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南沙贝 于 2011-12-5 17:03 编辑
战火中走出来的画家 ■海边 王永潮是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的高级音响师,中越反击战的“二等功臣”,多才多艺、心灵手巧,不仅会摄影、摄像、绘画,而且还身兼工艺美术师、中国钢笔画联盟会员、北京荣宝斋签约画家等多项头衔,他制作的三轮车、自行车等工艺品,让许多收藏者爱不释手,甚至可以摆在柜台上出售。然而,当我第一次看到他与别人和作出版的《雕刻在城砖上的记忆--老北京的那些事儿》一书时,依然被书中200多幅栩栩如生的钢笔画所震撼,他对色彩、线条、构图、笔墨运用的超强感悟,让我不得不对这位相识多年的朋友刮目相看,并带你一起走近王永潮和他的钢笔画。 提起钢笔画,许多人还比较生疏,它作为素描的一种,属于西方的画种,在国外比较流行,有不少精于钢笔画的大家,如伦勃朗、毕加索、马蒂斯等。但在中国则属于新画种,由于我国国画、水墨画占主要地位,所以知道钢笔画的人很少。其特点是用笔果断肯定,线条刚劲流畅,黑白对比强烈,画面效果细密紧凑,对人物、景物事物既能做精细入微的刻画,又能达到高度的艺术概括,而出类拔萃的钢笔画家则是凤毛麟角。所以,第一次看到王永潮的钢笔画,无论是专业画家,还是普通收藏者,都会问到同样的问题,是你本人画的吗?言语中流露出对这种稀有画种的好奇和认可。 说起永潮的成才之路,还要追溯到他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那年他刚满8岁,就以一幅铅笔画“从小爱劳动”发表在了《河北日报》上,成了当时学校的一大新闻和小明星,校长逢会必讲,逢人就夸,不仅为学校争了光,也让他从此有了一个当画家的梦想。就这样,从小学到高中,班里所有的黑板报都被他承包了,更有趣的是,每次美术课考试,他都是五分钟就交卷,为此,其他同学对他很有意见,但老师却说:他不仅画得快,而且画得好,每次都是满分。这也是让他最为得意的一件事。 1983年,王永潮入伍来到了西柏坡27军,在野战部队不到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中,他便被调到了团部电影组,原因是军里组织了一次盛大的军地大联欢,他承担了了绘制彩车的任务,一幅三军仪仗队的巨幅国画,不仅为部队赢得了荣誉,也让师部队首长发现了他这个人才。进入电影组后,他如鱼得水,在放电影的同时,画油画、国画、速写,还管着图书馆,让他开阔了眼界,学到了不少东西,期间还到石家庄陆军学校上了半年影视培训班,就在部队要送他到解放军艺术学院进一步深造的时候,中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了。 1987年,他所在的部队奉命开往中越边境,他作为战地摄像人员,随部队一同来到了云南麻栗坡。他的任务是负责战地宣传,放电影、摄录像,为部队拍摄战场资料。当时,前线与后方是三天一轮换,他就利用轮换的间歇之余,把战场和当地环境、山寨作为创作对象,写生、画画。一天,他无意之中看到《战友报》上的一条消息,“老山前线首届军民邮展”征集稿件。当时环境极其简陋,没有条件,他就用画幻灯的笔,创作了反映老山前线猫耳洞生活的4张邮票纪念封,然后寄到了麻栗坡邮局。 稿件寄出后,当地政府领导及邮展评委十分欣赏他的作品,邮局局长亲自开着车来到了部队,请求部队首长,借他协助当地政府搞了半年创作。而他所创作的套票也光荣入选,在全国发行了4万套,当地政府给他留了40套,结果被首长和战友们要走了,他也仅留下了唯一的一套。有趣的是十年后的1993年,当他在中国集邮总公司门前看到他所画的邮票时,竟不由自主地叫了出来,“这不是我画的吗?”,而此时,这套邮票已今非昔比,早已价值连城。卖主甚至不敢相信眼前的小伙子就是邮票的作者。 中越反击战进入中后期时,他接受了侦察兵抓舌头的拍摄任务。身背、肩扛两架摄像机,背着照相机,由一个班的战士护送,进入了一个三面环山的无名高地,尽管他们的行动隐蔽,但还是被驻扎在对面山头上的越军所察觉,当晚便向高地发起了猛烈的炮击,尽管猫耳洞前有防弹钢板,但是一发炮弹正好落在了他所隐蔽的猫耳洞前,弹片击穿了他的右胳膊,击中了胸部和腹部,身上留下了几十块大小弹片,为此,他荣立了二等功,至今胸部还有没取出的小弹片。 部队生活是他最难忘的日子,在猫耳洞,在堑壕里,他先后为部队拍摄了100多盘珍贵的战场资料,并利用战场上的点滴时间,用钢笔纪录下了美丽的边寨和许多难忘的瞬间,《解放军报》、《经济日报》、《战友报》都曾发表过他的有关“战争与和平”的军旅作品,他也数十次参加了军队和地方美术展览并获奖。1988年,他从部队来到了正在筹建的亚运村, 尽管环境变了,但他对画画的痴迷一如既往,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得到了黄胄、张道兴等画坛大师的精心指点,把对艺术的追求全部投入到了8小时以外。 1995年,王永潮在淘宝网上开了个“画店”,用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没想到,作品放上去以后,他便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电话,此人家住崇文区碳儿胡同,想要一副碳儿胡同的全景钢笔画。于是,便接下了这第一单生意,并多次来到了碳儿胡同拍照、写生,完成了一幅长1.4米,宽38厘米的钢笔画,对方看后非常满意,这时他才知道陌生人就在荣宝斋工作。之后,它的老北京写实钢笔画系列作品也因此走红,成了许多文人藏家及海外雅客的追捧对象。 现在,王永潮的钢笔画已颇具知名度:不仅上过中国电信电话充值卡,纪念信封,还在“荣宝斋”、“潘家园”、“古玩城”、“女人街”、“大钟寺”、白孔雀艺术世界等画坊展售。收藏者中既有专业画家、商人、官员、大学教授等国内各地的藏家,也有来自德国、法国、英国、日本、香港、澳门、台湾的朋友。一位德国女士看中了“大宅门”这幅画,先后两次买了三张,这幅画先后画过7张,很受藏家们的喜爱。据悉,他的钢笔画仅在“荣宝斋”一处就出售了几十幅,并成为荣宝斋的签约画家。 2010年5月,《雕刻在城砖上的记忆--老北京的那些事儿》一书的出版,让我们通过永潮对北京胡同、风土人情、市井民生的刻画,再一次领略了他的才艺,他不仅用笔“抢救”了许多消失或即将消失的北京印记,也填补了老北京民俗文化中的一项空白,为保护文化遗产尽了一份绵薄之力。为此,他的钢笔画也引起了许多商家的关注,许多精明的商家还要买断他的作品销售,结果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其实,成功和荣誉,掌声与追捧,并不是王永潮的唯一追求,作为新钢笔画的传承人,更多的是责任和压力。而在他身上所发生的每一个故事,不仅记录了他的成长人生,也见证了他对钢笔画的不懈追求,正是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了钢笔画的昨天和今天,也更加希望通过他们的不断开拓,将中国新钢笔画发扬光大,推陈出新,变成一个独立的画种,成为中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盛开的奇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