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16-8-3 12:34 编辑
嘘,别笑!人家献宝呢 北师大最近有件挺有乐子的事情,它的老校友,邱季端捐赠6000件古陶瓷器,并成立北京师范大学邱季端中国古陶瓷博物馆和研究院,任命邱季端为馆长和研究院院长”。
原本从母校出去,回馈母校的新闻,总是会充满着温情和看点的。当然这一次也不例外,一个老校友一次捐出六千多件古陶瓷器,这消息不算是小新闻吧?
而北师大也没含糊,为此专门成立了“邱季端中国古陶瓷博物馆和研究院,任命邱季端为馆长和研究院院长”
看起来挺和谐挺温情的事情,却在质疑声中,有点摇摇晃晃了。
中国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博物馆研究员许勇翔接受媒体采访,公开指出这批陶瓷器不是真的古代文物。
按照这个专家的质疑,我们确实要对邱先生的这批数量庞大的古陶瓷器打一个问号了。
许勇翔先生是有资格质疑的,因为他就是干这个的,你要说他没资格质疑,那可能就滑稽了。
当然,不靠谱的专家学者也不少,但我们确切的想知道,这个许专家对这批庞大捐赠古陶瓷的质疑是否真的靠谱了。
当然,事情还在继续发酵,又传出了捐赠人邱季端声明要请许勇翔先生过目鉴定……。
其实世间事,还真不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欺世盗名,指鹿为马的也不少。
作为旁观者又不懂文物,所以不去妄论这批“古陶瓷”的真伪,只是想看到北师大的态度和观点。
事已至此,掩不住也盖不得。简单的说,这批“古陶瓷”的真伪是必须给人们一个专业的说法的。
至于北师大为何要迫不及待的接受邱校友的捐赠,而且专门成立以捐赠人命名的博物馆,让捐赠人第一任馆长和研究院院长,那你得去问问北师大高层是咋想的。
一个高等学府,如此轻率的处理这样的问题,至少说明它们的一些欠缺。
质疑不是坏事,随着许研究员的专业发声,这批邱校友捐赠的“古陶瓷”的真伪是必须弄个水落石出了。
我相信北师大也不会弄一堆赝品假货,放在博物馆里去误人子弟。
09年的“国宝献汶川”活动中,捐赠者所捐赠的直径超过1米的“明宣德青花釉里红大盘”等多件“国宝”,被收藏界普遍指认为“假得离谱”的“赝品”。北京华夏物证陶瓷鉴定研究所所长毛晓沪对于这些“大盘子”,直接给出否定意见,他指出“它的晕散问题完全解决了,这个都超过(清朝)康熙的水平,根本就不是(明朝)宣德的东西”,首都博物馆副研究员王春城则从生产工艺水平给出意见,认为此前被业内认定为真品的宣德瓷器中最大件为60厘米,这么大盘子“闻所未闻”。
少见多怪,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创造不出来?
捐宝捐的不科学,反科学就成闹剧了。
六千多件“古陶瓷”不是个小数目,邱先生是如何淘来了?这双眼太值得推崇了。
写着想起笔者当年的一段经历,当年外出做教材推广,随行这位领导就对“文物”情有独钟,所到一地必定去文物市场“捡漏”,结果出差三个多月,这仁兄大到绢缸,小到印台,笔洗,划拉了一大批回来。最可笑的是在长沙,看了一个青花方瓶,买回来拿给我看,我笑着说:上周的。他很不悦,不过很快就沮丧发现,真的是一个非常拙劣的仿品,非要第二天让我陪着找对方理论。
碍于情面,我只能陪着去。找到那个“文物贩子”一说人家爽爽快快的就承认,这就是假的,真的能这么便宜卖给你?你以为我们眼瞎啊。说着围拢了一对他的伙伴,还谈个屁啊,给你划出道儿,你可以在现有的货里换两件,结果是什么还用说吗?
去过北京,顺道在潘家园溜达过,满地的青花瓷,遍地的国宝,文物贩子一个个信誓旦旦,当然,你有没有眼力价那可是自己的事情。
没亲眼目睹邱先生的捐赠,不好过多解读。但是,仅从现有的图片上对比着看,也只能呵呵了。
我不是非要不怀好意的去揣摩邱先生热爱母校的高尚理由,我确实怀疑这六千件“古陶瓷”里面万一有赝品和假冒伪劣,那真的是误人子弟。
好吧,好吧,所有围观者请肃立:
嘘,都严肃点,人家献宝呢。 2016年8月3日星期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