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西南的丹江湖畔,交通比较落后,地理偏僻,属于穷乡僻壤。前些年又因连年的水灾,所以在七八十年代乃至九十年代初期,都是要靠国家的救济才能勉强添饱肚子。
也许正是因为经济萧条,才没有把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库污染。工业落后了,环境却奇特的秀丽,坐落在群山之间的丹江水库,水质清醇,天然纯净,湛蓝湛蓝的丹江水养育着我们沿河两岸人民,也繁殖了一群一群美味滋补的野生鱼。
记得小时候,粮食不够吃,天天挖野菜的乡亲们总是在落霞满天的时候,划着一条条小船慢慢地把鱼网撒在比较窄小的河口捕鱼而贴补口粮。
小小的长长的“浅白条”多得不计其数,只要把“小眼网”撒在河里,然后用竹竿两边赶一下,网上就是白花花的小鱼了,我不知道它为何叫“浅白条”。也可能就是因为它的身体泛白,而且身体瘦长吧!
贫穷的乡亲门也知道鱼滋补营养,但是像这样的小鱼,刺太多,所以我们一般是不吃的,这些都喂鸭子了,吃了小鱼的鸭子特别勤快,下蛋多,而鸭子和鸡的屁股就是换取油盐本钱。
我们吃的总是大鲤鱼、大青鱼、鱼大刺也大,在哪个年代,我们吃鱼就像吃红薯块一样,一咕噜一咕噜的鱼盛在小胶碗里边。缺少佐料的鱼肉也是那样的香啊!比野菜的味道好上一千倍。母亲总是带着微笑看着狼吞虎咽的我们,不停地说:“小心刺卡着嗓子。”
鲫鱼虽然个头长不大,但是繁殖极快,在浩淼的丹江水库之中,应该是最多的一群了,在我们家乡,刚生产小孩子的妇女一般都要喝上几次不用放佐料的鲫鱼汤,据说喝了鲫鱼汤,奶水旺,而且下奶早。这样的习俗一直延伸到现在。
“大头鲢鱼”,鱼身不怎么好吃,鱼头才是美味佳肴。乳白色的鱼汤营养价值更高,虽然缺少油以及作料,但是天然的更加滋补,这是几十年后的今天才得以明白的结论,至少我是现在才知道。当然当初没有放佐料是因为买不起,而不是乡亲们懂得这些科学的论证。虽然鱼吃的不少,但是在那个渔具不发达的年代,出河捕鱼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印象中,父亲总是借来二大爷的“脚登两架船”,同乡亲们一道出河撒网扑鱼。那所谓的船啊!长约一米,宽约一尺多一点,两头尖尖,中间略宽,同样的船有两只,中间用两根木条把两条船连接固定。一只脚踩一只,坐在连接两船中间的木条上,然后用篙用力撑地,就出河了。离开岸边后,就可以用一只浆在两只小船左右划动。
这样的场面类似今天的“皮划艇”,只是今天划艇的舵手都是经过专业的培训。那个年代的“脚登两架船”在河面宽广的丹江水库上,就等于茫茫汪洋上的一叶扁舟,碰到风起,随时都存在着倾覆的可能。我的乡亲就是依靠这些“扁舟”给我们这些饿得嗷嗷叫的娃娃,网回来一条条赖以生存的“口粮”。
今天,饥肠辘辘已经远离了我们,虽然不是小康的生活,但也不再空腹去撒网。
丹江水库担起了输水进京的重任,而且工程已经浩浩荡荡地开动了,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我们在建设生态丹江。为了首都更加繁荣,更加漂亮,沿河两岸的人民植树造林,绿化家乡,兢兢业业保护丹江。
今天的丹江野生鱼已经不能随意捕捉了,每年夏季是鱼繁殖的季节。不能随便捕鱼,这样规定也是为了丹江湖内有更多的野生鱼。沿河两岸的渔民自觉地遵守着国家实施的政策。人工网箱培育了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儿,代替了水库的繁忙,节约了资源,富裕了一方。
欢迎六星的朋友来美丽的丹江游玩,诺儿请你吃丹江鱼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