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夜夜秋雨孤灯下 于 2011-11-17 07:09 编辑
一、
这是一段思绪,一个失眠者在暗夜里的思绪。
最难用文字描述的,就是人的这种思绪。
思绪不是思考,不是在想事情。此刻,意识处于混沌状态,所以飘渺,杂乱,无序,介于形象与抽象之间,记忆与理念之间;虽有形,但不完整,且随机释放,没有必然的逻辑关联,
二、
作者用意识流的手法,以朦胧诗般的语言来表现思绪,是为内容找到了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内容与形式的契合,还是那句话:文字上升到语言艺术,就是要为内容找到最完美的表现形式,这篇小文对此做了很好的诠释。
“他已经忘记了午后广场上白鸽从胸口放飞时的腾然的洒落,萧然沉寂。潇潇的碧蓝的天里传来了阵阵蝉鸣,“只剩下尾巴了吗,”他自嘲的笑了笑,象是对自己说。”
“不知是自己牵着日子走,还是日子推着他,任凭轮转过后扑面而来堆叠的庸常。他也希望到风口处去体味针刺的阵痛抵御列车呼啸而过的扑面而来的麻木。”
太真切了,读之感同身受,叹服。
文字的色彩感很好,很清新,亮丽。很多句子很唯美而不失质感,看出作者熟练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思绪大概就应该这样写,或者说也只能这样写罢。
“音乐课上那个小姑娘问英格兰为什么是钢蓝色雨幕下咖啡馆里的小红方糖,而荷兰是淡紫色薰衣草火焰里的金红翅膀的蜜蜂的时候,他的目光正好停在窗外的发绿霉湿的护城河上,几番新雨洗过,两岸绵延的蒲公英在午后的阳光里喷出烟花似的小朵亮白。”
这不是对现实的描述,是作者的意识在流淌,这样的文字很唯美,很上口,看时总会不自觉的读出来,而读的时候,文字里有作者的意识在流淌的感觉。能把思绪写到这个份上,足见作者对心理感受的把握之细腻和和描绘之准确。
因为思绪是很难把握的,如电光石火,稍纵即逝。这一点每个人都会有感受。我也常常莫名其妙的失眠,任思绪飘荡一夜,早上问自己,昨晚都想了些什么?可能一片茫然。
对于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分寸很难把握。我们见过很多表达思绪的文字,大都华丽惊艳,堆砌雕琢,那种“看上去很美”的文字反而很难把握内容,艳丽跟艳俗仅一字之差,太过注重形式,很容易遮盖了内容而不知所云。
所以我提倡用朴实的语言写字,也善意的提醒作者:小心把握这个分寸。写意识流和朦胧诗如练九阴真经,练的好是黄药师,练不好就欧阳锋了。还是多练降龙十八掌好些。
我经常给小梦讲:古人提倡“学书学颜”,学诗学杜“是有道理的。颜体字稳健丰腴,即便写不好,也不会写的歪歪扭扭,宋徽宗的瘦金体美则美矣,但稍有差池,便看不得。杜诗沉郁顿挫,严谨端方,学不出什么毛病来,学李白则须小心,一走偏就是疯子。
三、
喜欢给好文字挑毛病且很上瘾。呵呵。
个别语句读起来有些晦涩,这或许是我个人的原因,我一向不会欣赏现代诗的意象。
比如这句:“下意识的摸了摸额前的眉睫儿:整个夏天就象一条串起的雪亮绝细的线,都烧掉了”,这种比喻几经幻化,已经异化了:夏天像一条串起的线,串起了什么?被什么烧掉了?也许你自己明白,但既然写出来,你就有责任让我也明白明白。
这个,你地明白?
其实,思绪是个人的一种意念,属于很自我的的东西,是个性化的极致,让一个人读懂另一个的思绪,并引起共鸣,比让她爱上你还难。即便她爱上你,也未必能读懂你的思绪。
而思绪是无法用语言解释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懂了就懂了,不懂就算了。
醉笑好为人师且滔滔不绝如此,愁人。呵呵。 |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