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听彝堂 于 2010-7-3 12:48 编辑
一、这是继2008年《董村故事》创作后,在这里创作的第二部纪录片。因为创作初衷即想与《董村故事》拉开距离,因此,应该说这部纪录片与《董村故事》的创作有一定联系,是《董村故事》创作经验的突围与变异。初步拟定第三部纪录片拍摄影视城梦幻谷的《艺术团员》,形成三部曲的规模。
二、与《董村故事》的区别是:《董村故事》选材于一个封闭的山村,故事是传统的原生态生活,场景是古朴的浙江东部民居。想表达的是我们经历了一场浩劫,社会生活又回归了传统的轨道。而《渔光新曲》场景是浩渺辽阔的大海与幽窄精致的古城,表现的就是今天石浦的渔民生活。
三、《渔光新曲》并不是一个媚俗或者矫情的片名。之所以叫《渔光新曲》,是因为1935年蔡楚生导演、聂耳制作音乐、王人美主演的电影《渔光曲》就是在这里拍摄的。标题中的所谓“新”,就是“现在”的意思,没有刻意表达什么“新”概念。我们的制作原则是暧昧而模糊的,没有什么集中的主题。如果说有主题,也就是《渔光新曲》四个字,翻译成白话文亦即“石浦的今天”
四、这部影片缺乏故事性。《董村故事》,就是讲故事,是听出来了。而《渔光新曲》,因为故事性不强,则追求画面的好看。怎么好看就怎么拍摄与剪辑。就是说,《渔光新曲》追求的是看出来的,是一部观赏性的纪录片。这样,在导拍中,就需要借鉴一些艺术片的元素。另外,与拍摄同步发生的情节,则保留其纪录片质朴的品味。参差对比,也许更好看。
五、这部纪录片得益于互联网提供的《渔光曲》视频与音频,我们采纳了各种音色的音乐,使之主旋律具有复沓效果和抒情感染力。同时,也说明的《渔光曲》音乐的经典意义。许多人的改编、演绎、翻唱,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事情。制作完成后,浮现出了我们在创作中一直刻意回避的想法,就是以这部纪录片,向中国经典电影《渔光曲》致敬。 “到人间去”,是一个伟大的教诲,也是一个影视人应该继承的传统。
六、纪实性纪录片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采访当中。这些采访也不是刻意的而是随机的,遇到谁,能说就说几句。但是,基本说明了问题。今天的劳动生产力已经是掠夺式剥削自然了,已经远远超越了资源的自身生产循环能力,致使资源枯竭。感觉这是很可怕的事情。人类依靠自然而生存。当然,创作者担忧的不仅仅是反思,而是问题将来究竟怎么解决。
七、主人公姨妈在古城老街行走,是导拍的,意思是如流浪汉小说或者电影公路片,借此浏览老街风情。“固若金汤”景点,是整个古城的精华所在,停留了一下。姨妈看望章老师单元,不是设计的。而是走到这儿,认为,不仅应该拍摄老街,还应该进道地(院落)看看。90岁的章奶奶本人就是古城的一个历史性的存在。选择她朗读悼念儿子的词,就是这个意思。当然,老人家谈论即将开幕的世博会,是纪录片中唯一表现时间的界定,并非是为了采访时髦话题。
八、石浦的渔业民俗文化,看来特色鲜明。剪辑了五处:一是老奶奶请“簸箕姑娘”三月三来看灯;一是孩子用土话朗读《鱼谣·十二月》;三是模仿辣螺姑娘上沙滩的爬行动作;四是石浦的鱼蟹帽秧歌队,真是本土风光;五是渔家女三月三踏沙滩的《大海故乡》舞蹈。后一个令人非常喜欢,堪称经典镜头。创作者非常偏爱这类民俗的东西。艺术格言谓之:地方的就是世界的。
九、开篇与结尾。开篇的镜头,可以看出,镜头拍摄时是有剪辑意识的。但是,没有确定作为序幕而拍摄。剪辑时,因为没有其他的更好的方案,才移位这里的。结尾,也是没有什么确定的方案,就是该结尾了,在广场拍摄的聂耳塑像仍然没有用,就剪辑在结尾了。但是,冥冥中也许有意识这样?不确切。现在,可以有阐释的理由。妈祖在保佑渔民的安全。而聂耳,我说了,就是向老电影《渔光曲》致敬。
十、本片剪辑原则:一个人物线索,马XX,第一人称解说词;两个画面场景,渔港与古城,实现交叉剪辑,特别注意节奏感;三个音响元素,即《渔光曲》、同期声与童谣。《渔光曲》可以形成画面与音乐的蒙太奇;同期声,特别的海港的马达声,就是现代渔业生产的交响曲;而《鱼谣》,则是演绎渔业文化与本土民俗的最佳元素。
最好的纪录片在哪里?格里尔逊说:是尚未拍摄的下一部。那么,就让我们等待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