文笔迷惑了,不知道文笔好者,未必人品就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谁写的?嘿嘿,大家都知道,乃范仲淹于《岳阳楼记》中所写。大家知道范仲淹,都是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开始的,而且,大家都想当然的认为,能写出如此词句的人,必定是个“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好官,很少人去认真追究他老人家究竟做得如何?
嘿嘿,也该范仲淹背时,偏偏被我老人家看闲书时,看到了《宋史》和《宋文鉴》里都有关于他的不良记录,什么不良记录呢?就是他标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窃得圣贤美名后,却热衷于光前裕后,为范氏一族谋利,刚发迹,便置“义庄”于乡里,兼并良田千顷,赡养族人。另外,《日知录》和《李贽传》里,也有“范氏无穷人”和“范氏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乃两头马之说也”的评述。
哈哈,刚当官,就兼并良田,压榨百姓,让族人沾光,何必又写些好词句来标榜自己呢?而且,修建岳阳楼的滕子京,本身就是因有贪污嫌疑被贬到巴陵郡的,他修岳阳楼,你跑去慷慨激昂地写个《岳阳楼记》哄人,不说你们是同类,起码也不厚道噻!
综上所述,我们要认识一个人,不仅要“察其言”,而且还要“观其行”,言语、文笔再好,不见得人品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