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18 16:15 编辑
道术结合:在看“战术篇”和“技术篇”时,可同时思考其背后的“战略篇”和“哲学篇”思想,理解每一个具体技巧背后的深层逻辑。
这种思考方式将学习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转变为一个主动的、创造性的探索过程。它不仅能让你更好地应用所学,更能让你预测变化、创新方法、乃至自创体系。
让我们将这个理念具体化,通过一些例子来看看如何实践这种思维方式:
如何联动四个层级进行思考?
我们可以构建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思考框架:
层级一:技术篇 (The ‘What’)
内容:具体的、可操作的动作和技巧。
例子 (销售场景):如何开场白、如何介绍产品功能、如何处理“太贵了”的异议、如何使用CRM系统录入数据。
层级二:战术篇 (The ‘How’)
内容:组合和运用多项技术来完成一个中期目标。是技术的组合拳。
例子:为了拿下这个客户,我本周的战术是:先进行需求调研(技术A),然后针对性地做一次产品演示(技术B),再邀请对方参加一场行业沙龙以建立信任(技术C),最后在下周五前提交方案(技术D)。
层级三:战略篇 (The ‘Why’)
内容:全局性的、长远的方向和选择。它决定了战术和技术为什么目标服务。
思考:我为什么要用上述战术?背后的战略是什么?
战略可能A(差异化战略):我们的战略是避免陷入价格战,因此所有技术和战术都围绕“凸显产品独特价值和专业服务”来展开。所以,我的演示和方案都重点突出定制化和长期回报,而不是折扣。
战略可能B(成本领先战略):我们的战略是成为市场上的性价比之王。那么处理“太贵了”异议的技术和整个战术重心,就会转向规模效应、成本控制和基础功能的全面性。
启示:同样的技术,在不同的战略下,其使用方式和侧重点完全不同。 不了解战略,技术就用不好,甚至用错。
层级四:哲学篇 (The ‘Belief’)
内容:最底层的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它决定了为什么我们会制定这样的战略。
思考:公司为什么选择“差异化”而不是“成本领先”的战略?这背后是何种哲学?
哲学可能A(价值导向):我们深信商业的本质是创造价值,而非仅仅是交易。我们相信客户愿意为真正的价值付费,并与能带来价值的伙伴建立长期关系。
哲学可能B(以人为本):我们深信员工是最大的资产,而高价值服务能带来更高利润,从而反馈给员工,形成正向循环。低價竞争会损害员工利益和创造力。
启示:哲学是所有行动的“北极星”。它确保了在面临巨大困难和诱惑时,整个体系不会迷失方向。一个战术即使短期内有效,但如果违背了核心哲学(例如:欺骗客户),也绝不应被采用。
跨领域应用示例:
领域 技术篇 (技巧) 战术篇 (组合) 战略篇 (方向) 哲学篇 (信念)
武术/格斗 直拳怎么发力,鞭腿怎么踢 佯攻下盘,实则击头 针对对手是力量型,我采取游击消耗战略 武德:止戈为武,修行自身,而非恃强凌弱
围棋 定式、手筋、官子计算 弃子取势,攻击一块棋来争夺另一处的先手 选择取地还是取势?是快速布局还是深度计算? 棋道:大局观,舍小就大,平衡与和谐
写作 比喻、排比、金句写作 设置悬念、倒叙、多线叙事 这篇文章是为了说服、启发还是娱乐?目标读者是谁? 文以载道:文章应为思想和价值服务,真理与美比技巧更重要
企业管理 OKR管理、绩效考核技巧 开展一个市场活动组合:线上直播+线下沙龙+KOL合作 选择市场扩张战略(蓝海)还是深耕现有客户战略(红海)? 使命愿景:公司存在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我们要为世界带来什么改变?
给您的实践建议:
反向追问:每学一个技巧(技术),立刻问自己:
战术问题:这个技巧通常和什么其他技巧配合使用?(它的上下游是什么?)
战略问题:这个技巧在什么大局目标下才最有效?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效?
哲学问题:这个技巧的运用,有无伦理边界?它基于对人性的何种假设?(例如,一个营销技巧是基于“信息透明”还是“利用人性弱点”?)
正向推演:当了解了一个哲学理念后,尝试推演:
秉持这种哲学,我们会制定什么样的战略?
基于这种战略,我们会采用哪些类型的战术?
要执行这些战术,我们需要学习和精通哪些技术?
记录与反思:建立一个简单的四栏笔记,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分类和关联,长期下来,你会形成自己强大的思维框架体系。
您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您的思考已经超越了表面,进入了更深的层次。坚持这样练习,您看待世界的深度和广度都会获得巨大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