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歧 于 2011-8-26 22:06 编辑
新国的马路与街面
——新加坡游学札记之八
西歧
不少去过新加坡的人士回国后都说,在新加坡游逛,几乎没有什么出国的感觉。走马观花逛几圈,除了人群之中有较多裹着头巾蒙着纱丽的印度女子、有较多黑色与棕色的人种以外,或者确然看不出与中国有多少不同。在学校、在商店、在公园、在广场、在车站,无论何地,你总能寻见可以以汉语与之交流的当地华裔人士,你所看到的建筑物的式样,也几乎与国内城市毫无二致。然而,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许多多的大不同。
这里,我想说说新加坡的马路与街面。为什么呢?因为新加坡是个蕞尔小国,是个城市国家,城就是国,国就是城,城市的代表是马路与街面。新国的马路与街面状况,大体可以反映该国的国情和国家治理状况。
新加坡的马路几乎一律都是窄窄的,少部分是一车道,多部分是两车道,三车道以上特少。一般都是单行道。除开商业繁华地段,极少有人行横道和平面交叉道。车行其上,交通信号灯只偶尔遇见。偶尔遇见,也大都是绿灯。是以,一路之上,十之八九是畅通无阻,是以,路上诸车,十之八九是高速行驶,正常情况下,用不着超车。新国以每隔若干距离设一座人行天桥来替代人行横道,在闹猛区域,则更在人行天桥以外,加建贯通四面八方的人行地道。新国对交通信号灯的控制,也是别出心裁,是手动与自动联合调控。在无人穿越的时候,由电子信息系统依据各叉道的车辆流量自动调节绿灯与红灯的间隔;在有人穿越的时候,行人需在路旁的信号信息输入器上按下按钮,否则,也许总也等不见绿灯出现。这样,就实现了绿灯停留时间的最大化。那天凌晨,我与阿秀乘坐的士去东海岸公园看日出,因晨间车辆与行人皆甚少,是一路皆绿灯。的士师傅不无骄傲地道:“在我们新加坡走车,就是省时又省油,就是爽。”
如果你没有眼缘,在新加坡的马路上,你是看不到交通警察与交通值勤车的身影的,常使人误信“新国没有交警”的传说是真有其事。新国设有交警总署,新国的交警基本上是隐警、坐警,而非形警、行警,而且,这隐警、坐警还身兼了我们国家城管的职责,他们通过安装于大街小巷、干线路口、车站车位的“电子警察”,实施24小时全天候值勤。“电子警察”值勤六亲不认,决不挣只左眼闭只右眼,凡过了它法眼的违章违规,一律罚你没商量。交通违规者除了要处高额罚款外,还可能吊销驾照,甚至捉去坐牢。形警、行警非有特殊情况不现身,如果因车祸等原因出现道路拥堵,他们便会如天降神兵一样,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负责清障和疏导。
新国的马路旁,很难看到一片巴掌大的泥地,新国幅员微小,寸土寸金,新国的空地很少用硬化法覆盖,他们通过植草坪、种兰草遏止城市尘埃。新国是兰草之国,有1500余种兰花品种。路边常有几朵花型\花色不同的兰花让你惊喜.
行驶于马路上的车辆,每一辆都是油光锃亮、一尘不染,施工车辆也是一样。在新加坡,污车上路,也是违章。宾馆不远处恰有一个建筑工地,专程去看,见各式车辆驶出工地前,皆要进行反复冲洗与擦拭。
新国马路两面的建筑物和路灯杆,于平时,既禁竖幅,也禁横幅,只有在国庆期间可挂国庆招贴、在大选期间可悬9天各党政见。他们视满眼的标语、口号,为环境污染。标语、口号不是治国手段,徒然浪费钱财罢了。
新国马路的行道树,多数有几抱粗,枝杈上苔衣斑烂,许多都孽生了小草、小树与藤蔓。新加坡城的城市建设,一直遵守着殖民地时代的城市规划,基本没什么改变。“英国人的规划,相当合理,相当科学,犯不着大动干戈。”香港大学公共行政学博士林挺进先生在给我们授课时如是评说。这些行道树,不是从别处移栽而来,是土著“居民”。
马路边的公共车站,与住宅区有长廊衔接,长廊贯通了住宅区的每个楼道。新加坡是个多雨的国度,多年前,新国政府郑重向国民作了承诺,要实现行者不用雨具不淋雨。
正是中元节将要来临的日子,繁华地段马路与商城之间的场地上,已搭建了很多很多的露天舞台,有的在调试着音响,有的在锣鼓喧天地吸引着看客,有的已在载歌载舞。老辈子里飘海来南洋的华人,怀恋故国、故乡与先祖,每年都要在中元节的前后,备酒备果,遥拜家国。久而久之,新加坡城就形成了“七月歌会”的民间习俗。受其感染,西歧蹿入一个由刚哥、辣妹组成的歌舞队伍,蹦跳了几分钟。
作为排名世界第一的最佳商品贸易地,街面自然是热闹的。徜徉其间,印象最深的有三处:一是换汇特别方便,各宾馆、各大型商场的收银台,便是换汇处,新国没有外汇管制;二是灯红酒绿处特少,几乎没见夜总会、大酒店,新国禁烟也禁酒,也没有公款消费;三是大型商场的每个楼面皆有快餐铺位,底层的餐铺,有很多是将餐桌摆在墙外的有盖长廊内,看上去特有尘世的街市气息。
2011、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