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找快乐,是人的天性。
常听老人们说:黄莲不苦,人命最苦。并列举出铁证:人都是哇哇大哭着降生的,那哭声就是将受一世苦难的征兆。
佛祖释迦牟尼,就是因为悲悯人生苦难太多,发誓要找到一种解救众生的良方大道,才弃王位而出家的。可见这人吧,生而命苦是一定的。
可是不管有多苦,人既然已义无反顾不避艰辛地来到了世上,总不能为了怕苦,而干脆都抹了脖子吧。苦归苦,还是得活着。而活着,就不可活得蔫呼呼软塌塌的,得活出精气神,活出希望,活出一片亮丽来。
这理儿吧,从大处说,就是人类繁衍不绝,世代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内核所在。
在七十年代,物质生活极度匮乏,几乎一切生活的必需品都得凭证供给,肚内无油心里慌,人们大多都是一脸菜色,少见红光满面大腹便便之辈。一个个走在路上有气无力的,和现在的非洲难民差不多。
可这一切却难不住孩子们。
孩子,就是人世的天使吧。无论环境怎样恶劣,他们照样活得有滋有味,开开心心。就算白天捉到了一只蝈蝈,睡着后也会向小伙伴们得意地炫耀,而打梦中笑出声来。
日子,就这样过着。
三峡一带盛产柑桔,沿江两岸叠嶂联翠漫山遍野的都是柑桔树,春天水清时,会染得一江波涛呈青透碧。四月花季一到,那带有甘甜桔味的小白花就会疯一般地开,浓郁的芬芳弥漫群山,聚成云雾随风飘移,人行桔林间,熏熏然,飘飘然,竟会被花香蒸至微醉。
入秋一挂果,桔子们好象商量过似的,一起红灿灿燃烧开来,数百里峡江立变红艳。在秋天曾乘船经过峡江的朋友们,想必都有印象。
那年头好象不时兴物资流通,桔子熟后除了吃,就是做罐头。多的只有任由它掉在地上烂。不知是哪位聪明人——由衷感谢他——灵机一动,用堆积成山的柑桔为原料,发明出了一种新的琼浆玉液:桔子酒!
这桔子酒俗称广柑酒,酒精含量与葡萄酒相仿,颜色金黄,甘冽醇和。一入口,那股令人如痴如醉难以言传的甜香直沁肺腑,顿感一天疲劳全消,喜从中来,只觉日子虽苦,但只要活着,到底也还是有乐趣的。真是好东西!
各位要知道,在那年代酒是不能轻易喝到的。休说大伙儿都穷,兜里没多少钞票,就算您有钱也不行!酒是凭票供应的稀罕物,一人每月就二两定额,您想喝酒?行!您可自个在梦中喝个够!而这桔子酒因原料充足取材方便,不定量,可放开肚皮喝!——只要您拿得出打一斤的五毛钱。所以此酒一上市即大受欢迎,瘾君子们宁可省吃俭用,也要千方百计攒上两毛钱,打上二两,慢慢地品。
不但大人们喜欢,孩子们也眼馋,谁要是能骄傲地摸出两毛钱来,那可当真是件了不得的事,大可请一次客了。
食髓知味,好不容易尝到了一次两次桔子酒的半大小子们,被那佳酿的美妙彻底俘获,绞尽脑汁各显神通找钱,一时之间都变得勤快起来,捡破铜烂铁卖成了时尚。胆大的就溜进工厂去,在各个车间外的废物堆中半捡半偷,怪的是,很多时侯过路的工人明明见了,正拿着铜块的小贼以为这下惨了!可那叔叔往往是笑笑离去。——黄铜红铜的塞满怀中裆下,有时竟能卖上几元钱!乖乖不得了!桔子酒五毛一斤,两斤可装满一大缸,来两缸!五香蚕豆五分钱就是一大捧,买两毛的!说不定还可碰上某些胆量特别大的农民,偷偷杀了猪,把肉做成烧腊来卖!烧腊哪是会轻易吃得到的?一咬牙,买两元!
这一下,有酒有肉,比过年还丰盛,最为关键的是:一切自己作主!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想怎样喝就怎样喝!那个美!
当下一群小子——大的十四、五岁,小的八、九岁——吆吆喝喝,兴高采烈来到长江边,搬一块大石板当桌子,摆上烧腊、蚕豆,围地而坐,酒轮着圈喝,菜用手抓着吃!直喝到暮色将临,个个东倒西歪,再摔跤、玩水,在沙滩上尽情地疯。至于回家后会不会挨揍,谁还会去管?顾不上了!
童年,就这样在虽然贫穷,却又不失欢乐中度过。
现在三峡一带岁数在三十五到五十之间的很多人,酒量只怕就是那时喝桔子酒练出来的。
可惜,桔子酒早已绝迹,那醉神的美味只能回味了。凭心而论,那五毛一斤的桔子酒就算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可现在就是喝五粮液,也喝不出那陶醉的滋味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