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风中微微雨 于 2011-5-22 23:56 编辑
科研情,中国心
在我工作的实验楼里,有一座铜像。他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杨澄中院士。
他,是世界上最早研究轻核削裂反应的几个人之一。36岁时撰写的博士毕业论文“原子核削裂反应”已在学界享有盛誉,备受赞扬与推崇。最重要的是1951年,38岁的他放弃了在英国利物浦大学继续任教的优厚待遇以及在核物理前沿取得更大成就的机会,毅然决然携妻女回国。船过虎门,耳畔传来的第一首歌就是《歌唱祖国》。“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那一刻,他再也无法克制,泪水夺眶而出……
在所里,每每言及杨澄中,所有人都会尊称他“杨先生”。杨澄中先生归国前我国在中国核事业起步几乎完全是一张白纸,离开英国前,杨先生精心计划、自费购置了一批科研仪器和材料准备捐给国家。而在当时,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是难以买到这样的仪器和材料的。他带回的材料中有一长管氩气,因担心管子被碰坏一路上他都亲自小心翼翼地提着,将自费买的电子管等也用棉裤包着随身带回来。杨先生带回的这些仪器和材料为我国当时加速发展核物理的新技术起到了关键作用。
1957年,他率领23名青年科技人员,从繁华的首都北京奔赴地处祖国西北、环境十分艰苦的兰州,在一片寂寥破败的废墟上创建了我国核科学研究的后方基地,在极为简陋并显落后的实验条件下,领导建成了1.5米回旋加速器和第一台大型分离扇重离子回旋加速器系统。
今天,面对杨先生的铜像,我的内心是非常不平静的。就是在杨先生一手创办的这个研究所里,在他把一生都奉献在这里的研究所里,出现了一些科研人员道德滑坡的事件。最近所里通报批评了几位虚报论文发表费的研究员,还有一些把专利技术随便转让,还有的为了可以谋取经费,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方法套取国家经费……其中有两位是我非常尊敬的老师。他们都是科研的带头人,做出这样的事情,让年轻的科研人员怎么以他们为榜样?怎么传承我们的科研精神?
在这个物质的年代,一些科研人员侵占他人研究成果、弄虚作假、一稿多发等腐败现象比较普遍。为追求发表论文数量不择手段。还有的人利用作为评审人的机会,不正当地引用甚至盗用别人未发表的新概念、新方法,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一些学术研究人员耐不住寂寞,不愿踏踏实实下真功夫。学术造假、剽窃,败坏了学术的声誉,玷污了科研的形象,也把造假、剽窃者自己搞得身败名裂。
站在杨先生铜像前,我们不得不惭愧。科技创新凝结着忘我奉献的汗水,无须锱铢必较、患得患失的算计。不知杨先生看到今天的科研浮躁,他会怎么想?他一定会痛心疾首的,当年的他怀着一颗报国的心,自费为国家购置仪器,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科研事业。而现在我们的一些科研人员满脑子官位,一肚子私利,不愿奉献,三心二意,无法在科研道路上放平心态、集中精力,怎么可以取得真正的成果?他们又以何面容来瞻仰杨先生呢?
五年前,我怀着一颗憧憬的心来到这座西北的城市,来到这个世界上著名的研究所,承载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开始渡过年轻生涯中最值得珍视的五年时光。在来之前,父亲告诉了我杨先生的故事,并且说1963杨先生要在兰州组建这个研究所时,就专门跑到清华要人,当时从清华要了10个人,父亲也是其中之一,当时父亲是年龄最小的科研人员,只有17岁。像他这样的专业人才前后来了几批,到1965年一个包括加速器科学技术、实验核物理、理论核物理、核化学、核电子学和核辐射探测器等门类齐全的原子核物理综合性研究所在祖国的大西北已初具规模,杨先生为发展我国的原子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技术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1987年杨先生去世之后,父亲因工作需要又回到了清华大学。
父亲是非常尊重杨先生的,他说:杨先生的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在祖国的大地上得以实现,他的爱国热情和奉献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父亲希望我能做一名真正的科研人,脚踏实地的探索,拒绝浮夸吹嘘、急功近利,执著于事业、专注于研究,以杨澄中先生为榜样,像他那样做人、做事、做学问。
做为一名年轻的80后科研人员,我一定要秉承杨先生的遗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刻苦钻研,不懈探索,敢于创新,勇攀高峰,为祖国科技进步和民族强盛贡献智慧和力量。胡锦涛主席说:只有把个人的抱负和祖国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的追求和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大有作为。
杨先生的精神是一盏明灯,为迷途的学子指引前进的道路,将是一把火炬,永远传承下去,永不熄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永远是科研的“硬”道理。
写于2011年5月22日22点
|
-
3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