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天府岁月(2)
查看: 194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府岁月(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0-4-18 07: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天府岁月(2)

  火车沿着宝成线走完它最后的历程,像一个走了很远疲惫不堪的人,喘着粗气停靠在了成都火车站。三月的四川,气候十分宜人。哥哥带着我走出站台,因为去他的工厂还有一百多公里的路,他决定我们在他工厂的招待所住一个晚上,第二天再赶路。也是为了让我看看成都,感受一下这个西南腹地的大城市的风土人情。

  很多年过去了,有一天我躺在家中的沙发上翻动着电视机的频道的时候,看到了一部电视剧《傻儿师长》,那浓浓的川音,那熟悉而又有几分陌生的画面,让我心中翻腾着一种怀念的情愫。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间得及此间无。”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这首描写成都的诗,描绘出一个胜境的成都。

  在成都的那一天,我们去了杜甫草堂,武侯祠。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曾经在这座草堂生活了四年,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章。其实,这座经历了千百年时空转换的草堂,早已经不是当年杜甫一家所蜗居的那个样子了,而是成为一种文化的符号,一处园林景观。红墙夹道,修竹掩映,微风之中,簌簌作响的枝叶,仿佛在窃窃私语着一个足可以跨越时空,转换人生的故事。而这一切感受,都是我第二次去哪里才感受到的,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看着这样的景致,甚至都不知道它浓重的文化渊源和历史,充其量就是一个走马观花的事情。但是,那低矮的草堂茅屋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恍惚之中,我好像看到杜工部运笔如飞的激情华章。

  我很早就会背诵的那首《茅屋被秋风所破歌》那一刻幻化出一副真实的场景。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后来在我读中文的时候,我一直沉溺于唐诗名家名篇之中,因为我觉得从美学的意义上说,唐诗的那种意境确实非常达人,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武侯祠一行,给我留下的难以忘怀的印象。因为我实在太熟悉《三国演义》这本书了,不夸张地说,在十六岁之前,我至少通读了三遍,其中的一些我喜欢的章节,诸如桃园三结义,辕门射戟,温酒斩华雄,败走华容道,三顾茅庐,七擒孟获,空城计我几乎都能整章节的默诵下来。

  我对诸葛亮这样一个传奇的历史人物充满着敬仰。所以,在看武侯祠的时候我格外带着一种敬慕的心态。公元二三四年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卒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武乡在今汉中市的武乡镇,死后又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但是,成都的武侯祠是最具盛名的。

  有人说去看成都的武侯祠,你一定要细细的看以文、书、刻号称“三绝”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这块碑据说是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立,因文章、书法、刻技俱精被称为“三绝碑”。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名匠鲁建刻字,都出自名家,因此被后世称为三绝碑。碑文对诸葛亮的一生,作了重点褒评;竭力赞颂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文治武功,并以此激励唐代的执政者。碑文特别褒奖诸葛亮的法治思想,马谡因失街亭被诸葛亮依法处斩,临刑,马谡哭着表示自己死而无怨。李严与廖立,两人都是被诸葛亮削职流放的罪人,但他们也自甘服罪。当他们得知诸葛亮病逝,“闻之痛之,或泣或绝”。这些均属史实,裴度据史褒评,令人信服碑文通篇辞句甚切,文笔酣畅,使人百读不厌。诸葛亮之所以为后人所敬仰,还因为他有着高尚的思想和作风,不利用职权谋私。我依然能清晰地记得,当我站在这块碑前的那种兴奋。冰冷的石碑,记录了一个伟大人物的风云迭起却从容的一生,但是,无论有什么样的赞美,都是后人给与的,那个曾经羽扇巾纶的人,那个曾经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人,早已经成为历史的符号,记忆的元素。

  《隆中对》,《出师表》这些都是我可以背诵出来的,尤其是《出师表》我一直非常喜欢,它是诸葛亮肝胆照人的人生最真实的写照。清人赵藩撰书“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的联文,是颇负盛名的一幅对联。我记得当时我抄录了一些在武侯祠看到的碑文诗篇,后来不知丢到什么地方去了。

  看罢杜甫草堂,拜谒过武侯祠,哥哥带着我去了成都的闹市区,去吃成都的小吃。

  我走过太多的城市,但是,没有哪一座城市能像成都这样让我刻骨铭心。一九七四年依旧是一个贫瘠的年代,尤其是在北方,我们都是靠着票证生活。而在成都的街面上,各种小吃比比皆是,“担担面”“夫妻肺片”“抄手”……会吃的成都人,会享受生活的成都人,乐观豁达的成都人,坚守着一种他们注定要在那片平原地区形成的性格和生活习惯。

  我喜欢四川的麻辣,麻过辣过,周身的汗津津,会让你有一种说不出的通透和惬意。以至于我们家的生活习俗都和麻辣结下不解之缘。

  一天的时间总是很快,当我们兄弟二人走回招待所的时候,已经是成都街头华灯绽放的夜幕时分。很多年后的一天,我收到了《新周刊》的一张评选中国最适宜生活居住的城市的选票,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成都。用我今天的话说,那是一座会生活的城,它舒缓的节奏,那些惬意打发着时间的人们,那些让你留连忘返的小吃,那些让你开眼界的茶馆,那些永远摆不完的龙门阵,都是这座城市最浓缩的精华。

  我带着对成都对四川相当好的印象进入梦乡……

  事实上我一直努力的自我评价自己,我是一个适应能力很强的人,在几十年的人生路上,我走过很多地方,换过很多环境,但是,我都能努力的去适应,并会顺从的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工作。

  早晨吃早餐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我们兄弟二人要了两碗面,端到桌子前才惊讶的看到,量实在太大了,我们根本吃不完,又退不掉。就在这时候,哥哥看到了门口走进来一个乞丐。于是我们把他招呼过来,这个邋遢的乞丐走过来,我们把一碗没动的面推给他,告诉他我们一点都没动,这一碗面送给他了,孰料这个乞丐很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礼貌的对我们说:“谢谢,我早晨不吃这个。”“那你吃啥?”我有些冲动。“我早晨吃甜食。”乞丐的回答几乎让我瞠目结舌。很多年后,很多次我都把这个小小的故事讲给我的朋友们听,以至于“我们早晨吃甜食”成为一句口头禅。

  哥哥工厂招待所很大,从工厂来的车子也很多,所以,剩下的路段我们只需要搭顺风车就可以了。

  哥哥的工厂是一座战备工厂。那个年代,为了避免所谓的“战争威胁”,国家有战略性的把一些基础工业的重心向内陆地区转移,这就是所谓的“大三线”“小三线”。我二哥的单位是一个标准的“大三线”。据说是国家最大的机车制造企业。它散落在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内,有着十几个分厂联合组成。规模是巨大的,这样的企业并不多见。而这个企业的组成也是全国各地的机车工厂抽调人员。所以,在这个厂区之内,你可以听到四面八方的口音。有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的,也有来自青岛四方机车厂的,还有来自山西大同机车厂的,以及来自大连机车厂的,总之算是真正的五湖四海小社会。

  从成都到工厂大约有一百多公里的路,车子在城都平原的腹地行使,忽而爬上一道土岭,忽而穿越一道河流。沿途能看到的就是大片的竹林,大团的一个人高的厚厚的茅草,以及泥里水里的水牛劳作和老乡们的身影,和间或在竹林里若隐若现的茅屋。三个多小时的奔波,我们终于到了。

  这是一片工厂区之中的生活区,坐落在一个小山包上,楼房都是砖混结构的四层或者五层。放下行囊,我从三楼的露台上打量着周边的环境。不远处就是两所学校,一所是小学,一所是中学。两块宽大的操场,上边跑着各年龄的孩子,喧笑的声音时不时地传了过来。远处是一座水库,远远看去碧波荡漾,水库的边上被绿色的植被所覆盖。转到露台的另一边就可以看到在起伏的山岭之中的工厂的影子。那些高大的厂房,高耸的烟囱,以及山脚下公路上跑过的车子。

  哥哥告诉我,如果愿意读书他可以找人把我临时插进去读书,被我谢绝。

  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趴在桌子上给远方的父母写了一封报平安的家书。写的很简单,就是告诉远方的父母我们平安抵达,一切都好。我一直收藏着一封父亲写给我的家书,那是一封很长的信,信中父亲写着对我未来的忧虑和明天人生的不安,也写满了鼓励,写满了叮咛,我一直不相信,貌饰严厉的父亲会有如此缜密的爱。

  于一九七四年的早春始于四川的这段一年左右的人生经历,注定是我几十年的人生之路无法回避的一段,尽管从时间的长度上来说,它确实很短暂,但是,它所具有的意义和对我人生的影响力都是显而易见的。

  哥哥住的是一间单人宿舍,条件还算不错,但是,四川盆地那潮湿的天气,让我确实有几分不适应。几乎每一个早晨都能看到浓雾,几乎每一个早晨都是湿漉漉的。我除了为数不多的偶尔去哥哥的单位和他的工友们打牌打发时光,多数的时候还是在家。那段日子里我学会了煮饭,做菜,学会了去山下的菜市场和那些四川老乡们砍价,也尝试着学会了许多我说起来不伦不类的川话。

  这里的人们大都来自四面八方,或许是和他们这些漂泊的人生经历有关,他们的兼容性和包容性是很好的,非常好相处。没有多长时间,我就在这里结交了一批同龄的朋友。他(她)们除了上学的日子,多数时间我们都在一起玩。

  不觉间,进入了五月,天气渐渐热了起来。我不再愿意呆在屋子里,骑着哥哥的车子,几个厂区窜来窜去,几乎走遍了方圆几十公里的所有厂区。不觉间,以我为中心的自行车团伙出现了,我们十几个人丁丁当当的骑着单车从工厂到县城,四处游荡。那确实是一段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如果不是在县城里那次意外的打架,我相信这种快活的日子一定或持续很久。很多年后的一天,我和那时候的一个玩伴相聚,在举着酒杯畅饮的时候,说起那段日子,以及那一架。尽管我喜欢到处走,但是,我从来不是一个愿意惹是生非的人,多数时候我会选择一种相对温和的方式来应对一些事情。

  那是一个周日的上午,我们一行大概有十几个,骑着单车相约去县城玩。我们感觉有些浩浩荡荡的意思,一路上有伙伴把车铃铛按的叮当作响。我骑行在最后,这好像是不成文的规矩,我不愿意走在前面,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不熟悉路。所以,当前面的伙伴们是如何扔下单车和对方打起来的我几乎一无所知,当我看到他们混战一团的时候,我扔下了单车,飞快地跑了过去。

  我看到了那个我熟悉的叫国珍的女孩子正站在路边哭,也看到了伙伴们和几个年轻人纠缠在一起,所以,想都没想,我捡起路边的一块碎砖就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而且我手起砖落,准确无误地拍在了一个正把我的伙伴按倒在地的家伙后脑上。接着我看到了殷殷的血顺着他的脖颈流了下来。看到了流血,混战的双方立刻分散开来。

  因为在工厂地界打架,当然归属于工厂保卫处。所以,我们一行被带到了工厂保卫处。在路上我才了解了打架的原委,我们这边骑在前面的女孩子,被几个小青工拦了下来非要处朋友,而且手脚相当不老实,所以引起了这场打架。知道了事实的原委,这让我有几分快意:“打得好”。这场架被在路边的老乡看的一清二楚,他们自发的为我们作证,指明了是对方寻衅在先。他们一共五个人,我们十四个人,尽管他们年龄比我们大,但是我们占有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十一个男孩子。事实上我那一砖头也就是敲破了对方的后脑壳,据说缝了五针。工厂保卫处长是一个北方老头,他桌子上放着那半块我敲破对方脑壳的砖,当他听说我就是一个不读书来这里玩的人,他惊讶的看着我:“你这小子咋不学好呢”。我闷着头回应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诺大的厂区流传着几个青工被一群学生打得头破血流的说法。后来经过多方的调解,最后双方都选择了不了了之。关键在于我哥哥他们那一批当时在工厂已经有了很强的势力和人脉,最终也没有出现什么恶果,对于我而言又不是那里的在校学生,也只能作罢。但是,我记得我哥哥买了水果拉着我去看了那个被我砸了一砖头倒霉的家伙。但是,从那以后,哥哥就开始限制我的出行了,不允许我和伙伴们走的太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0-4-18 10:00 |只看该作者
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单纯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4-18 14:33 |只看该作者
有意思,我就爱看你拍人一砖头的英雄事迹了,呵呵
男孩子生来要是没打过架,那该多么让人丧气,是吧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0-4-18 19:04 |只看该作者
有意思,我就爱看你拍人一砖头的英雄事迹了,呵呵
男孩子生来要是没打过架,那该多么让人丧气,是吧 
野妞 发表于 2010-4-18 14:33


现代男孩真的很少打架了,确实是一大遗憾!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