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收集贴:【古体诗词、现代诗、小令、赋、歌词精品汇总】 ...
查看: 4716|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集贴:【古体诗词、现代诗、小令、赋、歌词精品汇总】整理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0-5-8 17: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古体诗词、现代诗、小令、赋、歌词精品汇总】整理楼:

     为方便广大诗友能与名人一起进行交流,特整理五千年来,广为流传的古体诗词、现代诗、小令、赋、歌词,汇总在一楼。
      希望板油们踊跃支持。可以在原诗词歌赋下写上自己选它的感觉和好处。让我们一起携手,努力创造六星的诗词歌赋版块。让更多的板油驻足。:victory: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0-5-8 17:22 |只看该作者
{:1_90:}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5-8 17:2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杏之泪 于 2010-5-8 17:27 编辑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赏析:
  李白这首只有20字的古诗,看似简单却也五脏俱全。
  首先题目:静字,最容易说明:孤单、安静、可以引发思考。若是换成热闹的地方,人的思维被吸引,不可能思考。“夜”代表黑夜。只有在宁静的夜晚才可以思索或是相思或是引发某种情怀。
  
  床前明月光
  床前二字,说明作者所住的地方很小,床几乎与窗户紧挨。因为离窗户近,一是冷,风吹。二是作者可以躺着看到地面上的明月从窗户中折射出来的光线。当时作者是位流浪的才子,身上没有多少盘缠。
  
  疑是地上霜。
  霜字点明季节是:秋冬之际。在一个秋冬之际的晚上,作者看着明月洒下的光线,以为是地上也有冰霜。
  前两句静景,作者的动作是躺在床上。
  
  举头望明月,
  
  举头二字,用的很传神。好似作者辗转反侧,夜不能眠。披衣起床,站在地上。望着明月,说不定是十五的圆月,勾起我思乡的念头。
  
  低头思故乡。
  
  举头与低头,思绪好似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这种感觉。
  此首诗,最传神的就是举头与低头,他们的出现将一个静景传神化了,动态化了。将思乡的情绪有感觉化了。读者也跟着作者一起,勾起了无限绵绵的深夜,夜不能寐,望着明月,想着故乡。活脱脱将一个思乡的游子那种细腻的心态与想法给读者展现出来。
  好诗最大的优点就是:读起来有韵律、流畅、不晦涩、易懂却蕴藏深的含义。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0-5-8 17:26 |只看该作者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鉴赏: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为什么是两个,而不是三个?
  因为这个黄鹂是夫妻。中国施行一妻一夫制。鸣是个拟声词。为什么不是叫或是其它词呢?因为这个鸣字,生动活泼,动景。此句将颜色词流畅地搭配起来。给人一幅清新动感的画面。有可爱的黄鹂,有碧绿的柳树。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一个白字、青字,颜色搭配。两个与一行,数字运用。由近景写到天上远景。景色优美,画面清晰。
  
  窗含西岭千秋雪
  
  由天上忽然又转入山上,那山尖未消化的一层薄雪。千字又是一个数字。“雪”又可以让人联想到一个颜色词“白”。
  
  门泊东吴万里船
  
  右山上又一次转眼到门前眼前,作者笔锋一转,泊字却也让人联想到水的碧。也是一个颜色尽显其中。船是个衔接词,将远近衔接,可以想到家乡,可以想到东吴那个时代草船借箭等等,联系丰富……
  
  一句二句写景,三四句本是写情,但是作者一二三四句,句句写景,由地上写到天上,由天上写到山尖,由山尖写到水上。由近及远,由由远及近。而且景色艳丽,搭配协调。但是一句没有体现出情。其实作者最后一句:门泊东吴万里船,由此可以让读者联想到作者那种绵绵不绝的情绪,一直延伸着。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5-8 17:27 |只看该作者
  《古怨歌》
  窦玄妻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赏析: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此句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吟之物。
  而且更让我想起: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独自站着,等着回乡的流浪的孩子。日盼夜盼。东张西望。谁会明白这位老人的心情?
  或是年轻的流浪者,早上一个人上班,自己东张西望,看着街上车来车往。自己盲目的走向,谁会自己内心所想呢?
  等等……
  这些让“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这简简单单的八字,所蕴含的道理与哲思让人不禁产生某种情感。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此句让人不禁想起:喜新厌旧。
  虽诗意简单,但是“人不如故。”中的故字,联想起题目中的古字,怨字,让人联想起女人,想起妇怨,她怎么怨呢?是被人抛弃,还是失恋。都是值得思考。
  其实整首诗,前三句是为最后一句做兴的。主题还是:人不如故呀。正好将题目所蕴含的情思全部体现出来。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5-8 17:28 |只看该作者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赏析:
  
  幽州:古九州及汉十三刺史部之一,作者登上幽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想起了好多:那年,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是不是因你而起?想起闻鸡起舞与中流击楫的祖逖、刘琨,是不是也因自负而成大事业?等等,此时作者心潮澎湃,立即掏出笔记本电脑,将滚滚思绪用噼里啪啦地键盘声所淹没,立即写出: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千古名句。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歌的时候,已经成名,不然口气不会这么狂。并不是文人疏狂而是内心的一种感情宣泄。写到这的时候,作者用手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想怎么结尾呢?
  作者又想起:
  李白: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辛弃疾: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不禁感叹:
  老天呀,我恨自己没有生到战乱出贤人与英雄的年代,
  老天呀,我又庆幸自己,若是那个战乱的年代,我与古人比肩。
  老天呀,除了我之后,后人就没有可以相比拟的人才了。
  这种感慨之情出自肺腑呀。
  然后看着苍茫的旷野,天地为之悠长,时光为之短暂。
  想起古时贤人,一个一个悲惨遭遇,都在这滔滔江水里掩埋,最终剩下一个土馒头。此时内心的那种苍凉悲壮的海水,仿佛从天而降,将四周被寒气冰封,而浸透作者全身。让我们后人的目光无法与作者那冰心刺骨的寒气所对视。可见这首诗歌的魅力是多么让人赞叹呀。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5-8 17:29 |只看该作者
  忆江南
      纳兰性德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昏,点明时间。尽,有无穷之意。
  小立,若是没有感情,我还会小立吗?
  恨字,表明内心爱恨交织。
  谁?没有点明人物,但是表明是因为一个人,而让作者小立。这个人对作者很重要。
  写急雪,正好与轻风相互错开,不显重复。
  香阁,是个人居住的地方。
  胆瓶梅,梅花插在瓶中,不宜长久生存。估计好久都没有亲手料理了。
  末句“心字已成灰”
  画龙点睛,当心字的熏香已经烧尽,我还是伫立在小院中,理不清这段思绪。
  雪急急地翻着香阁前用絮柳编织的帘子,轻风吹着胆型瓶中的梅花。
  这样的美景、这样的天气、这样愁怨的人。何时,才能派遣内心的一股哀怨之气。
  此时的心已冰凉,滴入低谷。
  可见全词没有一句写情,但处处含情,情到深处人孤独呀。
  黄昏后,乌鸦也有它温馨的巢,有着心爱的人等着,共进晚餐。
  而我,只是很奢侈的站在疾风急雪的庭院中,看着这些人走空留的旧迹,一遍一遍在心里重复着与你难忘的日子,直到成灰的心字熏香,让我屏弃美好记忆。
  你说:我舍得吗?
  你说:你舍得让我一个人孤独地看着,站着。徒自悲凉。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5-8 17:30 |只看该作者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相传古代只有二层,现增建一层。为什么?
  大抵因为更上一层楼的缘故吧。
  在盛唐,王之涣也算一位一流诗人之一。但是因家境贫穷,存留诗篇也只不过六首之多。但在唐诗三百首里,选录二首。其中就有一首为:《登鹳雀楼》。可见作者能写下着千古流传的好诗篇,是相当的自负呀。
  白日依山尽
  一个尽字,何况白日依山。确定了时间是天快黑的那会。想起:夕阳无限好的美景。
  黄河入海流
  此句让人不禁想起:绵绵不绝的滔滔流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纵观两句,作者是站在鹳雀楼,看着西边日落,东边滚滚黄河。纵横东西。
  而此时,作者想: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不禁是对借着千里目,登上鹳雀楼的第三层;还要在文学上再上一个台阶。后人为满足作者这一愿望,便增建了一层。
  纵观整首诗歌,有几个特点:
  1、使用颜色词:白与黄
  2、使用数词:千与一
  颜色搭配、数词连用。将作者那种远大的抱负尽显其中。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5-8 17:31 |只看该作者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看来作者真是好睡,睡到自然醒。先闻其声,睁开刚睡醒的眼睛,便看到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在这样美丽的早上。读者还以为作者这首诗,一直会沿着欢快的笔调写下去。但是作者不是,而是笔锋一转。提笔写下: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咋一看,觉得春眠不觉晓与夜来风雨声互相矛盾。
  有人就会问:睡的那么好的觉,怎么会听见夜里的雨声。
  其实本身不矛盾。以为夜来风雨声是在前半夜。作者后半夜睡着的。睡的迟就起的迟了。昨晚听着风雨来袭,心里惦念着花能承受多大的压力。
  相传,作者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因“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此句,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还有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自此潦倒终生。风雨二字,便也说明:在风雨飘摇的世间,沉沉浮浮,你能抵挡多少风雨来袭。
  整首诗的结构看起来像个颠倒的“Z”字。一横一折一横。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5-8 18:05 |只看该作者
{:1_90:}。。
静静欣赏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5-8 18:57 |只看该作者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
这是一首令人拍案叫绝的色情诗,其艺术高度,其语言凝练,就连简池、公子小白这样专业的流氓诗人也不得不望而生畏叹为观止。

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以及在哪里写出来的,已无据可考。但诗的最后一句是整首诗的核心,或许能够为后人的联想提供一些参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何者为岭?相连之山。所谓相连,势不为单。何者为峰?拔势之山。所谓拔势,既高且尖。一个横看,一个侧觑,位置不同,视线有异,景观自然不同。上升思想高度了说,就是立足不同,认识不同。下降思想高度了说,就是远观近瞧,高窥低觑,曲线各异,精彩纷呈。自古以来才子佳人暧昧无数,比山拟峰者众,但以不同体位而享不同乐趣者,东坡老儿当数第一人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讲“起承转合”,如果说前两句是铺垫,后两句才是诗人所真正要表达的核心思想。身在其中,水乳交融,就连自己也变成风景的一部分了,如何能识得其真面目?真面目,在此应做全貌理解。埋身沟壑,纵体山涧,换谁,也见不得全貌,谁若不信,回家试试。“庐”,通“乳”也。

这首诗无论在思想还是在语言艺术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文学造诣。后人延伸出多种理解,最普遍的就是说,立场不同,认识也不会相同,要克服偏见,就要站在一个相当的高度。而在我看来,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并不一定有这么高的思想境界,是我们把古人解读复杂了。

据史记载,有宋一朝,文人墨客狎妓成风,换成今天的话,就是流行。欧阳修苏轼朱熹辛弃疾等皆为此道中人,柳永等更不必说,自是常客。据说曾有一位名马盼盼者文采出众才思敏捷,后来从了苏轼,换成今天的说法就是秘书兼小蜜。因此,我对诗人在床上写出这首惊天地泣鬼神的绝句,毫不怀疑。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5-9 13:23 |只看该作者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
这是一首令人拍案叫绝的色情诗,其艺术高度,其语言凝练,就连简池、公子小白这样专业的流氓诗人也不得 ...
寡妇门前挑水汉 发表于 2010-5-8 18:57


心有所思
眼有所视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5-9 23:34 |只看该作者
心有所思
眼有所视
红杏之泪 发表于 2010-5-9 13:23


我的推荐和赏析多么有新意,终究还是少有人能够理解。长叹一声,继续潜水。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5-10 09:28 |只看该作者
我的推荐和赏析多么有新意,终究还是少有人能够理解。长叹一声,继续潜水。
寡妇门前挑水汉 发表于 2010-5-9 23:34


再发一些你所喜欢的诗辞歌赋吧。。
:victory: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