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文革”印象
查看: 3663|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革”印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0-11-9 20: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思考那段历史,对于今天,对于当代人,决非无谓的闲事。

*  *  *

“文革”爆发的那年是1966年。说它是爆发,对于平民百姓而言,是它来得突然,来得猛烈。用当时的词来形容,这场运动来势迅猛,席卷全国。从先期的横扫数千年风气的“破四旧”起,继之文化系统的批判“三家村”,到“5.16”通知矛头直指“走资派”,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政治斗争;到19694月“九大”召开,两三年的时间里,一场急风暴雨掠过这个刚建立十几年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洗涤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每一片土地。真似“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所称“史无前例”绝无夸张。


那年暑假提前放了大约十多天,母亲带我去乡下串门。母亲呆了几天就回城上班了,亲戚留我多玩玩,我头一次到农村,一切都觉得新鲜,就留了下来,在农村度过了差不多一个假期。那一带有好几家娘家亲戚,轮流接我去住几天,转了一家又一家,最后一站到了二舅家。

就在我到农村串门的那段短短的时间里,城里就陡然起了变化。

我刚到那里,大舅家的孩子也去了,绘声绘色地向我们讲述市里的见闻:什么戴高帽呀,挂着破鞋游街呀,说有人戴着袖标,上边写着“红卫军”(红卫军的叫法先于红卫兵)。听得我一楞一楞的。那时我刚刚小学四年级,处于一种懵懵懂懂的阶段,由红卫军联想到红军,联想到书里的革命故事,心里就长了草,张罗回家。亲戚说过几天连大舅的孩子一起送我们回去,无奈,只好耐着性子等着。


二舅家在一个较大的村镇。没过几天,街上一片喧哗,原来是镇中学的学生出动破四旧,挨家挨户检查四旧。不一会,有几个戴着红袖标的学生闯进了舅家院子。他们一个个神气得很,四处踅摸,指指点点,说这个年画要取下来,那个瓷瓶的花要贴上。

舅家本也没什么家什,没什么太多可“破”的,于是几个人呼啦啦往外走。其中有一个学生回头看了破旧的下屋(装破烂的仓房)一眼,见上着锁,便让把门打开看看。那谁敢说个不字,运动初期,还没有分派,红卫兵小将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相当高呢!

我也跟了进去。房里没有灯,那学生借助钉着木板的窗户缝隙透进的一丝光线,在废旧木头堆里发现了二舅藏在那里的牌位。他问这是什么?舅说是以前供祖宗的,早就不要了,扔在这儿。那个牌位的确很旧了,褐色的木架有的地方已经破损。学生说这是四旧,不能留,必须拆了。二舅连声应允。学生把牌位上端的一块雕花木板取下来,拿在手上左看右看,仔细打量,临走时拿走了。我凑上去说:既然是四旧,就烧了吧。他说拿去当反面教材,我就没词了。如今来看,那应该算个文物的——传了好几代,属于清朝时期的东西。


回过头来看当年的事,破四旧是对的,在城乡确存在很多封建迷信的东西,像烧纸、算命、各种祭祀活动、红白喜事铺张浪费等等,应该破除。但究竟什么是四旧,一时间似乎没什么标准,也没人界定,这就造成破的范围扩大。据说破四旧造成了很多损失,只是听说,我看到的不多。我感觉在平民阶层倒没多大影响,像我们家,我回城之后,看到我家唯一的一个旧物——一个老式笔筒上的花用纸糊上了,仅此而已。而像沈阳故宫和福陵、昭陵这样的著名古迹有政策保护,基本没被破坏。让我感触深刻的是这么几件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0-11-9 20:34 |只看该作者
思考那段历史,对于今天,对于当代人,决非无谓的闲事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11-9 21:16 |只看该作者
思考那段历史,对于今天,对于当代人,决非无谓的闲事。

---------
严重同意哈!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0-11-9 21:38 |只看该作者
再次思考吧,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11-9 22:12 |只看该作者
“红卫军”?还是第一次听说!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11-9 23:10 |只看该作者
在城乡确存在很多封建迷信的东西,像烧纸、算命、各种祭祀活动、红白喜事铺张浪费等等,应该破除
现在都恢复的更严重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11-10 01:15 |只看该作者
可以说没有文革,我也不会出生。
文革期间出生了一大批老三。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11-10 19:39 |只看该作者
一件是刮了一阵子剪辫子风,所谓革辫子的命。
      时间大约发生在66年入夏的时候。有一天我姐姐从学校回来,让我妈帮她把辫子剪掉。我妈吃惊地问:“一个姑娘家,大辫子留得好好的,干嘛要剪了去?怪可惜的”。
      姐姐从小头发就好,走起路来两根大辫悠悠晃晃的,煞是好看。姐姐说:“破四旧,立四新,同学都剪,自己也不能例外”。于是那两根又粗又长、油黑的辫子被齐脖剪断,换成了“五四”短发。
      姐姐手拿着大辫也有点舍不得扔,用包袱布包上收了起来,若干年后,街上有吆喝收辫子的,便把它卖了钱。
      姐姐那年刚刚初一,她的同学到我家来玩,一水的齐耳短发,还兴致勃勃地互相显摆,也倒蛮精神的。

      似乎有统一的部署,过了几天,剪辫子剪到了大街上。红卫兵手持剪刀,见留大辫的过来,就动员你剪发,如有不从,不由分说,上去一剪子。有胆小的、脸皮薄的,哭哭啼啼,落荒而逃。听说我所在小学的教导主任的辫子就是这么给剪掉的。那主任,30来数,温文尔雅,众口皆碑,她的那双长辫子在那一带是有名的,有多长?一直拖到鞋跟,也难逃此劫。
      在这样的形势下,很多人都主动在家自行“剃度”了。少数人舍不得,在家猫着不敢出门。
      这场辫子革命没有几天就过去了,从头到尾总共不超过一个月,并未达到横扫千军如卷席的程度。我家那位就一直没剪,到我认识时还是大辫子,其实就是一阵风。

      但这阵风究竟从哪而来?后来我问了许多人,查了许多资料,也没查出辫子风的权威出处,没有什么文件、规定或哪个领导人的相关讲话,估计是民间自发的。策源地应该是北京红卫兵,思想动机是效仿“五四”。 文革初期的第一批红卫兵的主干是干部子弟,他们有从父辈那熏陶的革命作风,但青春年少、思想幼稚,一说破四旧,就效仿“五四运动”的作法,作表面文章。
      然而,“五四”的剪发与“文革”时代的剪发是不同的:“五四”时期的剪发具有反封建、倡导妇女解放的意义,还有一层意思,是对刚刚推翻不久的满清王朝的专制遗风的清除;而在60年代大剪辫子,形式主义的味道更多。正因为其行动缺乏理性,故而昙花一现,不了了之。
      但那个时候没有像现在这么快捷通畅的信息传播条件,能一下燃遍全国,然后呼啦熄灭,也够神奇的,不亚于现在的女孩子们动耶刮起的某些时尚风潮。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11-10 19:39 |只看该作者
“红卫军”?还是第一次听说!
秋天 发表于 2010-11-9 22:12



    这是历史的真实。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11-10 19:42 |只看该作者
可以说没有文革,我也不会出生。
文革期间出生了一大批老三。
信以为真 发表于 2010-11-10 01:15



    你的意思是指特殊的休养生息机会吗?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11-10 19:45 |只看该作者
现在都恢复的更严重了。
知音 发表于 2010-11-9 23:10



    是呀,有些人重登政治舞台后,凡是“文革”反对的,就一概“拨乱反正”。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11-10 19:56 |只看该作者
这文对我胃口。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11-19 00:38 |只看该作者
思考那段历史,对于今天,对于当代人,决非无谓的闲事。

---------
严重同意哈!
土老帽 发表于 2010-11-9 21:16



    谢谢关注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11-19 00:39 |只看该作者
这文对我胃口。
王小虎的老虎 发表于 2010-11-10 19:56



    欢迎一起讨论。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11-19 00:41 |只看该作者
街头剪辫子只是一闪而过,而针对服饰打扮的“革命”则持续较长。开始是由红卫兵对过于张扬的打扮直面抨击乃至动手给一点教训,比如当街把当时比较扎眼的紧腿裤用剪刀把裤角豁开。当然这种激烈的现象只是个别,基本上是在舆论的压力下由人们自己校正,个别喜好标新立异的人,置身于群众的目光下和组织的批评下,不得不收敛。
    关于服饰的“革命”是在“兴无灭资,移风易俗”的口号下兴起的。奇装异服,奇花异草,当时被视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范畴。剪辫子属于移风易俗,剪裤脚属于兴无灭资,都是文化革命的内容,而“兴无灭资”更是文化革命的主旋律,故而形成一种潮流,而且持续时间较长。
    其实关于生活方式的导向,在文革之前就已经有了。年龄大的人会记得1964年上映的一部故事片《千万不要忘记》,其主题就是生活方式和思想改造。该影片作为社教影片在全国普遍上映,差不多人人都观看了。影片讲的是青年工人丁少纯,从小思想纯朴,有理想有抱负,工作积极热情负责任,多次被选为先进生产者。但自从他恋爱结婚后,与曾经开过商铺、善于钻营投机、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丈母娘住在一起,常常被她灌输吃喝享乐的思想,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丁少纯开始看不惯自己家纯朴的作风,生活上追求享受,借钱买了皮夹克和毛料裤等时髦的服装,还擅自脱离工作岗位,旷工去打野鸭子卖钱。他对父亲和好朋友批评提醒置若罔闻,工作消极不负责任,屡出事故,在一次急忙离开岗位去打野鸭时,慌乱之中把家门的钥匙掉在了正在装配的大型电动机里。丁少纯打野鸭子回来,发现钥匙丢失,急出了一身冷汗。他的岳母为了哄骗丁少纯,竟然又配了一把钥匙,将自己原来的那把钥匙假充为丁少纯丢失的钥匙,险些给工厂酿成重大事故。幸亏丁少纯的父亲丁海宽及时发现并帮助找回了钥匙,才避免了事故的发生。这件事情使丁少纯终于醒悟,在父亲和同志们的帮助下,认识了自己的错误,知道自己已经滑到了危险的边缘,决心痛改前非,注意思想改造。电影的结尾推出醒目的六个大字:千万不要忘记!
    千万不要忘记什么呢?电影告诉了人们,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生活方式与意识形态是相联系的。
    这种倡导不能说不对,生活的改善要建立在追求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之下。但在教育方式上与两年后的文革的区别是:在此之前是用文艺作品进行说教,而文革是用运动来教育,来推行一种理念。
    在今天来思考,我理解奇花异草、奇装异服不过是对某些人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一种形象的说法,是指少数人追求享乐上的标新立异、脱离生产劳动实践的一种思想倾向和行为。批评是可以的,引导也是可行的,但在一批热血青年的眼里,凡是花草、凡是与大众不一样的服饰统统都纳入取缔之列,稍稍注意打扮一点的都被扣上思想不健康的帽子,甚至采取过激的行动,显然是欠妥的。年轻人的革命往往过犹不及,历来如此。
    自此以后,人们的服装朴素有余而鲜活不足,人们的生活节俭有余而丰富不足,矫枉过正了。但像有人说的中国只剩下蓝灰黄三色未免夸张。在66至68年的文革高潮阶段,确实单一一些,但也没有达到那么灰暗的程度。原来的花布和衣服也不能扔,只是人们在使用上避免张扬罢了。我记得68年学校复课,我由小学5年级直接跳到初二,女生们还是有些穿着格的和碎花的衣服的,有的男生特意使外裤比里边的紫红色的秋裤短一点,露出那么一小圈。爱美是年轻人的天性,即使是蓝色和黄色的外衣,许多人也在领子上衬上一个勾织的白领衬,小伙子的黄军帽也捏成型,甚至在帽子里垫上纸壳。还有,那时候人们比较多的穿着草绿色衣服不仅仅是一种缺少选择的无奈,而是一种偏爱,以此为美,与当时解放军受偏爱有关。
    70年以后,服装的色调渐渐增加了许多。我71年参加工作,那批人都不大,17、8岁,那年冬天,我们从办在农场的训练队返回沈阳过年,然后集结。在农村那几个月摸爬滚打的当然都穿得很朴素,回城后就不同了,女孩子们一个个色彩纷呈的,男青年许多也把父兄的压箱底的衣物比划到身上去了。当然和现在比不了。我在这里说这些,是复原一个历史情景而已。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