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国学堂 【原创】随笔 我在成都的第一个家(修改稿)
查看: 3941|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随笔 我在成都的第一个家(修改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0-6-30 15: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蜀道人生 于 2010-7-2 08:48 编辑

   我在成都的第一个家

     (一)
     自从1972年辗转回到成都,回到省委工作以后,我先后搬了五次家,先说说我的第一个家吧。
那个家的门牌号原来是成都市商业街37号,现在已经没有这个门牌号了,改为41号了。修的全是7层的小高层单元房了。门也没有开在当街,而是开在一个通往多子巷的巷子里了。

     那时刚刚回到成都,原来先生单位——“省二门诊部”(省委机关门诊部),已经变成了省委办公厅信访处的信访接待室了。先生在单位的单身宿舍也被当成了信访接待室的一个小小办公室。后来,真是无巧不成书地,我居然就在先生的单身宿舍——那个办公室办公了。

     当时,没有被一锅端的,从那来还可以回到那里去。人家的单位还在,居所还在,无论领导的轮换,人家是有家可归的。

     可是,不晓得当时机关门诊部犯着谁了?啊,其实应该明白,因为机关门诊部原来是不对外的,主要承担省委领导和省委机关干部职工的医疗保健工作,不少还是那些“走资派”的保健医生,如今,那些“走资派”都打倒了,都去五七干校去了,当羊倌,当猪倌,当伙夫,下大田了.......那你们这些“保皇派”就跟到起你们的保健对象,一起去五七干校吧?

      就这样,这些原本只是埋头行医的医生护士们,就被当时的造反派一锅端地,去到了西昌米易县塆坵五七干校。

      而我,是从我充军的古蔺,调入五七干校的唯一一个五七干校的家属,我们一家四口是随五七干校的撤销,跟着大部队被一锅端回来的,省委只好给我们重新安顿居所,等待工作分配,等待先生的工作单位地点的腾置。

      我们一家,随着所有一锅端回来的五七干校学员,一起被安排在省委正对面的一个清朝时代修建的,砖木结构的四合院里。

      那些四合院,外墙一律的青砖,屋瓦一律的小青瓦。室内全木质结构, 雕花木板做间壁,原色木地板,雕花木格窗镶嵌着彩色玻璃,那是一重接一重的好几个四合院。

      我的家就住在省委正对面的第一重四合院里,四合院天井北面和西面。住着没有孩子的双职工,东面住着一个当官的,多子女,占着天井东面的所有房子。

      天井正对面有四间大大的正厢房, 中间有一个近50平米大的厅堂,是穿堂的那种。那里原来就是我们大家的公用厨房,每家摆一架蜂窝煤炉子,码着一大堆一大堆的蜂窝煤。我们紧靠着厅堂的很是遭殃,不但煤气熏天,夏季烤着十几个蜂窝煤炉子,热得来根本无法入睡,后来公家又给每家搭建了小厨房。那里就成了大家休息乘凉,孩子玩耍的公用地点。

      靠厅堂的那两间分别开有两道门,都面向厅堂的南北,背后的两间厢房,靠北的门开在厢房的宽大的阶沿上,靠南的一个门开在朝南的屋后花园里。

      我住在靠厅堂东的那间厢房里,面积约30平方。我有两个女儿,是属于多子女的,单位给我们每家每户用三合板把每间屋子隔了半截墙,把三十平米的房子分成了两间。靠西墙边上留了个门洞,挂张布帘当门。

      房子已经破旧不堪,地板是木质原色地板,那时,我们年轻爱整洁,虽然屋子破旧,却打扫得一尘不染,光脚走起路来,整个屋子都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吊顶也十分破旧,深绿色的,皲裂的,斑驳的漆皮随时都会随着人的步履走动的摇晃而掉下来。有时候还会掉下一些毛毛虫下来。

      所以,我们那个时候,无论冬夏,都是必须挂蚊帐的,夏季为了逼蚊,冬季为了保暖,同时帐顶还必须放上纸板或者木板、报纸之类的东西,那是为了遮灰尘和虫子。

      家里一应家具全无,饭桌都是在五七干校的时候,我和先生自己做的一张桌面和桌腿分开,桌腿可以收缩的那种非常简易的小木桌,以及我和先生自己手工制作的六张小牛肋巴靠背椅,那些椅子我现在还保留在女儿闲置的房子里。

      还有几个木板钉的烧火板凳。用于坐在四合院的院坝和厅堂歇凉摆龙门阵闲聊时便于搬动和收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0-6-30 15:4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蜀道人生 于 2010-7-1 10:21 编辑

      ( 二)

      别看这样破旧的房子,却是十分抗震的。回成都不久,甘孜炉霍就发生了大地震,成都震感相当明显。

      我至今还记得,不晓得那天咋个了,我们一家人在那天晚上,睡得都出奇地死沉,直到第二天起来,居然自己尿床了都不晓得。

      全家起来以后,大院天井里的邻居像麻雀子嫁女一样,唧唧喳喳闹麻式起地摆着,他们昨晚咋个全家抱着被褥,跑到省委大院操场里面坐了一个通宵的事情......

      我的紧隔壁是省委车队的一个驾驶员,才从部队转业分到省委,爱人生了一个小女儿还不到三月,因为我们两家是薄薄的木板相隔,平日里那小家伙闹夜闹得来我们全家睡不着,不知道那晚怎么会没有把我们闹醒?

      驾驶员的妻子是随军家属,被安排在办公厅秘书处档案室工作,母亲从渠县老家来帮他们带小孩,据他们摆,他们全家五口是在汽车里渡过那一晚的......

      而这一切的一切,我们都一无所知,就像在听天方夜谭一样地感到十分新鲜。

      在成都闹地震,多地震期间,我们一家除了有一个晚上,因驾驶员太过热情不好拒绝,去到车队的一台空车上坐了一夜而外,我们就再也没有在外面躲过地震。

      此后,整个成都闹地震期间,我们都是住在我们那间清朝建的,非常抗震的穿逗木屋里的。

     当然,那此地震,还是整梭了不少屋瓦下来,满天井都是摔碎了的瓦砾。行政处马上请人给我们添补和捡顺了屋瓦。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6-30 15:4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蜀道人生 于 2010-7-1 10:23 编辑


(三)



在家避震,还得夸夸我家那间牢实的,用油松木制作的那张大木床。


我们的那张大木床是从五七干校搬回来的,床是单位照顾我们这唯一一家把户口全部迁入五七干校,准备一辈子在五七干校安营扎寨的夫妇,而为我们特制的一张油松木大木床。


木头是干校学员就地取材上山砍伐的,是一株高大挺直的新鲜大油松,制作是干校木工师傅特制的——其实也是干校学员,只是他们的木活干得好,就成天干木工活,不下大田背太阳过山而已。


虽然样式相当普通,两头都是六公分见方的木栅栏,床脚床方就更是扎实了,帐杆帐架也做得粗大牢靠。


材质是特等,做工虽然不算精良,木料那是一点也不计成本地又厚实,又扎实,用材是绝对选最精良的,一点瑕疵也没有的。


那时,我和老伴就把床下的木地板擦得干干净净,给孩子铺上竹席,让孩子们睡在床下,我们睡在床上。再也没有外出餐风露宿地去躲过地震。


当然,这主要是房屋是穿逗结构,我们的那张木床又扎实,给我们解除了思想上的顾虑。再说,炉霍的地震压根就没有再次波及成都。


轮到我第二次搬家住新房的时候,公家按照职工等级,照规定已经给我分配了两架旧(现在才知道越旧越好)的清朝时候的雕花粽绷子床,帐杆帐架都是原配,要是留到现在,是非常的值钱的。还给配了一张清朝时候的旧写字台,桌面木板拼接处有点裂口,是个六抽一柜的那种,桌面还有点圆弧的幅度,抽屉面和柜面都是突起的圆狐形,而且都有用浮雕雕刻的花,还有一架明清时代的穿衣镜,镜脚的雕刻那真是不摆了,两张清朝时代的雕花木椅子,虽然不是原配,可是雕花也是非常精美,这些家具都是一色的楠木做成。摆在家里古色古香,相当的气派。


可惜,除了椅子和穿衣镜我至今还保留以外,我这个败家子已经把那两架清朝时候的雕花绷子床和那张我特别喜爱的写字台给损毁,成了第三次搬家的牺牲品了。


记得第二次搬家的时候,我就把那张松木床拿来改做了一个大衣柜,一张写字台和平柜的方料,床板改为板料,做了不少的家具。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0-6-30 15:5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蜀道人生 于 2010-7-1 10:25 编辑


(四)



自从我们搬回成都以后,我的家就成了春来茶馆,成了我们两家农村亲戚的接待站和公共食堂,那个时候,大家都很穷,很苦。


当然,比起农村,我们就好得很了。可是每年要接待不少的农村亲戚,有来成都看我们的,有来看病的,来办事的,来找我帮忙落实政策的,简直是川流不息。


那些年我也着实累得慌,在成都等候了半年时间,先生单位的地点腾出来了。先生开始上班了,我也被安排到了省委办公厅信访处工作。


1973年,恰逢落实政策的高峰期,历史遗留问题太多,成天排队上访的人几乎要把省委所在地的那条短短的街道扎断。


每天的嗓子都要喊哑,天天胖大海泡水喝也解决不了问题。


最难的是,每天都要倾听上访人员声泪俱下的哭诉,弄得自己眼睛潮湿,心里难忍。


和各地电话联系,要求各地认真解决上访人员的问题,也要费很多周折。


光说挂电话都是一件非常汤水的事情,一早起来上班,就得赶快向机关电话班挂号排队,有的电话很快挂通,有的一天都挂不通,直到给下面的地市州联系了,交待清楚了,要下面认真接待和按政策好好解决。


还得给来访的人员解决返程的车、船票等问题,路程比较长的,还得补助粮票和餐费,当天无法返回的,还得解决在蓉期间的吃饭、住宿等一大堆问题。病了的,还要带着去医院看病,光这些一连串的签字、审批、发放、领取等等手续,都得反反复复地不能够整错,不然就要自己赔起。一天累下来,骨头骨架都累散了。


回到家里,还有一大拨亲戚要招待,我家的口粮经常吃不到月底就完了。有时候,只好用肉票去找一些朋友换粮票,解决亲戚朋友的吃饭问题。


我们那个时候,吃肉是很少的,多是蔬菜,豆瓣酱,豆豉,酸菜就饭。


有的亲戚还能够非常理解,有的还闲我们小气,不给他们弄好吃的。哎呀,那个时候的酸甜苦辣咸,真是可以写部小说也绰绰有余。


我永远记得先生单位的刘医生,她家是自贡人,孩子都饭量小。和我们住一个大院,看到我们家人客不断,经常塞给先生几斤甚至十几斤粮票,资助我们,为我们家略解无米之炊。


我后来学会了缝纫,会做以假乱真的衣服,我就经常给她家女儿做条泡泡纱,或者棉绸的连衣裙之类给她的小女儿。


直到现在,我们两家都是铁哥们一样的好姐妹。家里的大凡小事,都会不分彼此地相告相助。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6-30 15:5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蜀道人生 于 2010-7-1 10:26 编辑


(五)



我是个喜欢养花的人,在房子的南面,有个两米见方的小空地,我种了不少的花,那个时候花的品种很少,还不晓得那里有花市。


种子和花苗都是向行政处搞机关绿化的花工师傅讨要的,多半就是一些指甲花,牵牛花,扦插的蔷薇,吊钟海棠、太阳花之类的草花。


记得还种过几极蔬菜,比如海椒和番茄,又可以看花,也结了不少的果实,总之,那个时候年轻,力气是使不完的,也不知道累。


我记得我和先生还搭起梯子,在屋檐上钉上钉子,整了些棕绳子栓在上面拉下来,再拴在下面打在地里的木桩上,种了不少的苦瓜、峨眉豆,喇叭花,把朝南的那块空地整得百花盛开,窗前也是一幅美丽的花帘,花团锦簇,瓜果飘香。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6-30 15:5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蜀道人生 于 2010-7-1 10:27 编辑


(六)



我们和左右邻舍的邻里关系非常融洽,我们经常在厅堂一起共进三餐,菜品互相交换,你品我尝。


特别是孩子们之间的那种隔锅香的习惯,根本无法断绝!


记得我们家最喜欢做一种杂锅烩菜,就是像乡坝头去菜园子讨菜的时候,往往一种菜不够一家人吃的份量,就不管品种了,什么豇豆、茄子、苦瓜、海椒、洋芋、四季豆等等,一起摘好,煮成烩菜,一做就做一大锅,几乎是当饭来吃。


    我们做这道菜是有意搭配的,小时候在家吃习惯了,味蕾时时犯馋。这道菜只有我们家到如今都非常喜欢做,喜欢吃,是我们家的家传特色主菜之一了。


其实,大家经常在一起玩的也大多是平头百姓,当官的我们还是很少来往。


记得那家当官的,是在省委搞文字工作的,如今我和先生都记不得是那个部门的,后来得了癌症,每天闻到我们在厅堂里吃这道菜的香气,看到我们和大院里的人家互相品尝,就叫老伴来我们家,很是不好意思地给我们说,老头子好想尝尝我们家的烩菜。


我就赶快给他盛了一碗。以后,我家每每做这道菜的时候,我总会让孩子给那个伯伯送去一小碗,后来那个伯伯去世了,他的爱人也就经常和我们一起玩了,时常说起老头子说我们的杂烩菜非常好吃。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6-30 15:5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蜀道人生 于 2010-7-1 10:30 编辑


(七)



我也永远记得,我的大孩子在院子里当孩子王的事情,大孩子从小学习成绩好,天真活泼,爱唱爱跳,爱玩。


我当时是舍近求远地把我的孩子送到一个平民学校去学习的,因为文革以后,不少军代表的孩子占据了机关附近的一个至今都非常著名“泡桐树小学”。


其实从历史习惯上来说,基本上就是为省委的职工的孩子办的小学。除了就近很少几条街的孩子可以上这个学校以外,很少收录其他地方的学生,而那些年,这个学校几乎都是军代表的孩子在那个学校学习,他们个个飞扬跋扈,个个都以老子的官位大小,恃强凌弱!


那些军代表进驻机关以后,都抢占了机关的好房好家具,孩子也总是在学校耀武扬威地以老子官位自居,并不好好学习,校风整得稀乱。


而我们这个院子,都是破旧的老房子,都是五七干校的臭老九的孩子,都非常地平民化,大家都比较和睦,放学回来,孩子们喜欢在厅堂里跳舞唱歌做游戏,我的大女儿就成了大院里的孩子王。


可我的小女儿确是另外一个性格,生就稚雅,不爱唱,也不爱跳,总喜欢一个人背着手靠在墙壁上,盯鼓眼地看着院子里的那些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玩,自己总是独自一个人在一边跟着傻笑。看累了,自己会悄悄咪咪地回家做自己的作业,自己洗澡睡觉,一点也不淘气。


我十分留恋在四合院的那段日子。现在,每当路过我曾经居住过的四合院的地点,都会想起那段美好的时光。孩子们在天井里嬉戏捉迷藏的情景,总会顿时浮现在我的面前。


可惜,我在四合院只居住了7年时间。后来,省委搞大修大建,把那些明清时候的老建筑全部拆光了,把就近的几条街的小平房,小四合院全部拆掉了,特别是多子巷的四合院,更是集中,也各有特色和风格。可惜都毁掉了。现在要看四合院,只有到宽窄巷子去看了。


自从搬出四合院以后,我就再也没有住过四合院了,那些美好的时光,那种对四合院的无尽留恋,那个我在成都的第一个家,就只能够成为我脑海里一个忘不掉的,一段美好的回忆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6-30 15:54 |只看该作者
很久很久没有这样写过字字了。总是心静不下来,其实今天也是十分拉杂。
总算写出来了,先留在这里。那天空了,再慢慢修改吧。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6-30 16:02 |只看该作者
几天没上网,上来就坐上大姐的沙发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6-30 16:04 |只看该作者
我的确佩服大姐,一下写了这么多字,肃然还没细读,但感觉大姐心很细,情很真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6-30 16:12 |只看该作者
大姐的文让我想起了我6岁时跟着妈妈初到部队的印象。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6-30 16:13 |只看该作者
大姐怎么跟斋主似的也提尿炕?;P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6-30 16:13 |只看该作者
温馨,甜蜜的回忆!:loveliness: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6-30 16:32 |只看该作者
几天没上网,上来就坐上大姐的沙发
青鸟依依 发表于 2010-6-30 16:02

呵呵,老早就打算,还是要静下心来写字字了。
先慢慢收心吧,不能够老去疯玩了,也不能够没命地那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6-30 16:33 |只看该作者
大姐的文让我想起了我6岁时跟着妈妈初到部队的印象。
可馨 发表于 2010-6-30 16:12

呵呵,那些年月!都这样。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6-30 16:35 |只看该作者
大姐怎么跟斋主似的也提尿炕?;P
可馨 发表于 2010-6-30 16:13

估计是因为地震的缘故吧?真不好意思,影响特别的深刻!不好隐瞒!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6-30 16:37 |只看该作者
温馨,甜蜜的回忆!:loveliness:
可馨 发表于 2010-6-30 16:13

算温馨,甜蜜吧。
我的慢慢地回到写我的自传的事情上去,先还是漫无边际地,回忆到那里写到那里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6-30 20:53 |只看该作者
慢慢学习姐姐的文章。支持一个!{:1_89:}:hug: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0-6-30 21:48 |只看该作者
父辈的故事,值得一看。问候版主!:lol:handshake{:1_89:}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0-6-30 21:56 |只看该作者
大姐的文字读的有味,期待下文{:1_88:}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0-6-30 22:13 |只看该作者
慢慢学习姐姐的文章。支持一个!{:1_89:}:hug:
伊妹儿 发表于 2010-6-30 20:53

谢谢支持!:hug: {:1_89:}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0-6-30 22:32 |只看该作者
父辈的故事,值得一看。问候版主!:lol:handshake{:1_89:}
前世今生 发表于 2010-6-30 21:48

呵呵,很多年轻人不晓得那段经历。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0-6-30 22:33 |只看该作者
大姐的文字读的有味,期待下文{:1_88:}
白乌鸦 发表于 2010-6-30 21:56

今天一口气写了,还来不及修改。很多地方还没有顺。
我会再写的哈。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0-6-30 22:39 |只看该作者
看得出那个年代的人特别纯真友善,四合院里的融和气氛可想而知。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0-6-30 23:22 |只看该作者
极其欣赏和赞叹蜀道大姐的勤奋!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0-6-30 23:23 |只看该作者
看得出那个年代的人特别纯真友善,四合院里的融和气氛可想而知。
妙韵怡然 发表于 2010-6-30 22:39

真的是,现在难得找到那时候的那份情愫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0-6-30 23:24 |只看该作者
极其欣赏和赞叹蜀道大姐的勤奋!
青鸟依依 发表于 2010-6-30 23:22

呵呵,其实最近懒得很。在改呢。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0-7-1 05:20 |只看该作者
大姐的笔下是一段难忘的旧日时光。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0-7-1 08:01 |只看该作者
大姐的笔下是一段难忘的旧日时光。
香姐 发表于 2010-7-1 05:20

嗯。都是些老底片。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0-7-1 12:37 |只看该作者
很久很久没有这样写过字字了。总是心静不下来,其实今天也是十分拉杂。
总算写出来了,先留在这里。那天空了,再慢慢修改吧。
蜀道人生 发表于 2010-6-30 15:54
那个院子很好,还有些开井里的树,也很好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