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沈阳
第一次去沈阳是1976年冬天,那是中国最寒冷的一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三大伟人相继辞世,房塌地裂的唐山大地震,夺去了24万人的宝贵生命;那也是中国最炽热的一年,春风翠柏中的人民纪念碑,堆满了悼念周总理的花环;金秋十月,震天锣鼓声中,粉碎“四人帮”的热浪,融化了人们心中的寒冰。
那一年9月6日,我从基地调到北京工作。大约冬天,突然派我到到沈阳出差,坐的是7次特快,买不上卧铺,在硬座偎了整整一夜,上午找到东北办事处,赶快睡觉。醒来忙着找饭吃。那时饭店很少,物资极度贫乏,不少东北人跑到北京来买肉,用盐把肉腌制了带回东北,列车上的公安还对这种现象进行检查,如果抓住了就要没收,称其为投机倒把,这在当时是严令禁止的。饭店里的猪肉炖粉条真是纯种,绝对没有青菜混杂其中,因为青菜更没有。菜里的猪肉很肥,块倒不小,除了咸,没什么味道,高粱米饭,据说是东北的高产作物,杂交的多穗高粱,只是吃起来口感不好。
后来改革开放,沈阳的市场供应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再去沈阳,朋友请客,老边饺子馆,味道不错,虽说比较油腻,但那时肚皮刚填饱,还是觉得十分好吃。
再去沈阳,吃的是著名小吃“李连贵熏肉大饼”,的确不错!熏肉瘦而不柴、肥而不腻;大饼表黄外酥、内层柔软。好像吃烤鸭,用大饼抹了面酱,放上葱丝、熏肉,卷起来吃,咬一口,葱的辣、酱的醇,铺衬的肉香充满齿间。饼皮的酥脆、饼心的柔软,舌齿间尽心品味,吃完一张,舌头横扫口腔,那份异香令人难忘,自然是再来一张,那顿吃了多少?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饭后是胃仓爆满,喝了很多茶促进消化。
以后去沈阳,饭菜的种类更丰富了,总的印象,不似粤菜清淡精致,不如川菜麻辣极致,不像鲁菜醇香尊贵,一句话,那是老百姓吃的菜,量大便宜!别的不说,上菜的盘子,比哪儿的都大一圈儿!
酱大骨头、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地三鲜、贴饼子炖小鱼......总而言之,吃得满嘴流油,喝得昏天黑地,一算账,花得还不算多!值啊!
期盼着有机会再去沈阳,一定拜会杰出的朋友,找上一家经济实惠的小饭店,来上几瓶六十度的烧刀子,美美地品一品地道的沈阳菜!今生难忘的回忆了!饭后自然还要写一篇,不叫“吃在沈阳”,叫“沈阳吃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