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天晴 于 2013-8-17 09:31 编辑
(一)
自由,最早见诸美国《独立宣言》,那是一七七六年,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时候。《独立宣言》中写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后来法国大革命(1789),这些革命的精英又借鉴美国的《独立宣言》提出《人权宣言》,说人的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从此以后,“自由”思想风靡全球。
产生于西方的“自由、人权、民主”口号,大都是工业革命时下层人民的反对剥削、反抗压迫的口号,高层养尊处优的统治者不会喜欢人民大众的“自由”,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著名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可见“自由”高于爱情、高于生命,具有最崇高的人生价值。
但是,任何好的价值观都会有约束条件和实行的基础。“自由”当然不能例外,所以,几年前,主张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度”的李泽厚提出,“天赋人权”在中国还没有达到应当提出的档口。我很同意。
不要说在中国,就看看“自由世界”的“自由”吧。
去年,2012年,是国际上大国的换届年。美国竞选,罗姆尼和奥巴马无一不拿中国说事,好像谁反对中国更狠、更有力,谁就更容易当选,闹的好多美国政治家私下都安抚中国官员和记者,说他们无论谁当选美国总统,都会大大改善对华关系;日本的大选更是这样,个个政客比着谁更右,那时候的日本政坛,乱成一锅粥。竞选时说的一套,上台以后做的另一套,做人的诚实、竞选的成本都有问题;再看台湾,尽管有媒体的放大作用,实质上不也是闹闹哄哄乱成一团?
用他们的眼光来看中国的换届很有意思,日本政客大大羡慕中国的十八大换届,那样有序、那样连续、那样平稳……,简直是无缝对接。
“自由世界”最大的国家——美国,实体经济只有:好莱坞、硅谷、石油、军火,难怪前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说到美中贸易逆差美国的不满时说:美国能有什么提供给中国呢?我认为,债台高筑的“自由”美国,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所以说,乱象、衰退,就是自由的代价。全世界的精英大都看出了以下一点:西方的普世价值真应当加上一点东方的元素了。
那么,“自由”需要什么样的约束条件和实行基础呢?请听下回分解。
(二)
胡适在学术上贡献有限,但是在为人方面却是楷模式的人物,无论是大陆的学者还是台湾的学者,对胡适为人的评价都很高。谈到胡适,他们的用词和语气都流露出由衷的钦佩。
我见过胡适的半身照,浅色的西服,一副轻眼镜,头略偏,眼镜直视侧前方,精力充沛,祥和中带有一丝沉静。但是,在我的心目中他总是一袭长衫,双手抱拳,一派谦谦君子、宽厚从容的样子。
胡适写过一篇著名的短文,《容忍与自由》,开头他就写到:
“十七、八年前,我最后一次会见我的母校康耐儿大学的史学大师布尔先生(GeorgeLincolnBurr)。
我们谈到英国文学大师阿克顿(LordActon)一生准备要著作一部《自由之史》,没有写成他就死了。布尔先生那天谈话很多,有一句话我至今没有忘记。他说,"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布尔先生死了十多年了,他这句话我越想越觉得是一句不可磨灭的格言。我自己也有"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感想。有时我竟觉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布尔先生说,年龄越大,越感觉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胡适说,有同感,而且越来越觉得这是一句不可磨灭的格言。微小如我,也有同感,我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体会到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价值。就像接力棒传递,“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这样一句话会代代相传,传向未来,这其中也有我的一份。
胡适说,他长期生活在基督社会,却写了那么多无神论的文章,发表时没有受到阻碍,发表以后也没有遇到麻烦,他说,今天想一想,这不都是这些基督徒们对自己的宽容吗?所以,胡适要把这份宽容同样留给那些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他说:“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这话,令人振聋发聩!
(三)
同样是这个胡适,上世纪四十年代在北大,面对那些高喊自由的学子,他给出了谆谆告诫:你们这个时候,还不是谈什么自由的时候,你们还没有资格,对你们来说,你们的首要是要建立起独立的人格,没有独立人格妄谈自由是不会有真正的自由的。
无独有偶,六十年以后,余秋雨也是在北大,他给学生们学子讲了一年课以后,作为临别赠言,他讲了三条,其中一条就是鼓励他们尽快的建立起自己的独立人格。虽然余秋雨这一次没有将独立人格和自由联系在一起谈,但是,他在其它书籍里提到过独立人格与自由的关系,这本书的名字就是《艺术创造论》。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都不是凭空来的,我们都是历史延续的产物,我们还将在历史的传递中打上自己的烙印然后再传向下一代,我们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承上启下点而已。历史是一个过程,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我们潜意识里都有着很深的历史遗传。历史上一代代艺术大师通过他们的作品训练了我们的艺术感受力,对他们的每一次学习都是一种提高,也是一种积淀,这样的提高和积淀多了,我们就深深地扎根于厚重历史的大地上。立住了,独立人格就形成。这种扎根于前代艺术大师厚厚积淀上的独立人格一旦形成,这个人就获得了巨大的自由活动空间。如果这个人恰巧又有波澜壮阔的想象力,他就很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艺术大师。
怎么能够想象,曹雪芹如果没有受过苏东坡、李白、陶渊明、司马迁、屈原的影响,就能凭空写出《红楼梦》?又怎么能够设想,李白脍炙人口的诗句没有受到谢灵运、陶渊明和屈原的影响?包括我们论坛的所有人,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历代文学大师的影响。
其实,这样的论述已经把独立人格和自由的关系说出来了:独立人格需要厚厚的积淀,有了这样厚厚的积淀和人格自信,那么,这个人的就有了独立人格,并因此而拥有了空前的自由度,所谓“随心所欲而不越矩”。这样的人,用余秋雨的话说就是:他的自由度高、参照系多。
所以,真正的“自由”还需要独立人格的培养。
再看宽容。如果你建立起了你的独立人格,你对他人的宽容必会水到渠成,不言而喻。
人之根本,在于其人格独立的程度。
|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