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岁月留痕》纪实连载--完(8月15日更新)
查看: 8499|回复: 8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岁月留痕》纪实连载--完(8月15日更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0-7-11 12: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思安 于 2010-8-15 13:30 编辑

《岁月留痕》纪实连载
一、知青的诞生

   严格地说:上山下乡运动最早可追溯到 1955 年,由邢燕子等六十名北京青年组成的青年志愿垦荒队,远赴黑龙江安家落户。共青团中央于830日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在欢送会上把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的队旗授予他们。中央政府为了鼓励当时的知识(社会)青年上山下乡,把邢燕子等人的事迹做为先进典型在全国青年人中广为宣传。


1967
年底,全国动乱趋于稳定,武斗结束。文革暂时告一段落,可是,经过这几年的折腾,整个国民经济也濒临崩溃的边缘,为了缓减几千万知识青年的就业压力。客观的讲:这次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可说是无奈之举。尚处在狂热冲动中的青年人,随着领袖巨手一挥,懵懵懂懂地就到农村、边疆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老三届。这也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第一个高潮。

上山下乡的第二个高潮是在1970年。当年的红小兵们开始复课闹革命。国家把在受冲击的67.68.69三个年级的小学生实行统一初中招生,凡在1970531日前满16周岁的被拒初中校门之外。所以又有相当大的一批青少年步入社会。对就业而言也是一道难解的题。。所以这批“小学本科”生也被自然地冠以知识青年的头衔,义不容辞地步了老三届的后尘。这就是上山下乡的第二个高潮。有少数不愿去的,父母被单位弄去坐学习班,或以停工相挟。还有些因各种原因纯粹没有上个学的社会青年也被冠以知识青年的头衔。那些纯粹没有工作单位的居民也被街道居委会弄去作思想工作。单位、居委会、学校三管齐下。至于那些少数冥顽不化的。就发动中学生们天天到家软磨硬泡。直到其子女去了为止。其实这一批所谓的知识青年他们的命运最为坎坷,恢复高考后,由于没有文化或文化底子浅薄,考上中高级学校的机率几乎为零。返城后在单位也是个碌碌无为的小人物,改革开放后,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则首当其冲的成了下岗一族。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一直延续到1978年。那些当年耀武扬威去别人家作动员工作的中学生们(新三届)最后也没能逃脱上山下乡的厄运。只不过他们的运气稍微好点,最多的也就呆了两三年。1977年恢复高考,1979年开始大范围的返城。这给新老三届们都带来了希望和安慰,很多人考上了大学。改变了命运。,毕业后多在政府机关供职。屈就于企事业单位的也位居在中上层面。很多还成了国家的中流砥柱。真正倒霉的是那些既不是老三届也不是新三届的所谓知识青年们。在这群人当中能够考上中专大学的不是没有,但可说是凤毛麟角?然而未来三十多年的命运当属他们最为坎坷………..

《我们这一辈》

我们这一辈

比共和国小几岁

没有资格红卫兵袖章佩

大串联时也不知是啥滋味

更不知中学校门的方位

---我们---是上山下乡的二梯队

屯垦戊边---下乡插队

我们留下了同样的泪

我们是你们的姊妹

老农民捧出的包谷酒

喝得我们同样醉

说实话

总是老三届---新三届

我们确实忌讳

知青---知青---知青

这才是我们的大名

这才是我们共同的称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0-7-11 19:04 |只看该作者
知青的故事听我爸爸妈妈讲过。
期待思安老师的后续~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7-11 22:26 |只看该作者
知青的故事听我爸爸妈妈讲过。
期待思安老师的后续~
妙韵怡然 发表于 2010-7-11 19:04

谢谢怡然超版!我是单发还是跟帖发呢?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0-7-11 22:40 |只看该作者
建议楼主跟帖发,这样看帖的时候好看方便,也能连贯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7-11 22:43 |只看该作者
建议楼主跟帖发,这样看帖的时候好看方便,也能连贯
十三 发表于 2010-7-11 22:40

好的,谢谢十三版主!:handshake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7-11 22:5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安 于 2010-7-16 11:59 编辑

二、知青的含义
     “
知青,知识青年的简称。顾名思义:应该是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青年,而实际上人们理解的“知青”,乃是但凡下乡、回乡、插队、支边青年的笼统称谓。所以说,除了“新老三届”外,还有相当部分“小学本科”的文盲半文盲。是无情的历史在他们的额头上刻下了共同的印记知识青年!不过,随着“四人帮”的倒台,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恢复高考以后,同是“知青”的我们,却走上了与新老三届们截然不同的两条路。

   在新老三届这一群体中,有很多人成为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最终担任各级政府部门的要职。在国有企业、科研机构也是领导或业务骨干。无愧为时代之骄子。当然,可以说他们是通过艰辛的努力才成就了自己的未来。他们额头上的“知青”印痕光彩照人。而后来的人们则认为,他们是社会的栋梁,他们是知青的骄傲,他们是知青的典型和先进代表。
   但同样是上山下乡的知青和第二梯队们,由于各种原因而没有考上大学,或根本就没资格考大学。有的留在了农村一辈子,有的回城进了企业当工人。随着时代的几经变迁,城乡差距越拉越大。留在农村的当了一辈子农民,回城的在企业体制改革中成了被历史抛下的下岗一族。没有人还记得他们也曾经豪情满怀,充满梦想。由于没有文化知识,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有了委屈时,充其量发发牢骚。他们命运坎坷,却凭着中国老百姓超乎寻常的耐力在人生路上艰难跋涉。他们受尽万般不公,却凭着一颗对党和政府最原始的信赖,在生活的底层拼命地挣扎并坚强的活着。
   上山下乡的知青有几千万,来网络博客的不凡其人。即使专门的知青网站、知青论坛,但网友们绝大多数是当年读了大学的“新老三届”们。而更为庞大的“知青”群体却难觅“二梯队”们的踪影。因为他们没有文化,不会上网,更不要说写博客。所以,在这些网络论坛上,“知青”们以新老三届的名义,倾诉着那段坎坷难忘的人生经历,甚至为“上山下乡”歌功颂德、评功摆好,以自己那段知青经历津津乐道地予以炫耀。而属于另一个庞大群体的真实的过去和现在,却不再有人提起。
      2008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四十周年纪念,而今年(2010)则是非新老三届,二梯队们上山下乡40周年的纪念。春节期间我和哥们、姐们商量筹划40周年纪念活动事宜。顺便做了一个调查,如下:下乡启程日:19701030。人数及年龄:我们系统共46人,26个男性,20个女性,年龄最大的19岁,最小的15.5岁。文化程度:40个小学本科,6个文盲,除了我,没一个会上网。目前情况: 42人中5个老板,2女,3男,身价最高的一位男性家产近千万,另4位几十上百万不等;18个女性退休,24个男性中16个下岗,其余仍在单位上班,其子女们都已成人,无供养之忧;有4个去世,男女各二。
   好事者杨德兴经常牵头组织联络聚会,可每次聚会都是喝酒玩牌,抑或发发牢骚,我不喜好,所以很少参加聚会。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7-13 09:04 |只看该作者
关于知情倒也是知道一点,我的父辈曾经是其中的一员。
很想听听你们的故事~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7-13 11:2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安 于 2010-7-16 11:59 编辑

三、踏上征途
19701030日,天上下着濛濛的细雨,灰暗的天空像拉上了一块浅蓝色的幕帘。给人十分压抑的感觉。但是,整个广场还是有点喜庆的味道。16辆解放牌卡车一顺溜的排着,每辆车头扎着一朵鲜红的纸花。被雨淋湿后显得萎靡不振,车厢两边是红底黑字的大幅宣传标语。经雨水一淋,那斑驳的印迹,恰似怨妇脸上流下的泪痕。咚咚隆咚锵、咚咚隆咚锵的锣鼓声听起来特别刺耳。快点给我走,快点给我走9.10分,扩音喇叭传来了一个浑厚低沉的声音:各单位注意了!各单位注意了!同学们注意了!请按车号上车,请按车号上车。交通系统一、二号车、商业系统三、四号车………、我们46个手工业系统的上了十四号车。此时此刻的情景,说实话:让人一辈子都难以忘怀。即将离开家乡的我们和前来送行的家长们,那呆滞而拉长的脸上根本就看不到丁点儿笑容。个个都耷拉着脑袋,强忍着在眼眶里打转的泪水。默默地在内心深处祷告。而我的父母则干脆就不来送我。10点整、车子开始启动,车上的我们开始和送行的家长亲友们挥手告别……………

此行的我们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激昂雄壮的歌声。只有车轮碾在泥水中滋滋的声音,就连喊出的爸爸妈妈再见和保重、都带着哽咽的唏嘘声………

此次送行的情景与68年那次截然不同。68年那次是由各个学校组织的,因为他(她)们刚刚从狂热的文革过来,激情还在体内熊熊地燃烧!热血还在继续沸腾。他(她)们高呼着口号,唱着激昂的歌曲。他(她)们象即将出征的勇士。大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英雄气概。那次我去送我大哥,所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整个广场人头攒动彩旗飘扬,就连欢送锣鼓的声音也是那么悦耳动听。咚咚哝咚锵、咚咚哝咚锵,翻译过来就是我就是要走、我就是要走、我就是要走、走、我要革命去了。锣鼓声、歌声、口号声此起彼伏。如果说;68年那次上山下乡的场面充满了欢乐、激情和豪迈。那我们这次下乡的场面、就只能用抑郁、凄凉和悲壮来形容较为恰当。仅时隔两年,同样是上山下乡,而给人们留下的感觉既是如此大的反差。因为我们、还有我们的父母对上山下乡运动的伟大壮举、以及我们的前途和未来是一片的茫然。此一去又将是怎样的结局?大儿子或大女儿(哥哥姐姐们)已经去了两年多了。他(她)们在乡下遭受的苦难也有所耳闻,况且在他(她)们身上看不到一丁点儿未来和希望。现在又是小的(我们自己)要走了。你说,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的心情当用什么词来形容?特别是此时的父母们。包括高音喇叭里喊话的那个浑厚低沉的声音。我敢肯定他也是即将就要离开父母、离开家乡的孩子的父亲…………
灰濛濛的天上,
细雨打湿衣裳,
美丽的江城啊!
我可爱的的家乡。
长江渡口送我去远方
告别了爹娘,
告别了故乡,
未来的路多么曲折漫长,
从此我将生活在偏僻的异乡。
迎着太阳,伴着月光
修理地球,地老天荒………..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7-13 21:04 |只看该作者
父母一定舍不得孩子远行,况且前路茫茫。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7-13 21:05 |只看该作者
父母一定舍不得孩子远行,况且前路茫茫。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7-13 23:48 |只看该作者
父母一定舍不得孩子远行,况且前路茫茫。
雪天使君 发表于 2010-7-13 21:05

那是,谢谢使君超版!:handshake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7-15 10:0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安 于 2010-7-16 11:58 编辑

四、父亲
      16
辆解放牌卡车冒着蒙蒙的细雨,载着我们沿城区的主要街道缓缓前行。(据说我们也是第四批了)这时在街边注目送行的人流中我忽然看到了一个佝偻的身影,他那饱含深情的眼神向我们的车队投射过来一束忧郁的光。这时我情不自禁地挥舞着小手、言不由衷地喊出了今天的第一句话:爸爸!爸爸!再见!他是乎听到了我的喊声,扭头向我喊的方位搜寻着,随即抬起他那宽厚的大手使劲的向我挥了挥,此时的我分明看到了父亲眼眸中闪动着的泪。随即他低下了平时都高昂着的,两鬓已经花白的头颅,用手绢擦拭着那早也湿润的眼睑!

   刹那的功夫、前行的车子载着我们渐渐地离他远去。俗话说:养儿才知父母恩我也是在我儿子考上大学,在我们为他送行的时候。才真正地体会到了父亲当时的那种心情。要知道、当时的父亲所送走的是他最宠爱的第三个也是他最小的一个孩子了………!此时的我早也忘了这是在去上山下乡的路上。微微闭上早也湿润的眼睑、一屁股坐在自己的背包上。让思绪任意地飘飞…………

      1954
年阴历5月初5晨时、一个瀛弱的小生命在晨曦微露时、呱呱坠地在一个小资本家成分的家庭里,父亲思来顺开有一间从爷爷手里继承下来的,专门从事二胡、京胡生产的手工业作坊,名下有二十多个(徒弟)工人,其实父亲和母亲都是亲自参加劳动的,按理也应该是师傅师母与弟子们的关系。不知怎么给定了个小资本家的成分。母亲多玉兰据说是爷爷的爱徒,她心灵手巧所以很得爷爷的赏识,母亲的实际年龄比父亲还大两岁,在爷爷的撮合下,于1949年结婚先后生下三个孩子,大哥思贤、二姐思文、再就是我。在他们的心目中我是最乖巧的一个,大哥胆大妄为,人也聪明,高68级属于老三届的,文革时跟在别人屁股后头上蹿下跳差不多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武斗时期是一造反派的小喽啰。曾被子弹打穿过大腿,幸好没伤骨头。父母亲为此伤透了脑筋。二姐年长我两岁,人虽长得还算标致,可就是有点笨,虽说她读的是民办中学,可总算是跨进了初中的校门,算来应该是68级的初中生。在我儿时的记忆中三个子女中挨骂的总是二姐多些。父亲读过几年的私塾。这在当时来说应该算是有文化的人。经常手把手的教我们读唐诗、背三字经、有时也写写毛笔字。父亲常常拿我和二姐作比较。你看:小三读几遍就背得了,人家比你还低几个年级,字也比你写的好,作文也比你写得好。所以二姐恨死我了。现在我们两姊妹回想起来都还好笑。虽然父亲去世也快三十年了,可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却常常在我的脑海中蕴绕。甚至有时还跋啦在父亲那宽厚仁慈的背上。一觉醒来方知是南柯一梦。为了怀念父亲的仁慈和善良,在去年的清明节扫墓时,激情奔涌而填下了江城子《悼父亲》这首词。




江城子《悼父亲》

二十九载隔阴阳。诉衷肠,两茫茫。草长蒿密,孤冢好凄凉.香火纸钱烟袅袅?未叩首,泪成行。

闲来与父弈棋忙。石桌旁,写文章。竹条鞭股,梦里睹慈祥.日月如梭情未了,遵父训,孝廉昌。

(为人正直、勤劳善良的父亲离开我们也整整29个年头,享年58岁,为一家七口人的生活所迫,终因操劳过度,过早的离开了我们。)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7-15 15:21 |只看该作者
58岁正当年,可惜。操劳过度是身不由己。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7-15 20:33 |只看该作者
父辈的历史,沧桑在其中!能把字体颜色改成黑色么!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7-16 11:56 |只看该作者
58岁正当年,可惜。操劳过度是身不由己。
雪天使君 发表于 2010-7-15 15:21

生活压力太大所致!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7-16 11:57 |只看该作者
父辈的历史,沧桑在其中!能把字体颜色改成黑色么!
嘎鲁 发表于 2010-7-15 20:33

哦,可以的!问好嘎鲁!:handshake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7-16 11:58 |只看该作者
知青的故事听我爸爸妈妈讲过。
期待思安老师的后续~
妙韵怡然 发表于 2010-7-11 19:04
看来妙妙很小啊,娃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7-16 12:00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字相当有分量,不错。
这个时代我是赶上了个尾巴,记得“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当时很多知青家里不让走,后来偷偷把户口偷出来,一段共和国不能忘记的历史,曾经有人评论,知青下乡利大于弊。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0-7-16 12:35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字相当有分量,不错。
这个时代我是赶上了个尾巴,记得“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当时很多知青家里不让走,后来偷偷把户口偷出来,一段共和国不能忘记的历史,曾经有人评论,知青下乡利大于弊。
唐朝国庆 发表于 2010-7-16 12:00

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国庆老弟因该属于新三届的。72年起招过一次工,连续几年又没动静,75年开始搞退休顶替,可能你是想早去早回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0-7-17 13:44 |只看该作者
五、知青生涯
    我们的车队沿着城区的主要街道作短暂的逗留后,分成了由东、南两个方向出城。我们属于向南方向的一队,短短的150公里路程走了近8个小时。终于在傍晚大约7点钟到了目的地---叙泸县前山公社。这时也只剩下我们一辆车了,46名知青和一个带队干部。来接我们的乡亲早也在公社礼堂外边等候。稍事休息后,公社副书记兼知青办刘主任开始点名分配。思安、扬德兴、刘永明大石黄家丫口。曾为新、刘全德、………。话音一落,迅即走过来三个面容黝黑、憨态可掬的老农,热情的拿过我们的行李,稍作自我介绍后,我们一行十多个人赓即踏上了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这时也是深秋季节,刚下过雨的路有点滑。飕飕的山风在微微冒着热汗的额头上轻轻的掠过、顿感一丝丝的寒意,走着走着天也黑了下来,一弯新月慢慢地爬上了树梢。队长他们点燃了火把,我们也拿出了配购的手电筒。第一次走在寂静的山野中,胆怯地不停用手电向四处乱照。生怕有什么传说中的鬼怪向我们袭来。我们几个早也累得气喘吁吁,不停的问队长;还有好远哦?队长笑呵呵的说:不远了,不远了,他们几个就在前边,我们再翻两座山就到了。这时三队的曾为新们又和我们分手。我们仨紧跟在老队长的后面继续赶路,大约又走了半过多小时,隐隐约约看见前面有星星点点的火光闪烁,随着几声犬吠。距离在不断的拉近,火光也越来越亮,攒动的人头也隐约可见。哈哈、我们终于到了。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约有百把人团团把我们围住。他们叽叽喳喳评头论足的声音伴随着一些稀异的眼光瞅着我们。时不时能听清两句,伊尔哪:你看:那个好小哦!分明还是个娃儿吗?只听一个比较年长的老妇说:(后来才知道她就是我们队长的老婆,我们都叫她----刘婶)队长把我们一一向大家作了介绍,最后又给我们介绍了副队长---老根叔,妇女队长---刘姨等等。我们都一一微笑着和他们点头。(那时好像还不懂得握手)围观的乡亲陆陆续续的散去,这时也好像过了午夜。我们被领到了住处,其实也就是我们的邻居黄大伯家的隔壁,由保管室暂时藤出来的一间大约二十来个平方米的木板房内。丢下行李后,回到黄大伯家,开始了我们来生产队的第一餐。晚餐很丰富,但没有肉,可社员们用心准备了山里人招待贵客的豆花,队长特意吩咐为我们炒了一盘鸡蛋,两个蔬菜,一小甑子包谷饭。(山区田少土多、社员们的主食以----包谷,红苕,土豆为主)就当时来说:算是最高规格的礼遇了。也许因为我们三个都是男生,队长还为我们准备了一罐他们自酿的包谷酒,每人给我们斟了一小碗。在队长和社员们热情的期待中,我们略作推辞也只好从命,我端起酒碗送到嘴边,轻轻的抿了一口,一股浓浓的甘冽直冲喉咙,顿时呛得我干咳了几声,脸也涨得通红。(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喝酒)惹得队长和社员们哈哈大笑。而此时的我们也不再那么的拘束。在和谐的氛围中吃完了这第一餐饭。正在欢愉的寒暄中不知是谁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要我们仨唱一首歌,扬德兴是我们中的老大,他站起来说:叫思安给你们独唱如何?他的歌可唱得好呢!我腼腆地站起来,清了清喉咙,一曲清甜的《抬头望见北斗星》从我的小嘴中倾泻而出,歌声刚落即刻换来一阵热烈的掌声。在不知哪个社员的起哄下,我又为他们唱了首

天上布满星

月牙亮晶晶

生产队里开大会


诉苦把冤伸


万恶的旧社会


穷人的血泪恨………

随着歌声的结束,从此也开始了我长达6年多的知青生涯…………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0-7-17 20:37 |只看该作者
渣渣帖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0-7-18 12:22 |只看该作者
管理员删广告!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0-7-19 11:25 |只看该作者
随着歌声的结束,从此也开始了我长达6年多的知青生涯…………!
=========================================
等着读下文呢,看看你们修地球的具体日子如何过得?快点阿!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0-7-19 22:28 |只看该作者
随着歌声的结束,从此也开始了我长达6年多的知青生涯…………!
=========================================
等着读下文呢,看看你们修地球的具体日子如何过得?快点阿!
唐朝国庆 发表于 2010-7-19 11:25

呵呵!兄弟莫急啊,慢慢来吧!:lol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0-7-19 22:38 |只看该作者

RE: 《岁月留痕》纪实连载1-6(7月19日更新)

本帖最后由 思安 于 2010-7-19 22:40 编辑

六、艰难岁月的开始
    由于我们的到来,是乎给寂静的山村带去了一丝欢乐和希望。淳朴的社员们拿出十二分的热情和我们天南地北的侃,一直闹到两三点钟人们才念念不舍地散去。我们也开始整理床铺上床睡觉,也许是喝了茶或者是新的环境原因,躺在简陋但温暖的床上翻来覆去总是睡不着,我小声地问:喂,你们睡着了吗?睡着个屁,是永明的声音,这时扬德兴也翻过生来说,睡得着个球啊!我起来点亮了煤油灯,我们都傻呵呵的笑着,索性都斜靠在自己的床头。天南海北的闲聊。虽然我们都住在同一个城市,又是一个居委会的,偶尔在街上碰着也打个招呼。一个系统的职工子女,但彼此都不是很熟悉。只是在离开家乡的前几天碰过头。每个人的经历都有所不同。索性我们就来一个酣畅淋漓的自我介绍。扬德兴、1951年生,男、19岁。一米六八的个子,属中等身材。两只深邃的眼睛炯炯有神,好像对什么事情都看得开,无所畏惧。总给人留下一种玩世不恭的感觉。父亲于69年去世,母亲是家庭主妇,兄妹五个,大姐早嫁,偶尔给家庭一些贴补,还有个弟弟。一家四口的生活基本上靠大哥在单位的工资拿回家养活,由于家庭环境所致,他只读了一年小学就辍学回家拣柴拣炭花贴补家用。本来象这样的家庭是应该作为特困户留城给以照顾解决工作的,不知怎么他也随我们来到了农村。而一呆就是整整8年,还差点把命丢在了那个使人难以忘怀的第二故乡。刘永明1952年生:18岁、男、69级的初中生,刚刚跨进中学的校门,也就是说是个完整的小学毕业生。父亲是本系统某单位的书记,他呆了不到两年就招工回城了。而我,则只有16岁,小学刚读到小数点对齐和最后一节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的语文课,就再也没有进过学校的大门。具体是小学几年级我也弄不清楚。1970年,文革后的第一次初中统招,因超龄而被拒之于中学的校门外。聊着聊着......我们都渐渐地进入了梦乡!睡梦中的我露出甜甜的微笑,说是我来农村后不怕脏不怕累,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积极参加生产劳动,一年挣了3000多个工分,在全公社的知青中是最高的一个,因此而得到了公社领导的表彰。我正喜滋滋的做着美梦,嘴角露出一丝傻笑。扬德兴过来推了我一下说;“快起来,天都大亮了,睡着了都在笑,啥子美梦把你给乐得,走,我们出去看看,熟悉下环境”。因我们下乡时正值农闲,社员们都在家闲着,这里都是吃两餐的习俗,(主要是为了节约粮食)所以农闲时11点钟前基本是看不到人的,就连场镇上的商店和机关都要11点才开门营业和办公。

    我们仨穿戴整齐,开门后正在洗漱,一个衣衫褴楼的小男孩对我们说;知青哥哥过来吃饭了,哦!这不是黄家的二小子吗?,我说;你叫啥名字?文明儿!你叫文明儿昨天那个黄大伯是你爸爸吗?嗯;是我爹,你家有几口人哦?我们边走边说;我家有六口人,一个奶奶、爹妈、姐姐、我、还有个小弟。说着说着我们也来到了黄家,只见一排松木夹壁的小青瓦房,一共七间,不失山区农村那种古朴的典雅。这排房子住着两家人,一是黄大伯家,二是贫协主席老杨头两夫妇住了两间。据说这房子是地主江来耀的,一家三口现住在村南边的两间草房里。膝下一个女儿出落得水灵灵的,是远近文明的美女,后来嫁到山下煤矿一个比较殷实的家庭。改革开放后成了当地的首富,前年我们回去还在她家的洋楼住了两个晚上。

    早饭是碾碎的包谷粒掺和着大米甑的干饭,一盘炒鸡蛋,一个酸菜汤和一碟咸菜。这么丰盈的早餐,我们在家也没享受过的待遇,可见这山区的农民是多么的淳朴厚道。你看,他们自己就是几个烤土豆或红薯就算是一顿早餐了。所以,我们特别地感动,也非常地过意不去。尽管我们住在城里,我们也是穷家子弟出身啊。看他们津津有味的咬着手里的红薯或烤土豆时,总觉得不好意思。但好景不长,队长也派人给我们准备好了家当,腾出了养猪的茅屋给我们作栖身之地。19701216日这天我们正式搬进了新家。真正的知青生活开始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0-7-20 13:48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知青生活是怎样的呢?拭目以待。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0-7-20 13:50 |只看该作者
知青上山下乡的利弊有没有人做过专门的调研?
有利有弊是一定的,关键是百分比怎么分?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0-7-20 22:39 |只看该作者
知青上山下乡的利弊有没有人做过专门的调研?
有利有弊是一定的,关键是百分比怎么分?
雪天使君 发表于 2010-7-20 13:50

小平同志说:我们用300个亿换来了3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 因该是四个不满意“国家也不满意”。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0-7-20 23:11 |只看该作者
你看,他们自己就是几个烤土豆或红薯就算是一顿早餐了。
====================================
农民很纯朴,当时当地。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0-7-21 20:42 |只看该作者
小平同志说:我们用300个亿换来了3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 因该是四个不满意“国家也不满意”。
思安 发表于 2010-7-20 22:39

如此说来弊大于利。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