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讨论:李清照改嫁了吗?
查看: 7309|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李清照改嫁了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2-6-29 17: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前几天艺文谈到一代才女李清照,有嘉人女士说及李清照晚年改嫁一事,我对此持怀疑态度。搜索资料,所言李清照改嫁之事,出自这两本书:赵彦卫的《云麓漫钞》和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支持李清照没有改嫁的学者观点是:

         第一,《上内翰纂公启》是李清照去世多年后才在市面上出现的,摘录在赵彦卫的《云麓漫钞》中。但是而《云麓漫钞》这本书是无所不包、上自天文地理、下到民间故事的笔记类著作,真实性很让人怀疑。而据《上内翰綦公启》所述的内容、情节分析,很难判定它是李清照所作,至少不完全是李清照的原作。
          第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是距离李清照死后近半个世纪的李心传的作品。《要录》的确记载了张汝舟的违法行为,但只是说张汝舟的妻子李氏因检举丈夫而入官定罪。后人认定这个李氏就是李清照是一位文中的一个注释李氏,格非女,能为歌辞,自号易安居士。
       关于李清照是否改嫁,台湾学着李敖先生有专文论证,李敖先生私德如何,不代表史德不佳,节选如下,供方家探讨:



       《中央日报》五十二年四月十三号朴人先生的“李易安的再嫁”一篇文章,重新给一段错误的历史记载加以传布,这是大可不必的事。

  李易安(清照)的没有再嫁,在历史上可以成为定说了,这是稍懂基本考证的人都知道的。李易安有文采、有学问,但是因为是女人,又才气太露(晏殊、欧阳修、晏几道。柳永、苏拭,秦观,黄庭坚、贺铸等名家都被她批评过),所以被当时许多人嫉忌,硬给她造谣言,说她在大夫赵明诚死后改嫁张汝舟了;改嫁后又所遇非人,告到官里去,又判决离婚了。

  其实这些都是谎话。

  最早编造或传布这些谎话的是胡仔、赵彦卫。李心传等人。他们虽然与李易安同是宋朝人,时代接近,但是纪录的手法却大有问题,胡仔的《苔溪渔隐丛话》一书,成于南宋高宗绍兴十八年戊辰(一一四八)三月,这时李易安大概已经死了很久了。(李易安的死年不可考,周密《浩然斋雅谈》记她曾在绍兴十三年癸亥(一一四三)端午进“帖子词”,那时她六十一岁,以后再也没下文了。)晚一点的是赵彦卫的《云麓漫钞》,这书成于宁宗开禧二年丙寅(一二0六),已经到第十三世纪了。再晚是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这书最早的版本是理宗宝祐年间的扬州刊本,在一二五三年以后。上面三书的成书年代都可证明一件事-李易安当时并没看到这类诽谤她的记载,而这类记载的形成,不过是根据一些鄙恶小说的绘影绘形,正如清人俞正燮在《癸巳类稿》所说的:

  “其时无学者,不甚易安讥询,改易安与綦学士启,以张飞卿为张汝舟,以玉壶为玉台,谓官文书使易安嫁汝舟,后结讼,又诏离之,有文案(详赵彦卫云麓漫钞、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方扰离,不纠言妖也。”

  这段文字说明了两点:

  一、李易安再嫁的传说,是小人们编造的;

  二、这种编造,因为南宋的偏安扰离,竟没有澄清。

  为了证实这些传说的错误,俞正曼在《癸巳类稿》中又批评这些早期的史料:

  “读云麓漫钞所载谢秦崇礼启,文笔劣下,中杂有佳语,定是篡改本。……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采鄙恶小说,比其事为文案,尤恶之。后读齐东野语,论韩忠缕事,云李心传在蜀,去天万里,轻信记载,疏衅固宜。又谢材得集亦言,系年要录为辛弃疾造韩侘胄寿词,则所言易安文案谢启事可知。”

  这段文字已指出这些史料的不可靠。不可靠的原因依我看来,乃是李易安的词,已“版行于世”,但她的丈,却“少有见者”,这种情形,在《云麓漫钞》中说得很明白。《云麓漫钞》记这种情形时,距李易安的死不过才六十年,文章的流传已如此之少,篡改本或膺品自然是极可能的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2-6-29 17:46 |只看该作者
我相信李清照这么一个奇女子,不会改嫁。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6-29 18:42 |只看该作者
欣赏冷版严谨的态度,偶也不希望易安会改嫁,虽然这并没有啥大不了{:soso_e113:},问候周末愉快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6-29 18:45 |只看该作者
徐风 发表于 2012-6-29 18:42
欣赏冷版严谨的态度,偶也不希望易安会改嫁,虽然这并没有啥大不了,问候周末愉快

李敖在文末说:

李易安这件事,牵涉到的已经不止一个历史真相的问题,它还牵涉到一个道义的和观念的问题:一个女人,再嫁也好,守寡也罢,都是她个人的私事,别人没有用泛道德的字眼乱骂的权利,更不可造谣。再嫁并没有什么不得了,可是没再嫁却硬说她再嫁,这就太不对了


问好徐风兄。{:soso_e183:}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6-29 19:00 |只看该作者
或许人们认为,有了复杂的人生,才能担的住宋代最伟大的女词人之誉,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6-29 19:35 |只看该作者
冷笑 发表于 2012-6-29 17:46
我相信李清照这么一个奇女子,不会改嫁。

抛开到底有没有改嫁这回事不说,你这观点我就不同意。凭什么奇女子就不会改嫁啊?合着奇女子还必须从一而终的?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6-29 19:54 |只看该作者
桥上有嘉人 发表于 2012-6-29 19:35
抛开到底有没有改嫁这回事不说,你这观点我就不同意。凭什么奇女子就不会改嫁啊?合着奇女子还必须从一而 ...

有宋一朝,礼教甚严吧,以李清照这个自恃清高的女人会在知天命之年改嫁吗?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6-29 19:55 |只看该作者
桥上有嘉人 发表于 2012-6-29 19:35
抛开到底有没有改嫁这回事不说,你这观点我就不同意。凭什么奇女子就不会改嫁啊?合着奇女子还必须从一而 ...

况且,以朱熹这个心理嫉妒扭曲的卫道士,如果李清照真改嫁了,他会不讽刺几句?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6-29 19:55 |只看该作者
冷笑 发表于 2012-6-29 19:54
有宋一朝,礼教甚严吧,以李清照这个自恃清高的女人会在知天命之年改嫁吗?

李清照之所以是奇女子,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她敢于为了自己的自由和原则而向礼教挑战。
他的公公赵挺之受贿,李清照愤而要求公公退回贿款,因为这事和夫家有了不愉快。如果她受礼教约束,出嫁从夫,那么她会这样做么?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6-29 19:56 |只看该作者
冷笑 发表于 2012-6-29 19:55
况且,以朱熹这个心理嫉妒扭曲的卫道士,如果李清照真改嫁了,他会不讽刺几句?

你怎么知道他没讥讽?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6-29 20:00 |只看该作者
桥上有嘉人 发表于 2012-6-29 19:56
你怎么知道他没讥讽?

嘉人不要我以为,我认为,我觉得,拿出证据来说话,可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6-29 20:15 |只看该作者
改嫁或许有可能,一般中年妇女性欲旺盛,属于虎狼之年。呵呵,个见。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6-29 20:20 |只看该作者
文化浪人 发表于 2012-6-29 20:15
改嫁或许有可能,一般中年妇女性欲旺盛,属于虎狼之年。呵呵,个见。

浪人说话大谬。

且不是虎狼之年一说是否有道理吗,就说李清照,当时已经50多了,一向清高出尘,丧夫寡居的,有什么必要再嫁?况且所说那个张汝舟也非才智之名士。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6-29 20:23 |只看该作者
桥上有嘉人 发表于 2012-6-29 19:56
你怎么知道他没讥讽?

朱熹说李清照:本朝妇人能文,只有李易安与魏夫人。李有诗,大略云"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疵。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云云。中散非汤、武得国,引之以比王莽。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6-29 21:43 |只看该作者
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

貌似有看过这样一段

李清照在《投内翰綦公崇礼启》的一封信中说,“既尔苍皇,因成造次,信彼如簧之说,惑兹似锦之言。弟既可欺,持官文书来辄信;身几欲死,非玉镜架亦安知,僶俛难言,优柔莫决,呻吟未定,强以同归。”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6-29 21:45 |只看该作者
冷笑
你凭什么就认为李清照就不能改嫁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6-29 21:47 |只看该作者
古今很多文人,在恪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纲常理念中,对李清照晚年再嫁张汝州的举动,都存有或多或少的可惜惋惜痛心质疑之情。
  
  “上江既不可往,又虏势叵测。有弟迒任敕局删定官,遂往倚之。到台,台守已遁,之剡。出陆,又弃衣被走黄岩,雇舟入海奔行朝。时驻跸章安,从御舟海道之温,又之越。庚戌十二月,方散百官,遂之衢。绍兴辛亥春三月,复赴越。壬子,又赴杭。”
  
  遥想800多年前,国破家亡,虏势叵测,已经天命之年的李清照拖着孱弱的身子,带着那些金石卷轴,陆路水路再海路,孑然一身,颠沛流离。今后,何处所依,何处安身?

      这时候,张汝州出现了。
  
  李清照的悲剧,是那个动荡的时代造成的,是历史的悲剧。因此,从李清照下嫁张汝州的举动中,我们更能读出她当时的孤苦无依。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以她的秉性断不会如此。
  
  就如杨绛在《我们仨》中一个人回忆我们仨,苏子在江城子《记梦》中感叹对亡妻的不思量自难忘。“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然而,“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易安的《金石录后序》追忆与赵明诚一起的光阴时又何尝不是情深意切悲不能禁?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6-29 21:5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冷笑 发表于 2012-6-29 17:46
我相信李清照这么一个奇女子,不会改嫁。

这句很冷笑。

我师父说我有宝玉情结。

以我的了解,冷笑尤甚,而这很要命,感情洁癖的人会很孤单。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6-29 22:0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梦m 发表于 2012-6-29 21:47
古今很多文人,在恪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纲常理念中,对李清照晚年再嫁张汝州的举动,都存有或多或少的 ...

给力!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6-29 22:0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桥上有嘉人 发表于 2012-6-29 19:35
抛开到底有没有改嫁这回事不说,你这观点我就不同意。凭什么奇女子就不会改嫁啊?合着奇女子还必须从一而 ...

支持,

冷版逻辑不清,守寡才是奇女子?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2-6-29 22:07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发表于 2012-6-29 22:00
给力!

四哥的重生也很给力
(*^__^*)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6-29 23:59 |只看该作者
梦m 发表于 2012-6-29 21:47
古今很多文人,在恪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纲常理念中,对李清照晚年再嫁张汝州的举动,都存有或多或少的 ...

我也同意这个观点{:soso_e100:}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6-30 11:36 |只看该作者
嫁与不嫁,那人都在地下。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6-30 12:29 |只看该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发表于 2012-6-30 11:36
嫁与不嫁,那人都在地下。

{:soso_e128:}我笑得前仰后合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6-30 12:45 |只看该作者
改不改嫁关你啥事?

改嫁了,她的词就不美了?{:soso_e148:}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6-30 12:48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发表于 2012-6-29 21:57
这句很冷笑。

我师父说我有宝玉情结。

那不是感情洁癖

是自私的占有欲

他关注的不是感情本身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2-6-30 15:41 |只看该作者
杜若 发表于 2012-6-30 12:48
那不是感情洁癖

是自私的占有欲

不是,估计冷笑并不想占有李清照。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7-2 15:25 |只看该作者
梦m 发表于 2012-6-29 21:43
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

貌似有看过这样一段

小梦,都告诉你了,此文系李清照死后几十年出现,真实与否存疑。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7-2 15:28 |只看该作者
梦m 发表于 2012-6-29 21:45
冷笑
你凭什么就认为李清照就不能改嫁呢

我没有说李清照不能改嫁,而是在追求相对的真相,考证李清照是否改嫁。

如果没改嫁,说人家改嫁了,还编排出这些故事,岂不是厚诬前人?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2-7-2 15:29 |只看该作者
梦m 发表于 2012-6-29 21:47
古今很多文人,在恪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纲常理念中,对李清照晚年再嫁张汝州的举动,都存有或多或少的 ...

这段文字很煽情,但是是否是真实的?可信度有多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