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天野 于 2012-2-10 12:39 编辑
好一个休假式治疗
沈泽玮 (2012-02-10) 步入2012年才没多久,中国就出现了第一个流行用语——“休假式治疗”。
事缘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前天发布消息称,“王立军副市长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身体严重不适,经同意,现正在接受休假式的治疗”。
短句中最抢眼的是“休假式治疗”。
从字面上看,应该可以理解为,病人通过休假来治疗,而不是病重到需要看医生或住院。这对被工作囚禁至身心疲惫的打工族来说,可是渴望已久的享受与解脱。但放在隐讳神秘的政治场景中,就突然变得语焉不详,甚至可能恰恰就是享受及解脱的反义词。
中国主要新闻网站都转载了消息,但都没解释“休假式治疗”。一个“打黑英雄”短短几天内角色戏剧性大转换,先被调整到科教部门,后被“休假式治疗”,情节扑朔迷离。网上甚至传出爆炸性消息称,王立军曾向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寻求庇护。
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在例行发布会上答问时证实,王立军在本周初以副市长身份要求在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与领馆人员会面,并“他走了出去,这是他自己的选择”。
新华社昨晚发布消息,引述外交部发言人答问说,王立军是周一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滞留一天后离开,有关部门正在对此进行调查。
网民可厉害了,在信息还很模糊的阶段,很多人好像都认为自己知道怎么回事,完全不把重庆官方抛出的“休假式治疗”当回事,他们在微博上将“休假式治疗”消遣到极致,让“休假式治疗”迅速在网络走红。
名媛洪晃说:“我回去就跟组织部要求休假式治疗。”房地产商潘石屹:“我治疗式休假已经结束,回北京工作一周了。”还有网友调侃:“美国驻华大使馆在中国多开领事馆,以满足广大党员干部日益增长的休假和疗养的需求”。
遇到中国特色的词汇,中国本土的百度手脚快,当天就出现“休假式治疗”名词来源的说明。遇到中国特色的词汇,中文媒体占了便宜,直接按下电脑键盘ctrl+c就行,英文媒体怎么译才好?
英国卫报、法新社、TIME、彭博社都译成“vacation-style treatment”,路透社译“therapeutic leave”, 美联社用了“vacation-style therapy”,BBC用“holiday-style medical treatment”。
无论怎么翻译,感觉都失去中文原味。有网友则认为,这是继“双规”detention and interrogation,“二奶”second milk,“河蟹(和谐)” river crab 等发明后,中国官场再向世界输出价值观。
说价值观或许扯远了,但中国人的智慧往往就巧妙地体现在用词上。温州动车事件让人学会“轻度追尾”、梁思成和林徽因北京故居被拆创造一个“维修性拆迁”,现在王立军事件又来了一个“休假式治疗”。用词精练生动不在话下,最厉害的是几个中文字微妙调配,就让人一下分不清是贬义词或褒义词。
好一个“休假式治疗”,背后肯定凝聚不少大智慧和小故事。什么故事?外界现在还不懂,但可以肯定的是,没多少人相信王立军是真病了,哪怕他真病了。
在不透明的政治体制中,官员的仕途或命运一出现大转折,往往引人从政治斗争的角度去揣测和思考。爆炸性的传闻无人出面给个交代,境内传统媒体的报道只能点到为止,境外媒体会多日不断捕捉风声,民众则本能地凭自身对中国特色政治生态的了解作判断,认定出事的人是在政治斗争中失去保护伞而成为牺牲品,并猛然察觉十八大的脚步近了。
就在“休假式治疗”在网络上红火相传时,西方通讯社报道说,中国官方媒体中央电视台美国分台本周将开播,将之描述为中国为扩大国际影响力而采取的步骤之一。
中国在争抢国际话语权和传播软力量的同时,却因与他国在制度和价值观上存在根本差异,导致传播的信息欠缺说服力,宣传和包装效果也大打折扣。在不改变体制的前提下,当局应尽量公开信息,减轻官员、商人或任何个体命运出现爆炸性转折对国内外所产生的激荡。
一个“休假式治疗”非但没把事情说清,反而让谜团更谜。
难怪网友抱怨:“一个副省级干部就不明不白的“休假式治疗”去了,能不能听到点真实的消息了?作为中国公民,我们要持续的被蒙蔽下去吗?”
《联合早报》
(编辑:梁嘉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