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气中湿得能捏出水来.
在这潮湿的四月清晨,我们一行五人悠悠地向古镇同里出发.
去同里纯属偶然,朋友约了两次我都没同意,俗事太多,压得喘不过气来.前日一早起床,竟然嗅到了春雨的丝丝凉气,看了天气预报,知道最近几天全省有大中小雨,这下乐坏了我.正好促成自己成行的理由.
一路雨花越开越大,绿色灰色黄土青山变幻着视线.有去过同里的朋友说,苏州众多水乡古镇,唯同里最有代表性,想自己也是几年前去过的周庄,小桥流水早已成了往日的印象,心中欲发思念.
过苏州城约四十华里,远远地就看到了烟雨中的同里,青砖灰瓦,在春雨中幻化成一轴全景水墨画.驱车绕小镇绕了几圈,方找到正大门入口.
大树端坐,游人如织,两侧的商业区笑咪咪地打量着每一个进出的人.朋友一人打着伞,径直走到了景区.我们也效仿,可惜装得不像,被工作人员拉住,补了票才作罢,原来景区也有大量的居民,他们是不用打票的.羡慕了,想在此定居,此为后话.
一座古桥,真实地挡住了我.上面没有脚印,灰蒙蒙地映着我的印象.桥那边有客栈,隐隐地飞来平安客栈四字,灰色的瓦,白色的墙,倒也给了我古董的感觉.只是现代化的雨布低拉在窗户上,着实伤了风雅.
过了桥,就是一河一舟,河不宽,绿绿地水映着白茫茫的房子,油油地在晃着.水很稠,岸上的一草一木都被晕化了.又有一间客栈,上书槐河人家,莫非,这是沭阳人在这开的?路上的石块碎裂着,或许,只有它们才真实地感动着.硕大地空调外挂机骑在一百多年的柱子上,真实地快感着,有强奸的感觉.
再过一桥,几株上了年纪的风景树喷薄绿色,似乎不愿意承认就此老去.惜树下,就是河畔,急急地盛开着迎春的叶子,绿得踏实,绿得恣意,甚至有几条开满叶子的藤伸到了水中,岁月如此弄人,外来的就是讨人欢喜.抬头,竟然又发现了一家客栈,名小妹民居客栈,呵,这里有风花雪月的故事吗?在这样的水边,有个邂逅,真的不错了.
地上没有石砖的时候,青滑粘人,绿绿地透着这明清的街道多么地古老.斑驳的房子有时候竟然没有了门,空空地张着一张窗户看游人往往来来.窗户有点脏,灰黑寂寥,也许,一百多年前,那个妇人就是在这个窗户下烹煮着江南的茶,碧绿着那只陶瓷.
一不心小,就来到了一个叫潘氏墙门的地方.这是一个明末清初的地方,因有门幛三枚,也算成就了一个惊奇.对面,雨水中传来的是长长的藤椅石桌,几只灯笼恰巧地点缀其中.雨天,没什么生意,两两三三的男女蹲坐在椅子上,透露着平淡宁静.
远远地看到了一个年老的妇人,手中拿着馒头,嘴鼓鼓地咀嚼着.身上蓝得有点脏的围裙吸引着我,有点胖,鬓色的头发有点花白,她在打量着路过的游人.经过她的时候,感觉眼神平静地让我害怕,是什么让她如此安然,难道就是面前那条流了几个世纪的小河?其实,进入小镇的时候我就在怕,这里的人太安静了.安静得让我心中无底,谁能够长时间面对一双平静的眼睛.我做不到,永远.
顺着古老的石阶,我亲密接触了同里的水.水有点脏,飘着许多落下的叶子,甚至能看到了油花,雨点落上去的时候,油花还在扩大,一圈一圈,直至碰到了灰粘的石岸.石岸有点破,半灰半白,有的地方却平滑如肌,那会是古人洗衣敲打青石的地方么?
远远地听到有人在吆喝,朋友提醒了下,竟然闻到了臭豆腐味.呵,古老的同里也有古老的豆腐了,于是,我看到了三桥正宗臭豆腐干的上了年纪的招牌,也看到了那个一直喋喋不休的老人家,他在看着来来往往的我们,其实,他也入了我们的风景了.不过,我看到他的锅是新的,一点也不油腻.
在朋友的带领下,来到了明清一条街.灰白依然是主色调,所不同的是,这条小街更长更安静,脚底的青砖也更湿润,听说,这里有太多的电视剧在这里拍摄.呵,这些剧组,真会找地方,明清社会已经给他们太多的金钱了,还贪得无厌打扰着寂静的同里.
其实,同里最出名的地方是退思园了.我们一行几人,只打了两张票,实在不好意思一人独往,只好留有遗憾.回家,立即上网查阅了资料. 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光绪十年,花十万两银子建造宅园,取名“退思”。其弟任艾生哭兄诗有“题取退思期补过,平泉草木漫同看”之句,可见园名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退思园的设计者袁龙巧妙利用不到四亩面积,设计了坐春望月书楼、琴房、退思草堂、闹红一舸、眠云亭等建筑。亭阁、长廊环水而建。对此,我不感兴趣,只对它的名字有好感.退思,好一个让人失神的地方!
在雨大的时候,我们离开了同里.毕竟,感觉美好了,我就会离开.淋漓尽致的江南,在这里,真的体现了.生活在同里是没有烦恼的,就算有也会暂时忘记,,走在河边的树下,听着远近高低的鸟叫声,看着远处的炊烟,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做一个孤独的行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