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梦m 于 2011-3-1 21:46 编辑
时间疏忽而远。不知不觉中,崔永元在我们的视线里已经消失好几年了。近日,在柴静的博文中知道了崔永元的近况,忽然就有了想写一些关于崔永元的文字的冲动。
崔永元说起了离开《实话实说》的原因:“做节目的那六年半我和好人告别了,因为在场面上做事的时候必须要面对或者说应付,我变得越来越圆滑,天助我,我病了。”
心理医生说就干点你喜欢的事吧。
他回想起01年在日本NHK参观时,看到他们的影像库里有介绍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民俗、服饰、生活习惯、住宅等等,而且全都是日本人写的。更不可思议的是,居然还有远到“九·一八”事件时,张学良30分钟现场演讲的视频。
然,所有的这些采访,不是为了播出,只是为了记录。
同样也是电视工作者,而我们却没有。
这一切的一切刺激到了他。
柴静说,听来听去,很多人觉得这些事应该是社科院、研究所来干。
他的回答依然那么直,他们在评职称,还有更要紧的事。他们评完职称也会想起来干,不着急,谁想起来谁干。可是,我们等着这个时代的变化,却等不起,不能再等了。
于是,他离开《实话实说》栏目组后,扭头转身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口诉历史《我的抗战》,一直快乐地做到了今天,并表态还将继续为之奋斗下去。
如同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初衷,不为出名,不为稿酬,只是在“伤怀日,寂寥时,试遣余衷。”有很多成功事例开始的源头,都只为了试遣余衷,也就是来自自身的思想的牵引与心灵的召唤。
人生在世不能全如意。有时候简单地助人一乐、或抑己一欲,亦能掸尘心坎。崔永元从忧郁走到快乐,全凭心灵的游弋。而这,更能让我感受到他的见识,他的智慧,他的良知,他的使命感,是旁人所无法比拟的,甚至在不可企及处。
希望这个社会不单单只崔永元有一颗高远而孤傲的心,只有出现更多这样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远行者,我们才得以在满目混沌中看到一丝清明。
记得,崔永元曾经在《不过如此》中写道,“一天,鞠萍看见我忧心忡忡,打趣地问,小崔哥哥有什么不开心吗?
我不知从何说起,一声叹息。
她问,你以前上班骑自行车吧?
我说,骑,刮沙尘暴都骑。
挣的钱也没现在多吧?
当然。
鞠萍笑着,一脸的阳光,好日子过着。还有什么不开心呢?”
是啊!生活在尘埃浮世中,哪有那么多净土?尘世间再多纷乱又怎样?总有单纯干净快乐的所在。甘于浑浑噩噩,还是如水至清,选择权最终在你自己手里。与其对社会发泄满腹牢骚和抱怨,不如沉下心,脚踏实地真真正正做事,哪怕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改变。
和平时代,人生最大的可贵处应是:繁华正盛,声色正酣,沉沦正深,蓦地收敛。
崔永元的行动,好像折射出了一些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