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晴儿 于 2014-5-13 20:10 编辑
你说我记
文章的立意是宣明的,
属于亲情篇。
文章的技法建议详略得当,不妨边叙边议。
文章的真实性与虚拟性,如果非要较真考实,那就等于画蛇添足了。
文章的道德观,其实是亲情警示篇。
如果从蔷薇的父亲角度考虑她父亲的话属于无错,我不赞成蔷薇的父亲是个没有灵魂的人,她的父亲在受着家庭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影响和周边环境影响,家庭没有给他少年成长良好氛围,青年时代赶上文化大革命,这不是他的错,是年代误认前程了,一致造成周围人对他的唾骂。
再者,本来心理上有了思想压力,婚姻确实倒插门,倒插门在那个年代里是什么概念,在无数人眼里又是什么的眼光呀?不言自喻。蔷薇的父亲一生希望的渴求很小很小,小的微乎其微,他希望有一个人去疼他,去关注他的自身价值,这一点要求当得不到的时候,他的心灵也在一天天的扭曲,一天天与人脱离现实生活……
文章的社会意义,比较有价值,蔷薇的文笔很好,但不能产出有力的笔锋,你是大学生,你应该知道不同层次的学历在一起说话就会发生不同的效应,你整篇文章没有写到你们是如何拯救你的父亲扭曲的心理,唯一你说他有变态,我感觉变态的不是蔷薇的父亲,而是任由她父亲一天天扭曲的人,谁给了蔷薇的父亲杯水之恩了,文章里写到有拯救,用什么手段去拯救,文章写到给蔷薇父亲一杯水,而蔷薇父亲不领情,说说变态我也许许认可。词义过大。
6.假如文章中的“爹”是我的爹,这一条就不说了,要写得很长。
简单说一点:正确引导老人的思想,是做儿女的责任。正所谓老人者,老小孩也。比蔷薇父亲更加厉害的我一样遇到过,遇到了不要怕,怕的是你不去解决。
孤鸿野鹤
作者的可贵之处在于,她追究的是不管在什么背景下,从人性的良知出发,生命个体所应该负责的那一部分。
如果所有的反思结果都是什么时代悲剧、民族悲哀,大而化之,没有个体的自省和担当,这样的反思就是推诿,毫无意义。
再有,受害就是施害的理由吗?作者对父亲的怨恨,除了他曾经的恶性,更有他的到老也毫无悔意。
按照你的受害者逻辑,梅家应该进一步加害作者才是正常喽。
赵谷德
可能我有会扯很远----我知道我在和稀泥,像我一如既往那样。这一点我扯到了苏东坡,他在历史的很多关头,总是不合时宜,仅仅为了他自己的目光所达之处。
看了大家的回复,很多人的回复说得特别好。
我的回复呢,我觉得中庸一点好,过偏了,都不好。因为每一种回复都是在一个条件下说的。脱离了这个前提,就不完全了。
我晚上一般不上网,偶尔用手机浏览一下,今天恰好不回家。本来不想参与讨论,既然上来了,就说两句吧。
说文字背后的人,其实蔷薇没啥错的,更何况蔷薇依然是个对父亲孝顺的人,从她的其他文字里可以看出来,她为父亲做的很多。
历史上的自传也好,拿钱为人作的传记也好,都是带着情感偏向的,没有人能完全客观。自传都有美化的倾向,传记都有好恶的情感指向,你从中能得到啥恰恰是需要你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看到的东西。
所以蔷薇带着情绪写的这篇字有发泄的味道,发泄本身是没啥错的,我们都是普通人,都有我们眼光的局限,都有自己能忍受的极限,有自己的抱怨和不满,尽管带着情绪不客观,但发泄出来其实也是属于自己的真实心情。
如果有啥错,那是因为她从来没有理解过父亲,父亲也没有要求过理解和爱,甚至对爱麻木和伤害爱他的人。作为一个普通人,只能做到这一点,只能理解到这一点,所以也不能全怪蔷薇。
但是作为这一篇文字,我同意红粉师傅的看法,同意莫愁的看法,这篇字不能作为精华,因为它局限地带着情绪地写了一个人,这种局限,对描述人来说,是不客观的单一的,带来后面一些推波助澜的一边倒,是不恰当的。
说到人伦,我又想起了孔融,三岁让梨,足够的早慧和孝顺,中年以后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孔融因此获罪,被曹操斩杀,连累妻子和孩子,其实这是孔融更高层次的思考。但他没错。
父母对孩子的爱,只能由一代一代往下传递,而不是索取回报,同样孩子对父母的爱,也是,不是理所当然必须要孝顺,父母对子女无恩论觉得子女并没有要求父母把他们生到这苦难的人世间,子女都是被动的。
而且从心灵来说,我相信高天流云所说的,每一个人都是孤独地来到世界上,父母不一定就是你心灵最近的人,说不定是心灵陌生的人。他们不一定带来灵魂的安慰感。
在年轻的时候,因为对爱的渴求和孤独感安全感的要求,我们总想着要求有人来理解自己,爱自己,在老的时候,我们终于懂得了,把目光投向外面,不求别人理解自己,而是尽量去善待和理解别人和外面的世界。
所以如果坚持父母无恩论,依然是父母理所当然的爱孩子,而子女理所当然的爱父母,这样的爱才是对爱的真正理解,是懂得感恩,是作为人,对这个世界和生命的热爱和传承,是活下去的意义所在。还是那句话,因为爱和信仰,是人活着的支撑
归隐宋朝
开始关注蔷薇的文字,是我主持视点的那段时间,她发表了《母亲,英英》。当时,虽觉文字略显粗糙,但给予我的感受却是极具震撼力。说实话,这是我在六星唯一提出过修改意见的作品,故而今天我们能看到两个不同的版本。说到震撼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蔷薇通篇没有提到父亲一个字,我隐隐感觉哪儿有些不对头,但也不好过问。今天,我们从“父亲”这篇知道了答案,可不是我想要的答案。
关注别人的生活,多数人会寄予善意的判断与良好的祝愿,有意或无意的忽视了生活中还存在狰狞的一面,也许那才是生活的常态。即使没那么残酷,也是鲜有温馨与感动,只是因为我们存在心理抵触,不愿去触碰罢了。
看看那篇“父亲”后面近300层楼的点评与争论(还不算那些主帖及回复),从中不难找出热议的原因。其实,卫道与人性从来都是有冲突的。几千年来,卫道始终占据思想和理论界的制高点,不仅左右着国人的大脑,还支配着更多的人加入到卫道的行列,使得这项“事业”变得如吃喝拉撒一样简单,一旦出现有违“道德”之事,这些人就会像狗见到美味那样流出口水。历朝历代的造反者、改革者都会受到讨伐和清算,即使那些能够改朝换代者也会迅速掩盖自己的行为,趋于“正轨”。以维护皇权、夫权、父权为基准的所谓道德节操,已经深植入到国人的骨髓里,使得国人就像是一群凉水下锅的蛤蟆,临死之际方能感受到致命的热度,此前更多的是清爽和舒服。这就是我不得不说的传统文化另一个不从人愿的症结:我们中国人因此迷失了自我。
然而,卫道与人性究竟哪个对我们的未来更具建设性,恐怕今人比古人更有发言权。这应该是题外话,我只想表明一种态度,从今以后的某些社会认知与生存准则(我偏不说道德)将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相对于家庭责任,更加体现人性价值的是社会责任及影响力,人的尊严或更多地体现在社会群体的评判上。若从这个角度,我们去读这篇文字就不会感到不适了。
再回到传统道德所谓的孝道吧。我们都知道孟轲在《孟子·离娄上》提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多数人并不知道另外两“不孝”是什么。《十三经注疏 》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其中,前一个“不孝”译为:“为顺从父母之意,父母有错而不加以提醒劝说,使他们陷于不义。”看看,道德的祖宗说了,纵父行恶而不加劝阻也是不孝。鉴于此,那些以孝为名的卫道士们应该闭嘴了。本来这些不应该成为重点,批评的基点至少应该站得住脚才行,空泛的口号式的言论只能招致群起而攻之。在你还死抱着所谓的道德节操昏然沉睡之际,更多的人已经学会用人性的良知去认知社会责任和左右自己的行为。水果在烂掉之前也会发出一种奇异的腐香,可你会吃它吗?
不过,一篇文字能引发争论是件好事。我在红袖曾发过一篇《安慧》,引起了大讨论,在某个群里盖了三千多层楼,大佬苏抱琴和无尽意差点把我说死。正当我心灰意懒时,有人说,能引发广泛争论和热议的文字就是一种成功。蔷薇,现在我把这句话转赠给你。我欣赏你的勇气,这种自揭其短、自揭伤疤是需要勇气的。批判与自我批判从来都是文学社会属性的优良体现,否则,就不会有卢梭的《忏悔录》,甚至,不会有现实意义的文学了。人性的每一次可贵的进步,都有这种自我剖析的现实文学做推手,她在记录真与善的同时,也揭示了丑与恶,这就成了今天我们 行为的界限。
给予不幸以同情是人性善良的基本体现,而基于理性有根有据的批评是值得珍视的,因此,我们必须慎记,批评的态度也需要具备责任感(尽管我们有时把它当做一种武器),那些基于陈规陋习,空洞苍白的批评经不起推敲,稍一鞭拷就会残碎一地。
西方有句被嚼烂了的名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可我更相信古希腊的一句谚语: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
闲散之人
说点纯读者的角度对这篇大作的感受。
一个很另类的父亲,也是父亲,我们真的是没办法选择。
我非常想对蔷薇说一句话,这样的文字很了不起,所以了不起,是因为它用揭伤疤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父亲,看到了一个自私,没有责任感,心理甚至扭曲的父亲,说实话,敢这样写出一个父亲,是需要足够的勇气的,当然杜撰另当别论。
蔷薇的的文字很质朴,没有那么多的华丽,在朴实的语言和描述里,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几乎可以让人无言以对的父亲。
其实,我还是对王三麻兄弟的那篇文字有一点小小的不同的,也许对这样的父亲不需要原谅和宽容。因为对这个父亲而言,他没资格去享受这种原谅和宽容,但是,他没资格并不等于我们可以不去选择。我总是觉得那些尽力了生活苦难的人们,在走出那段不堪的日子后,虽然回忆的时候,满嘴都是苦涩,但是,多数人选择了释然和原谅。
对蔷薇笔下的这个父亲而言,也许你原不原谅,宽不宽容,他都无所谓,因为在他一生的字典里,他不需要也不配有这个。但是,现实总是很纠结,这个人是把你带到这个世界的人,哪里会如此轻易的忘记?
在善恶之间,只有经历者才会有那种发自内心的苦楚。
其实,这种自私,冷漠,不负责任,心理扭曲的父亲,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占少数。好像就在昨天,我在电视上看过这样一个节目,说的是一个耄耋的老者,躺在病床上最后的时光,他非常想让他的四个儿子来看看他,但是,四个儿子拒绝去看望。原因并非子不孝,而是这个老者在很多年前,撇下了发妻,跟着一个比他小二十几岁的女人快活去了。把发妻扔在一边,而且他的企业,资产什么的也都给了同居的女子。想一想,儿女们的愤怒没有理由吗?
我所以喜欢蔷薇的这篇文字,是因为我觉得只有小人物,普通人的生活经历,才更具有真实和不可替代的意义,它远比那些高大上的人物,要丰满的多,可信的多。
脚上的鞋,脚下的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命,这听起来有点宿命的味道,其实不然。
所以,这个可以让儿女爱恨交加的父亲,这个可以让读者扼腕的父亲,那也是父亲。
这个选择了扭曲活法的父亲,也是一本教科书,所以,才有蔷薇这样令人赞叹的文字。
有些人活着已经死去,这就是人生绕不过去的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