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竹林吹箫 于 2009-11-13 16:41 编辑
大二的时候,我认识了外语系的小想。
那是在一次学院举办的庆五*四青年节文艺演出晚会上,我表演了一曲箫声独奏《春江花月夜》,那如梦似幻的箫声,有如天籁,掀起了场上无数次的掌声。说实在的,无论系里,还是学院,但凡举办大型一点的文艺演出,都点名要我参加,谁叫俺是系里的文艺部长呢。
晚会散场之后,我径直往寝室走,半路上被两个小女生拦住了去路。其中一个说:“竹林,你好,很喜欢听你的箫声,我是外语系的小想,能给我签个名儿吗?”说完,递上一个小笔记本。
对这样的事,以前也遇到过五,六回,也就见怪不怪了。我拿过笔记本,很潇洒地签上自己的大名,还给她。借着月光,我发现这是一个很清秀的女孩子,戴着一副秀琅眼镜,梳着一个马尾巴。
第二天,在食堂排队打饭时,忽听一声:“嘿,竹林!”寻声望去,只见旁边一队伍里,小想正伸出食指和中指,作“V”字型,在向我打招呼。我连忙点头示意:“小想,你好!”
打完饭,我们找个偏僻的角落坐下,边吃边聊。基本上是她说,我听。她说她喜欢听我吹箫时那美妙的感觉,她从小就喜欢音乐,还会拉小提琴;又讲她们系教授讲课时有趣的事,以及英语泛读材料中好笑的故事,其间夹杂着一些我听不懂的单词。我第一次感觉到:跟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孩子聊天,是一件多么幸福而又浪漫的事儿。
我真诚地对她说:“你要是真的喜欢听我的箫声,这个周末,我带你到沙湖的外滩上,吹箫给你听,如何?”
“好啊,一言为定,不许反悔哦!”她扑闪着大而明亮的眼睛说。
周末,我早早地吃完饭,带上箫,在女生宿舍的门前等她。她穿着一件红色的上衣,黑色的长裙,长长的头发,自然地披散着,在晚风的吹拂下,飘逸而挥洒。
走在校园的柏油路上,听着她那白色的塑料凉鞋上的金属扣因与地面碰撞而发出的银铃般的声音,是那样的悦耳,美妙而动听。
我打趣道:“咱们这样走路,你就不怕被你的同学看见了说闲话?”
她眉毛一扬:“关别人什么事,我高兴还来不急呢?!”
一路上,总能看到三三两两的恋人,或呢喃私语,或追昼嬉戏,或情歌对唱。我们找了个湖边有青草的地方坐下,我拿起竹箫,调试了一下音准,吹起了《春江花月夜》,小想静静地听着,慢慢地她的头靠在了我的肩膀上。
自此以后,我们就以恋人的身份公开了关系,我们常常一起去食堂打饭,周末一起看电影,一起上晚自习,节假日,还一起自费去旅游。
愉快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转眼大四就要过去了,高校毕业生遵循哪里来,回到那里去的原则。小想分配回她的家乡,而我也分配回我的小县城。在离校的前一晚,我们在图书馆后面的小树林里话别。想到以后,俩人天各一方,再也不能常相见,禁不住悲从胸来,一时控制不住自己,俩人紧紧地抱在一起,哭成了泪人儿。。。。。。
随后,虽偶有鸿雁传书,电话倾诉,但终因天各一方,激情不再。两年之后,各自成家立业,联系不了了之。
只是那支箫,仍静静地躺在书房的一角,因许久未曾动它,上面已蒙上了厚厚一层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