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11-6-9 20:17 编辑
端午节前,我到静海团泊洼去参加诗意团泊——第三届团泊洼诗会,也算是一次故地重游的机会吧,为什么这么说呢?在那遥远的童年时代,我曾经在静海一带生活过很短的时间,其印象虽然早已模糊不清,我却时常梦见那里的风物人情。不过,真的到了静海,对于我来说,一切却都是生疏而新奇的,毕竟我跟静海已经睽违了太久太久。
汽车路过独流碱河时,看到河中间的绿洲,心中有一种怅然的感觉,大约是由于雨水较少,河水水位不高,因此,河中才长出绿草。不知为什么,我感觉这河中的绿洲,好像一座孤岛,于是,回家后写了一首小诗《孤岛》:如果你在海水中挣扎/忽然看到了一个小岛/那也是你救命的挪亚方舟/如果你正在陆地上行走/忽然被放逐到一个孤岛/只好等着恶人惩罚你或者等着上天惩罚恶人。
《孤岛》这首诗写得好没来由,难道是为屈原而哀叹感伤吗?我说不清,或许恰是因为此诗是油然而生的,才有那么一缕淡淡的诗味吧?屈原是中国诗人的精神旗帜,他在得知楚国灭亡之后愤怒地投入汨罗江,表现出伟大诗人的气节,在这端午佳节,诗人们汇聚一堂,深刻缅怀屈原这位伟大诗人的同时,也会想起使团泊洼名扬海内外的当代诗人郭小川。1975年9月,被押在团泊洼五七劳改农场的郭小川以犀利的笔锋写下著名的诗篇《团泊洼的秋天》,作者在诗中这样写道:“不管怎样,且把这矛盾重重的诗篇埋在坝下,它也许不符合你秋天的季节,但到明春准会生根发芽。”如今,郭小川这首写于动荡黑暗的文革岁月的诗篇被人们从坝下挖掘出来,诗人们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由此看来,端午节的诗会在团泊洼举办是有着深刻的文化意义的。
诗会的会场设置在中惠会馆,主席台的正面是屈原的画像和极大的八个字:锦绣传承诗意团泊。画像上的屈原昂首挺胸,仿佛在高歌悲吟,令人感觉无限的诗意在胸中涌动,似乎有喷薄欲出之势,于是,满心里都是屈原的《离骚》、《天问》和《九歌》等诗篇。屈原,为端午节增添了文化色彩,郭小川,为天津静海增添了诗性因素,总之,在这个诗人的节日里,稍有艺术天分的人,都会因这些伟大先贤的诗篇而感动,都会受到先贤的感召而书写动人的诗篇,让自己心中流动着的诗句如五彩的丝带飞满湛蓝的天空。屈原的精神在郭小川这里延续着,我们吟味着《团泊洼的秋天》,遥想小学时代的我怎样在语文课上背诵《甘蔗林——青纱帐》给老师听,并且为他的长诗《一个和八个》而不停地思辨。诗人啊,你们真的为诗歌献出了全部,甚至为诗歌献出了你们的生命,在我为你们扼腕长叹的同时也在想:我的血液中有没有这种诗人的耿直、热情和直率的因素?如果我缺乏这种诗人的胆略和激情,我为什么要将生命消磨在文字之中,难道我所从事的只是王国维所说的“啜哺的文学”?
不要等到端午节才想起屈原及他影响过的伟大诗人,案头常备的《离骚》不仅仅是一种文人的装饰,我们应该从屈原、郭小川等人的精神中汲取一种奋斗的力量,这样才能避免苍白文字的大量产出。
团泊洼并不我真正意义的故乡,我却因这一次诗人的聚会而萌生了这样的想法:当我感觉诗意枯竭的时候就到团泊湖畔走一走,行走时读一读屈原的《离骚》,温习一下郭小川的《团泊洼的秋天》,相信那时我会找回精神上丢失的灵感,回归到诗人的田园,一定会的,一定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