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余秋雨谈阅读(四)
查看: 3317|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余秋雨谈阅读(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1-7-15 09: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高雄中山大学演讲(下)


      成年人的阅读
    如果说我们谈青年人的阅读是指课外阅读,那麼,谈成年人的阅读则是指业馀阅读。  
  有了青年时代的垫底,成年人的阅读就会进入另一种状态,前面所提的有些建议 就不太适合了。青年人读书和成年人读书的区别,可以借用朱熹的一个比喻,他说学习就像炼丹,先要用猛火炸,再用文火慢慢养。青年人在大学里的系统集中学习,就像是猛火炸,而到了成年人的业馀阅读,就像用文火养了,两者有很大的不同。
一、 首要原则是保持阅读快乐
  成年人在业馀时间读书,成败得失,就看他能否保持快乐。快乐是绵绵不绝的暖风,使炼丹的文火不至於熄灭。
    早就成年了,重要的书已读过不少,业馀阅读只是兴趣,不必为此承担太多的义务,承受太大的压力。有的朋友好心提倡读书,但可能把成年人业馀阅读的意义过於扩大了,好像人的雅俗优劣都以此为界限,哪能呢?如果撇开了青年人,只是我们成年人说悄悄话,那麼我不得不说,社会上很多满腹经纶的人颇有点丑恶,而很多不大读书的人倒清朗可亲。一个成年人,家庭事务繁忙,社会交际广泛,居然可以置之不顾,却把全部业馀时间都投注在阅读上,我就不觉得有多少可爱。当然,如果嗜好很深,自然另当别论。
  成年人在诸种人生乐趣中有阅读一项,则让人赞许。一个银行家,一个船长,或一个工人,稍有空闲就拿出几本书读读,是一种很不错的人生格调。这种格调使他有可能保留一块高於日常事务的小天地,成为当代社会中比旁人更为自觉的一员。
  但是,如果这样的阅读因太多的自我强制而夹杂著不太快乐的成分,那就很难坚持下去。要想持续,必须快乐。
  快乐是对一件事情的积极认同,是对自我需要的自然满足。阅读的快乐,是对阅读这件事的最高肯定。阅读的快乐原则,也就是阅读的自愿原则和有效原则。
  在成年人眼前没有「必读书目」。重要的书籍找来看一看,只因为他关心这种重要;畅销的书籍找来翻一翻,只因为他乐於知道为什麼畅销;有一些缺漏的知识他要用心补一补,只因为他不太喜欢过於落伍。总之,主要取决於他的心情,而不取决於斩钉截铁的必要。
  即使很长时间搁置了阅读也不要紧,只要把快乐保持在心底,到时候又会两相欢谐。  
二、故意跳开自己的阅读惯性
  成年人对自己已经具备充分的把握力,因此完全不必担心看了几本异书就会失去人生根基。既然如此,成年人的阅读兴趣可以放任跳跃一下,看看远离自身等级和层面的地方究竟是一个什麼世界。如果一看之下颇觉愉快,那也不妨多看一点。所谓性情中人,就是在哪一方面都不装「假正经」。
  张爱玲经常阅读小报上格调不高的通俗小说,以致她后来的丈夫赖雅总是惊讶她整天看些不入流的东西竟然能写出那麼好的小说,当面嘲笑她看的都是「垃圾」。张爱玲也报以一笑,不作声辩。
  据我所知,很多高层知识分子喜欢看的电影并不「高层」,更多的倒是警匪片和武侠片,观看时孩子般的笑容与市井平民毫无差异。
  我本人前些年特别有兴趣的是草莽文化、乞丐文化和青楼文化,只要有资料哪怕是再芜杂也会找来细读,这种兴趣也不见得是为了写哪篇文章。
  这些例子说明,成年人的一种重要兴趣是移位观望。只有守住了本位的人才会深感单一方位的严重缺陷,从而产生补充的冲动和好奇。
  这种补充其实也是一种享受和消遣,而消遣的轻松本性又总是与主流文化和严肃文化南辕北辙。上了年纪的读书人需要在野地间随意徜徉,终於会发现野地的风光也别开眼界。
  这样做,很有可能出现「歪打正著」的重大效果。暂离主流文化、严肃文化进行移位阅读和消遣阅读,所接触的却是一种更为开阔的生态文化即大文化。例如世俗文化就是当代一切高水平的文化学者都在关注的对象,不了解世俗文化很难被称之为当代文化人。又如现代文化思维都讲究逆反思维、边缘思维和灰色地带的模糊思维,如果没有东翻西翻、随意窥探的阅读习惯,根本无法为现代思维提供全方位的资讯。成年人受好奇心驱使胡乱阅读,倒使自己的文化目光无远弗届。
     在阅读上放任自流,对青年人不太适合,对成年人反成正果。
三、放几本老书经常翻翻
  成年人有时会害怕,怕岁月沧桑磨去了早年的文化积累。而对书海他们既熟悉又陌生,会经常产生一种隐隐的失落感。
  这种心情很可理解,但不必成为负累,因为成年人的文化积累已经悄悄地体现在立身处世、谈笑举止之间。如果除此之外你还想重温以前曾经迷醉过的文化神韵,乐於在日常生活中保存更多的书生情怀,那麼我建议不妨在手边放几本真正喜爱的老书经常翻翻。
  这些老书带有「牵头」的功能,你在阅读它们的时候会牵动自己在这一领域的贮存神经和敏感机能,甚至把整个文化感觉系统都调动起来。「窥一斑而知全豹」,先决条件是对全豹曾经熟悉,没有必要一个斑、一个斑地重新再看一遍。
  这种牵头式的重温,事半功倍。
  我认识一位俄文教授,在文革十年的荒凉岁月里只要有可能,每天必读一段早已烂熟於心的托尔斯泰原著。结果十年下来,他心中的俄罗斯文学,他口中的俄语,全都草木葱茏,毫无萎谢。
  还认识一位因冤案而流落为马车夫的文人,破烂的行囊中一直揣著一本《离骚》,有空就拿出来吟咏几句,多年后冤案平反,他重上讲台时神色翩然。
  这些苦难中的故事都启示我们,仅仅一、二本老书,也会让我们保留住一个世界。  
四、不要抵拒最新名著
  成年人有时又会产生一种毛病,对最新的社会动态乐於关心,对最新的文化现象却不屑一顾。这是一个自立后的文化生命的消极自卫,情有可原却需要警惕。
    最新的文化现象有很多是对原有文化系统的逃亡和叛逆,常使成年人觉得刺眼。成年人有许多皇皇经典作为背景,自然会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加以评判。记得我在一篇回忆散文中写到故乡山村的一些老大爷,经常嘲笑外来的流浪者口音难听,我们也跟著一起嘲笑,直到有一天自己上了火车,没有人能听懂我的方言,才发现真正应该被嘲笑的也许不是别人。
  文化的魅力在於多元,文化的生命在於创造,因此在文化领域注定年年月月会涌现出大量的怪异和陌生,这当然会对已有稳定人格的成年人带来不适应。但是不适应并非永远是一件坏事情,如果我们的人生处处都是轻车熟路,活著还有什麼滋味?
  成年人读书,应该提防的不是不适应,恰恰是对不适应所采取的那种嗤之以鼻、义愤填膺的态度。这种态度会给你带来很大的不快乐,也会使你的精神园地越变越狭小。
  人间的快乐,莫过於对世界万事万物的顾盼和容纳,对自己襟怀耳目的开拓和舒展。这儿正用得著王羲之〈兰亭序〉里的那几句话:「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这也可以说是成年人阅读心态的极致。
  上了年纪,需防衰老。阅读心态的衰老从抵拒读新书开始。
五、建一个比较像样的藏书室
  成年读书人从青年时代就开始一本本买书,应该积累不少书了,个人经济又已经裕如,何不乾脆张罗一个比较像样的藏书室?
    个人藏书室使你长年流动的文化思绪获得固定,使你埋藏心底的知识结构变得可触可摸,也使你在阅读上的重温和开拓,方便得唾手可得。
    个人藏书室包含著一种浓郁的对流气氛,一面是文化风景,一面是你自己。这种浓郁气氛,即使是电脑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也无法完全代替。
    个人藏书室因人而异,对一般的读者来说当然不必很大。但是,只要建立,就要力求像模像样。试著把已存的书籍全部放上书架看一看,一定会发现作为一个藏书室缺漏了很多东西。例如在平日的随意购买中,完整的工具书,成套的经典未必会去问津,但在藏书室中却不能缺少。藏书室是一个相对自足的小天地,你要预期今后在哪些书也许会经常检索查找。藏书室也是你文化品味的一种显示,因此要把你长久景仰而又没有买来的著作恭恭敬敬地补上。
  在建立个人藏书室的当口上,你必然会多到书店去几次,把自己以往在阅读上的选择性和今后在文化上的可能性一并买进来,买进你在精神领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六、使个人藏书变成一潭活水
  对明天的预期毕竟只是预期,当明天真正到来的时候还会发生变化。真正的明天不仅会校正预期中的明天,而且还会对昨天和今天作出校正,於是几年前构建的藏书室风景,会渐渐变得暗淡。
  如果任其暗淡下去,其结果,或者是你对藏书室慢慢疏离,或者是你与时代慢慢脱节。为了阻止这两种情况的发生,只能使藏书室吐故纳新,变成一潭活水。
  当新书一批批进入之后,原先的藏书系统受到了冲击。反倒是当初临时补充的工具书、成套经典、中外名著没有遇到太大的问题,最麻烦的是那些曾经一本本认真研读过的引渡性书籍和社会性书籍,数量巨大而整体贬值。也许已经被引渡到了彼岸,当初的竹筏成了继续赶路的累赘;也许社会发展太快,当初切切关心的社会论题已经成了隔世之谈;也许自己的鉴赏能力确实是在进步,当初喜欢过的很多作品一一成了明日黄花——对这些书不能鄙视,因为它们曾经扶助过你,滋养过你,伴随过你,但既然不可能再去翻阅,又没有资格成为历史资料来保存,那就不必留在书架上了。
  我见过一些老学者的书房,不同时期的版本琳琅满目,但由於主人至今还在时时有效地控制它们、运用它们,再陈旧也浸润著生命的亮色。但也见过不少书房,陈旧的书册肯定长久未曾问津,活像一堵肮脏的颓墙。如果走近前去细细一看,确实也没有值得保存的版本,堆在那里只是一种惰性的滞留罢了。房舍并不宽大,这种滞留未免让人身心不畅。
  我上一次搬家,遗弃的书达五千馀册。朋友们大惑不解,我的心情也非常复杂。就像小学课程教会了我算术、作文,中学课程教会了我物理、几何,我当然终身感激,但不能因此把那些课本、作业都保留著,把那些老师供奉在身边。人生是一个过程,如果把每一个阶段的遗留物全都压在肩上,今后的路还怎麼走?而且,把那些明明对我已失去效用的东西继续陈列在那里,天天暴露它们的落伍和无效,也是对它们的不厚道。
  有时,甚至对工具书也会投去疑惑的目光,因为在书店看到,一种更齐全、更方便、更实用的同类工具书已经出版。生气勃勃的出版家又会一次次重新包装成套经典和中外名著,有些重新包装已漂亮得让人爱不释手,既然如此,除了真正有珍藏价值的老版本外,也可以更换,因为一次次的爱不释手会给藏书室带来无穷的生机。
七、把阅读的兴趣让朋友们分享
  成年人的阅读兴趣,应该寻找机会适当表述。这与我不赞成初入书海的大学生高谈阔论正好相反。大学生应立足静读,在静读的基础上再进行讨论;成年人却应该更多地交流,在交流的推动下弘扬阅读。
  除了学者文人,一般的成年人已经远离了文化气场,即便喜爱读书也缺少周边环境,公务私事烦杂,他们谈论读书的机会少而又少。成年人又懂得交际分寸,知道在各行各业的友人们面前卖弄学问会使别人尴尬,因此,谈论的可能就更小了。这种情况,对毫无压力又没有氛围的自由阅读,十分不利。
  找几位书友聊聊是一个办法,但是我更为倾心的是那种超越读书界的谈论。明明与一群企业界的朋友谈著商业问题,突然间引出了最近海外一本名著的内容,朋友们略带惊讶地注意倾听,听下来又不觉得有任何勉强成分。有时候看气氛可以多谈几本,有时候因场合不便只能略略引徵。亲戚来访、同事聚会,都不必故意讳避你新近的读书心得,所有的文明人都有文化向往,你所发出的阅读信号会使聚会的气氛升高一个层次,某种意义上也为你的友情圈增加了一个交往前提。你在随口交谈中让人看到文化和多种事业可以融合得轻松愉快,又让人通过你的转述知道了世界上竟有如此美丽的精神光辉。这种社会功效会一传十、十传百地播扬开来,一个以阅读为起点的文化接力赛显得十分壮观。如果这样的情景多次重复,那麼你就会对自己的阅读价值产生一种全新的认识。
  前些天在台北一位优秀的中年企业家请我吃饭,他同时还邀请来几位著名的学者、政要,没想到宴席间行云流水般的话题终於拐到了读书,企业家神情一振畅谈起读《世界的征服者》一书的体会,在妙论迭出、精彩备至间再也不愿离开这个港湾。在场的每一位客人都有很好的文化感觉,仅仅是几句询问和附和,大家的心就在很高层面上连成了一体。谈话的主角是企业家,由他来谈读书当然不会酸涩迂腐。临别时大家都感到今天晚上太有意思,第二天又收到了企业家送来的那本《世界的征服者》。这顿饭不仅吃出了文化品味而且馀味无穷,这座城市在杯盘夜色间居然能如此高雅,我从此对台湾企业家刮目相看。
八、有没有可能写点什麼
    从那位企业家的一夕谈我联想到,他如果有时间完全可以把自己的读书感受写出来发表,让更多的企业家、政要和其他读者一起看看。
  写和读的关系,是一种天然的吐纳关系。只纳不吐,不仅消化不良,而且必然会产生恶性的壅阻。我们也许都见过一些成天读书却从来不说什麼、不写什麼、也不想什麼的读书人,他们淡然的风度不无可喜,但毕竟并不是什麼隐士遗民,长久的无效难道就不会导致无聊?吸收了那麼多东西,总需要有所运动、有所倾吐。谈话是一种倾吐,而写作,则是一种更深入、更系统的倾吐。
  不要过於畏惧写作和发表,身在现代,传媒繁多,出版便捷,天天面对书页的人为什麼不可以也写一点书页出来?当然,读书人不能全都简单地转换成写作人,此间存在著一些微妙的沟壑;但在智慧的读书人中间,又一定隐藏著不少潜在的写作人,可惜由於重重的心理障碍,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当然也不必成为专职的写作人,写作人一专职就高明不到哪里去了;各种行业中喜欢读书的人都不妨试著写点什麼,使自己的阅读感受梳理得更加完整。如果有可能发表也当仁不让,任自己的感受去叩动更多人的心。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健康的循环圈,自己的活力、文化的活力,社会的活力都会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增。
    一一关於阅读我已经讲得太多了,喜爱读书的人一谈到读书往往会有个毛病,在座的诸位一定能够体谅。
    刚刚才发现连校长、副校长也坐在下面听,而校长、副校长的学术成就我早有所闻。这不能不使我又想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更何况还有一位大鲁班正坐在我身边。这情景再往下想我连结束的语言也找不到了,那就只能乾脆不想,赶快结束。
下面有一点时间请大家提问。
  谢谢!
一九九七年一月九日,原刊於尔雅出版《余秋雨台湾演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1-7-15 15:13 |只看该作者
有收获,多谢天睛先生推荐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1-7-15 18:46 |只看该作者
我上一次搬家,遗弃的书达五千馀册。 ...
天晴 发表于 2011-7-15 09:05


不能不说,余秋雨实在太有钱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1-7-15 19:21 |只看该作者
文化的交流真的让人神往。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7-15 19:21 |只看该作者
希望有天能和朋友们面对面的谈论文化。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7-15 21:39 |只看该作者
有收获,多谢天睛先生推荐
宜笑 发表于 2011-7-15 15:13



   呵呵,我成了先生!你就叫我大哥好了,我喜欢这样。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7-15 21:42 |只看该作者
不能不说,余秋雨实在太有钱了。
魔皇2011 发表于 2011-7-15 18:46



    呵呵,余秋雨有钱时好事。不敢说别人,他有钱,比我有钱更好,因为他有钱了,会会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7-15 21:43 |只看该作者
文化的交流真的让人神往。
莫冉 发表于 2011-7-15 19:21



    你有这等语言,我觉得你可造。我会慢慢写出我读余秋雨的一些感想,那时候我们再讨论。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7-15 21:58 |只看该作者
希望有天能和朋友们面对面的谈论文化。
莫冉 发表于 2011-7-15 19:21



我和身边人面谈一直效果不佳,我也奇怪其中的原因。

如果我慢慢写出我的东西,文字交流,也许更好。

说句实话,我有六个徒弟,还有女儿女婿,他们都不看书,也不受我影响。有的时候他们和别的单位的人一起出差,回来总是感到自己知识不足,我也不会多教育他们,因为,我很清楚,他们懒于学习,如果我劝说也等于白费力气。我真的看到艺文众位学习愿望浓厚,所以才发这些东西。余秋雨愿意帮助大家,我也愿意助他一臂之力。如此说,这些东西发到这里看的人不会很多,但是有的放矢,一定会有好的效益。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7-16 09:29 |只看该作者
我和身边人面谈一直效果不佳,我也奇怪其中的原因。

如果我慢慢写出我的东西,文字交流,也许更好 ...
天晴 发表于 2011-7-15 21:58



    非常感谢天晴大哥
   现在纯文学的东西看的人是越来越少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追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爱好和活法 ,这个强求不得。只要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中获取乐趣就好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1-7-16 09:30 |只看该作者
不能不说,余秋雨实在太有钱了。
魔皇2011 发表于 2011-7-15 18:46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7-20 21:45 |只看该作者
余秋雨
我只看过他的《文化苦旅》
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7-20 21:45 |只看该作者
问候天晴大哥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7-21 17:55 |只看该作者
天晴兄怎么不继续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7-22 10:26 |只看该作者
天晴是铁杆秋雨迷,应该给他起个外号——秋玉米!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1-7-22 10:34 |只看该作者
天晴是铁杆秋雨迷,应该给他起个外号——秋玉米!呵呵
昊哥 发表于 2011-7-22 10:26



    昊哥,余秋雨粉丝很多,所以已经有了专用名称,叫“雨丝”。

   不过,雨丝的分支领导也要给取一个专用名字,那就叫我“秋玉米”好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7-22 10:35 |只看该作者
天晴兄怎么不继续呢?
冷笑 发表于 2011-7-21 17:55



  好吧,我继续好了。

怕醉笑批我!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7-22 10:36 |只看该作者
余秋雨
我只看过他的《文化苦旅》
呵呵
梦m 发表于 2011-7-20 21:45



   《文化苦旅》中,你能记住几篇?我可是都能记住。你任意拿出一段,我就知道出自哪一篇。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7-22 10:38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天晴大哥
   现在纯文学的东西看的人是越来越少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追求。 ...
莫冉 发表于 2011-7-16 09:29


莫冉说的对,我看余秋雨就是自娱自乐。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7-22 13:53 |只看该作者
《文化苦旅》中,你能记住几篇?我可是都能记住。你任意拿出一段,我就知道出自哪一篇。
天晴 发表于 2011-7-22 10:36



    ————————————
日过中天了,这里还是那样宁静。游人看是一个祠堂,不太愿意进来。几个少年抬起头看了一会石碑,他们读不懂那些碑文。石碑固执地怆然肃立,少年们放轻脚步,离它而去。——柳侯祠


读到这段时
觉得自己就是那无知少年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1-7-23 07:03 |只看该作者
————————————
日过中天了,这里还是那样宁静。游人看是一个祠堂,不太愿意进来。几 ...
梦m 发表于 2011-7-22 13:53



    哈哈,小梦已经给出了答案。

    小梦,不要说自己是那无知的少年,我看过你的几篇文章,写得很不错的。注意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你定会有大的长进。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