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五篇,尚论古之人,古圣先贤,事隔千年又千年,在孟子口中,一个个皆活生生的,因的是易地皆然,因的是其揆一也,因的是浩然正气
舜最大的功劳是发明了孝悌,使之光大,并且推到极致,而且孝悌对于舜而言是最为难的一件事,他的生父与异母弟事事与他作对,屡屡谋害他的性命,而他做到了孝,使父亲不至于作孽而得以善终,也做到了悌,让弟弟分享他的尊荣,而且并不至于因此得罪到天下人,孝悌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根本,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道,也是一代一代生生不息之道,一切功德莫大于是
《尽心上》有一则:【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濵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视弃天下犹弃敝蹝,去到法外之地保存天伦之乐,孟子凭什么这样设定舜,舜又是凭什么做到这一大孝,【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凭的就是一颗我们小时候一刻也离不开父母的赤子心
然后讲禅让天下,尧让舜,舜让禹,禹之后却是儿子继承了天下,孟子说这都是天意,是天予之,引孔子的话说:【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孟子说禹的儿子启有贤德,天下人感念禹的大德,拥戴他,天就把天下给他掌管,道理讲到这儿都能讲通,只是启之后呢,”从禹至桀,十七君,十四世“,个个都贤么,还是因为大禹治水功劳实在大,令天下人感恩戴德四百多年,可惜万章没有这一问,遂令后人不能聆听孟子的教诲,我想孟子一定有令我信服的解说,比如他生逢乱世,难觅一主来平治天下,难道乱也是天意吗,这就是命运吧
其后讲伊尹、孔子、百里奚的传说,因为故事情节不合人物的德行,孟子断定为齐东野人之语,好事者为之耳。那么,圣贤就不曾做过一件与仁义不符的事么,应该是的,在孟子看来,这是一条定理
《尽心下》有一则:【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 ,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这便是用了这条定理在看书,也就是说商周之际如果流了很多的血才完成天下的易主,这条定理就难以成立。上古之事远矣,总之,后来的一系列改朝换代都是要流很多血的,通常也会点缀以禅让戏码,不仁而要认仁,非如此不成其为正统,这便是孟子这一条定理的力量,因为治与乱和仁与不仁在朝代的兴亡中对应得很好,太史公也是凭这一条定理写《史记》,那些违背定理的事件将被摒弃或者诛伐,那些合乎定理的事件将浓墨重彩表彰,历史是有态度的,并非事件的简单罗列,书写它是为了有一个合乎理想的未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信《孟子》信《史记》也都是基于这一条定理
本篇下半部分,讲人的处世与交际,【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
【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公孙丑下)人与人相交有这样三套体系,各有各的门路,不能相混,德完全靠个人修行,齿是天生,爵可能是受人所赐也可能承袭上代,可说是与自身干系最淡泊的,爵与齿的高低肉眼可见而与德行的高低并不相干,在人世交际中行义之路,过礼之门,好好保存自己的德行,便是每天每日养吾浩然之气了
又有一则,详述爵禄的配比,从王侯到士夫,以一个农人一年的收成为单位,算算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农人一年的收成,孟子也详细说过
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