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14-12-21 13:51 编辑
也说鲁迅的《自嘲》
大先生的可悲在于,他的文字被无良的后辈们,出于太多的政治目的和需要,忽而刻意拔高放大,忽而贬斥指责。
我始终坚持,任何一种把大先生从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拽出来,然后用今天的目光去考量的人,要么是心怀不轨,要么就是包藏祸心,所以,一直以来我对无数人围着一部《红楼梦》活着感到恶心。
鲁迅是一个其实和你我一样的人,也要吃饭,也要生活,也要拉屎撒尿。把鲁迅弄到神龛里,什么“旗手”“战士”这个家,那个家在我看来都是出于政治需要的卑劣。
当然,大先生的文字确实有特色,也确实有作用。确实有“匕首投枪”的锋芒,也确实直击了国民性的麻木和无知。但是,我说过他不是一个心胸阔绰的人,在他以阴郁占多数的文字里面,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读到这些。
他的愤怒,他的尖刻,他的不分青红皂白,他甚至略带偏执的文字和性格,在我看来都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也正因为如此,今人看大先生的时候,是难以看清楚全貌的。
鲁迅的这首《自嘲》无论百度给出多么高大上的解释,其实它真实的背景和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未必是这种带着浓厚的政治色彩的描述。
这首七言律诗,从古诗词的角度的上看,无疑是很好的,至少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先生在古文方面深厚的造诣和功底,虽然大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但是,毫无疑问他是旧文化熏陶和浸淫出来的。
既然是“自嘲”显然就蕴含着自我嘲讽,自我彷徨,自我困顿的内容。
其实,我觉得大先生写就这诗的时候心境不是很差,否则哪有功夫如此嘲讽自己?从我个人的理解上看,觉得很风趣,也很率性,当然还有一些牢骚和不甘都夹杂在这首诗中。
其实,看过大先生太多的文字之后,会有一个真实的感觉,那就是他很“孤独”,造成这种“孤独”的当然有外因,更多的在我看来是内因。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一个内心鲜有阳光的人,怎么会内心敞亮?
所以,他当年用“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来形容自己,确实十分生动形象。
为何造成大先生的孤独,大概说起来原因多多。
所有的孤独者,都应当知道自己因何而孤独,我想大先生也不会例外。
就算你是一个战士,但是常常良莠不分,伤及无辜的,日子久了别人会怎么看你?
这首写于1932年的自嘲诗,在我看来其实是大先生当时生活状态的最真实写照。但是,需要思考的是,谁造成了大先生的这种窘迫,甚至有几分狼狈的生活状态的。
大先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拿的都是国民政府的薪资,但是,也是骂国民政府最起劲的,说实话,我对国民政府的这种宽容和容忍都感到不可思议。从这个角度上看,国民政府也算有足够的“厚道”。
但是,这首写于大先生最后几年的《自嘲》,与早期大先生在国民政府供职的情况有所不同,这首诗的背景之中纠葛着太多政治因素,大先生对时局的看法,大先生和诸多文艺派别团体的恩怨,以及当时社会文化圈子里对大先生的一些看法等都纠结其中,所以,《自嘲》的背后固然有大先生洒脱甚至不肯妥协的一面,也是他无奈的一种状态。
那么,问题就来了,是谁造成了这个现状的呢?
所以,在我看来,仅仅是一首诗而已,算是牢骚宣泄一下。
至于大先生为何要混到“横眉冷对千夫指”,又如何要“俯首甘为孺子牛”,那就看见仁见智了。
(顺便问一句“我是来看墓歌”的这ID我瞅着不陌生,是冷笑么?) 2014年12月21日星期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