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实社会施加于人太多的压力,无休止的倾轧、竞争让人身心疲惫,于是越来越多的人羡慕隐士的逍遥自在,飘逸洒脱。
纵情于山林之间,泛舟于江海之外,怡然自得其乐。
何为隐?深藏不露,离群独居,何为士?古代精通礼、乐、射、御、书、数的高级知识分子。
辞海中是这样解释隐士的:隐居不仕的人。不仕,意思是不出名,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岩穴砍柴。或江畔打渔谋生。这样的解释有些不确切,从古至今隐姓埋名默默无闻的人多了去了,都能叫隐士吗?换个合理的说法,隐士就是那些世间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也不作此努力的人,才称得上“隐士”二字。
隐士的历史可追溯至商末周初,当时的姜太公隐于渭水,用无饵之钩钓得周武王上钩,出将入相,青史留名。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也是一代名隐,幸得刘皇叔三顾茅庐给足了面子,才有了隆中对策,鞠躬尽瘁,成就三分天下之功业。
魏晋时期的陶潜,当是隐士中最出名的一个了,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
盛唐时期的孟浩然以隐士终身,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的人所倾慕。
王维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把山水田园诗推向颠峰,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历朝历代的隐士不可胜数,“殷世三仁”中的微子、箕子。四皓〈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东园公。皆河内之枳人。秦世隐商山〉,老莱子,孔子,颜回,伯夷,叔齐,许由,竹林七贤,卧龙先生,陶渊明,唐伯虎,林逋,黄宗羲等。无不受人尊敬赞颂。
如此看来做隐士确实是个好职业,即得了美名,又享受了生活,何乐而不为?
事实真的如此吗?人生在世何求?无外乎功名利禄。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入仕出将入相,功成名就,换得财源滚滚,荫护子孙。功名求之不得,退一步归隐山林,吟诗作画,乐得青史留名。隐居本是古代普遍的倾向。孔子说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孟子也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文人得意时仕,失意时隐,自古而然。 当时的归隐,既和当时道家崇高自然的思想影响有关,也和当时战乱频仍特别是门阀氏族之间倾轧争夺的形势有关。知识分子一旦卷入门阀氏族斗争的旋涡,就很难自拔。当时的知识分子有一种逃避现实的心态,远离政治,但在旁人仅仅是一个期望,至多也只是点暂时的调剂,或过期的赔偿,一个人的世界固然有其好处,但若过度反而容易导致失和。隐士虽暂时离开人群,但他并没有否定人际关系的价值,而是在等待一次风云再起的机会。
鲁迅发表于1935年 2 月20日《太白》半月刊第1卷第11期的隐士一文,是针对周作人、林语堂等提倡的所谓“隐士”式的“悠闲的生活情趣”而发的。首先说明古之隐士必先具有 “悠哉游哉,聊以卒岁”的物质生活基础,否则就 “隐不成”; 再则归隐也并非为了清高,而是为了打出一块 “饭”的招牌,说穿了,“谋隐” 就是为了“谋官”。指出当代隐士对天下大事虽无见无闻,但对“议及自己们或他的一伙”的人,却必定大加讨伐,实质上也不过是为了保护那块“噉饭”的招牌。
同样的道理,既然学成了诸般才艺,姜太公也不可能在渭水钓一辈子鱼。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也曾去刘表那里谋取功名。如果给陶潜的米再多一些呢?给他五十斗米,他的腰还那么硬吗?
孟浩然虽为唐山水诗之始创者,然其成就却居王维下,何也?一 因其才气不殆,二因其诗意常未若王维高远。孟浩然一生不仕,心有不 甘,此情多发之于诗,令其诗每有寒俭处。而王维一生出仕入仕,几 经周折,于世情之变体味颇深,此情发之于诗,则往往意趣清远,无迹可寻。
王维的诗为何轻灵飘逸具有超然物外的意境?因为他有太多的钱,衣食无忧,名和利都有了,还有什么牵挂呢?试问王维无隔夜之炊,空锅冷灶,还有心思念叨: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陶潜日日为三餐发愁,没日没夜的为田里的收成忙碌不已,能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嘛?已经是草盛豆苗稀了还不赶紧锄草,等到饿死不成?
呵呵呵,现在是和平年代隐士实在不是那么好做的,就算你在山里呆一百年也没人会来请你,只是常常有护林人员来告诫你注意防火。
若真的想做隐士,还是等到挣够维持三五十年的衣食资本再说
|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