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虽然此事对余晓华来说意义重大,但他对他的新任父母并未产生很强烈的好感,尤其是对他的胖胖的父亲。他惊叹造物主之强悍,竟能让自己的俊脸安在一个如此肥硕的躯体上,还使之显得安然无碍。或许是他对新家的陌生感,让他怎也无法融入它的存在及运行方式;或许是所谓的代沟使然——就算是农村人于城镇人之间的代沟吧,反正不管怎样,他很快就对周围产生了逆反心理。
现在我可以补充一句,余晓华以前叫赵晓华,随着他进入余家,姓氏自然改了。
但他的亲生父母,尤其是他的父亲,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谓之“父欲养而子不同从”。他不在乎余晓华内心怎么想,只要自己尽力就行。余晓华是他费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当时, 他丢下他一天后就后悔了,但回去找却一无所获。到如今,摆脱了当时的贫困,事业也有成了,只是他的老婆不争气,成天只会享受,竟没再给他添个儿子。所以他对弃子的悔恨始终萦绕着他,成为他的一块心病,尤其是当他想到自己的事业后继无人时。而幸好,有志者事竟成,失子终于被找回。且其简直是和自己一个模子出来的,这尤其让他欣喜,天天挺着自己“孕妇式”的肚子晃来晃去,对儿子是百依百顺。余晓华以前没当过太子,所以对余父有点无所适从。
“晓华,这个名字不错,这些年,多亏他养父养母了,还给儿子出了一个这样好的名字。”余父想。看到晓华养父养母生活这么艰辛,一向对别人很吝啬的余父当即给了他们一笔钱,并表示对他们感激不尽。除此之外,他便渐渐对他们漠然。他是看不起乡下人的,并强烈的以城里人自诩。或许他父母在乡下缩着身子要饭养活他时,他并不记事。他自己还管着好多农民工呢。但那些家伙又总是不听话,不老实,整天要这要那。看到晓华的养父养母瑟瑟地坐在靠墙的那一角的沙发上,紧紧地挨着,像是被空调里的风吹得要冻感冒了,一言不发,他便感到厌烦。
过一会儿,吃过午饭,晓华养父母要回去了,把晓华留在了这儿。
“这儿不错……”赵保卫似说非说地说了句实话,“这些年我们让华子受苦了,华子能碰上你们这样的父母,算是他的福分,我就把他交给你了,我们该回去了……”他似乎还对这比自己加大好几百倍的房子恋恋不舍,并表现出一副乡下人特有的老实和畏缩以及痛苦。
余父似搭腔非搭腔地应了一声,心想你们不走难道还要住在这儿不成?
“那我们回去了。”赵保卫夫妇见余父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又说了一句。
余父这才惊觉还有两个人在同他说话,便应和道:“哈哈,你们要走啊,多住几天吧。”余父的话说的异常快,似乎私下已经练了几十遍。
“不,我们得回去收玉米了,要不然就只能让它烂在地里了……”
“那好,你们回去吧。李妈,过来帮晓华他赵大大婶婶收拾东西。”没等赵保卫说完,余父便在沙发上指挥了起来,“你们先收拾吧,我得去上班了,不能送你们了,关于晓华的一些手续问题以后我会通知你们的。”说完便出去了。
余母刚好也适时地出去了,所以晓华只能自己去送养了他十几年的养父养母。
一阵沉默,双方之间蓦然间变得陌生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