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昊哥 于 2012-2-8 19:59 编辑
这是我给天晴一篇论述荣格文章的跟帖,单独发到这里,算是和天晴交往中的一个趣事。跟帖如下:
天晴是个搞研究的人,过去说的老学究,比较认死理。他对自己的研究,又像是外科大夫,开肠破肚,非把自个研究个透。 自从他病愈上班,就没停下对心理学的研究,虽然是副业,却也是硕果斐然。我对这一行一点不知,绝对门外汉,所以不敢擅评。 倒是非常钦佩他童真依旧,对知识的索求如饥似渴。要知道,一个人是否衰老,就看他对新知识的需求,对新鲜事物熟视无睹的人,记忆中都是往事历目,他肯定老了,不一定是他的年龄,是他的心老了。 “我对这个世界的热情和想多方了解的饥渴,我对客家饭的喜爱和兴趣,我对厦门众多植物的询问,我的相机和小小笔记本密密麻麻的记录,都表现出我对那个地方如饥似渴的学习欲望,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到天晴的这段独白,你觉得他是不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中学生?我真的为他高兴,人的头脑和肌体不同,经常使用脑子会保持大脑的年轻。一个喜欢思考的人,会推迟衰老的进程。 天晴的生活不是人生的秋天,是春天,百花怒放,婀娜多姿。他在丛中笑!祝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