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淡淡一片云 于 2010-6-8 20:39 编辑
【散文时时评之十】春风轻拂我的脸
真的是春天来了。即使是在北国的我,也能从煦暖的东风里感觉到丝丝春意。柳树的枝条开始柔软,道路两旁白杨挺拔的躯干也泛出青色,农人们开始从家里走出来,田野飘浮着焚烧桔杆的轻烟......我们的心也好象从冬日里苏醒过来,变得柔软而多情。这也是我看这一期散文的感觉。
清明时节泪如雨。清明节,古称寒食节。自古就是祭奠先人们的节日。那时的祭奠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纪念,会和已逝的亲人们诉说自己的思念之情,同时告知家里的情况;二是祈祷,让逝去的亲人们保佑家里人体健事顺,保佑农桑有一个好的收成。毕竟活着的人还要生活下去,这样的企盼才会把阴阳两个世界联系起来。这也是古人的大智慧。
老树昏鸦的《永远的愧疚》是对父母的纪念。父母的勤劳节俭(一生中没进过象样的饭店),请父母到大饭店消费一次成了儿子心愿。虽然这心愿未能达成,我们却在老树的文字里感受到了深深的思念和愧疚。逝者已逝,活着的人仍要坚强的前行。天堂里的父母一定会如我们感受得到老树的深情的。
乘风邀月的《泪别》里说的是两个家庭曾经的矛盾和亲情。在亲人临难离去的同时,我甚至听得见他的呼喊“每一个人,倍加珍惜今生的缘份。因为你害怕你所期待的来世根本就不存在,而只有今生今世!”
心既止岸的《钱塘春雨》、失落云心的《触得到的温柔》和清浅一笑的《往事如昨》虽然都是对爱情的吟唱,行文却各有特点。
我们随心止在一个微雨的日子进入了一座江南小城,邂逅了一位弹钢琴的江南女子。“她是我前世遗落在尘世间的一滴泪,今生今世我行遍千山万水,只为找到她,而上苍知道,我们缘份不该在今夜结下,只因我们前世的修行还差着一次回眸,我们得为这次欠债而擦肩而过。。。。。”那是一种怎样的痛楚啊,前世今生的眷恋,只在街头转角处深深的拥吻中定格。
失落云心的《触得到的温柔》则用细腻的笔触,写尽了一个女子对枕边人的痴爱。文中的“我”会反思,“我们无法去复制一个与自己想像中完全一样的人,也无权要求身边的人跟自己一样去做到自己能做到的事。也没有人可以一次次抵御反复的伤害,生活不像电影,我们都没有免疫力……”,因为在婚姻的磨合中“剜痛你心窝的同时也刺得自己体无完肤”,最喜欢“这一路,我们仍然要相携并肩、迎风接雨,听你一遍遍地给我唱那首《想把我唱给你听》,哪怕你吼得五音不准,也会是我此生最美的天簌。。。。。”我想,云心的那个他看到这里,也会和我们一样被这爱的誓言感动着。
清浅一笑的《往事如昨》,准确地说追忆的是超乎爱情、亲情以外的第三种情感。造化弄人,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的些许真爱往往会擦肩而过,或者说年少的我们对爱情是无力把握的。有些人注定会在我们的视线中渐行渐远,“只是岁月无声地走过时,在我们的脸上留下了淡淡的印痕,同时也在我们之间划了一道浅浅的分水岭,我在这边,你永远停留在了那一边。过去那段美好的青春时光已定格为一生中最为美好的回忆。”就如清浅把它放在心里吧,他,或者她,永远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李小懒的《悼赵氏之鼠》和《骗子,我向你学习》,我把它归类在散文版中少见的杂文一类。前者用那种俏皮带有韵律的语言借一只小老鼠之死,提醒我们其实人的险恶是最可怕的“他当面跟你嘻嘻哈哈拍拍握握,背背脸就喀嚓给你套上小鞋置你于死地而后快。小鞋知道不?小鞋就是粘鼠板。”
诗情划意是最近活跃在散版的一位写手,他的《骗子,我向你学习》揭示了骗术的种种,其实无论多高明的骗子,吃定我们的是我们心中的贪念。对于无欲则钢的人,骗子也会束手无策的。
天涯的《美而好的女人》和管淑珍的《天津大姐》写的都是生活中的女人。如果说天涯还是用她习惯的叙事风格用一件件小事让我们认识了薇,一个懂得生活会欣赏自己丈夫的美而好的女子的话,管淑珍的《天津大姐》则用较少的笔墨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特定的群落--天津大姐的群像。窃以为,此篇稍加打磨应该是不错的文章(最后一段与全文关系不大)。我好象不止一次在跟帖中指出我眼中管淑珍文章的瑕疵,希望她能明白我的苦心。感觉我们来论坛码字吧,不应该一味地叫好,适当地提醒也是一种支持。不知大家以为然否?
踏青原本就是清明节的习俗之一。七月红花的《一年春好恰清明》有着儿时清明的回忆,我最欣赏的则是最后文中的升华“清明,清醒明了地看待尘间事,这也是对清明的另一番寓意。还是不再逃脱了,活着清明,醒着清明,清清明明地为人,清清明明地做事。”愿我们共勉!
井底蛙的《清明说秋千》,则是用淡淡的水墨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乡村清明节荡秋千的图画。随他一起,我们“领略”了七奶奶的走光,也为风姑和栓哥夭折的爱情扼腕叹息……
红尘散仙的《鲜毛豆、老玉米及其他》,是对童年生活的追忆,通过香喷喷的煮好的鲜毛豆、老玉米和月饼,我们仿佛也回到了童年,其实,童年的吃食并不重要,难忘的是那些再也回不去的纯真。
最后再说两篇文化散文。尚书青云的书事系列我一直在关注着,跟帖不多,是想再看几次,再沉淀一下。应该说,我们散版这样的文章不多,而我却是从心里爱极了这类文字。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当初也是爱极了的,甚至和尚书一样托朋友从远方邮寄。不过,喜欢书的我和尚书的书痴无法相提并论。难得的是通过尚书一件件搜书,购书的过程,让我们分享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我想起三毛的一本书《我的宝贝》,正是那一个个与此有关的小故事才让我们感觉到三毛笔下的宝贝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尚书的书事亦是如此。
芦苇与池塘的《瓦当》,借用葛优的话说,有技术(文化)含量。至少于我,知道了瓦当的起源与兴衰。收藏瓦当即是收藏两千年的历史,也是对收藏的概括。
拉拉杂杂地说了这些,转眼间天已大亮.我注定还要漂泊,希望散文的朋友们,驻足一下,只因为,春天来了!耳边萦绕的是邓丽君的轻歌:春风它轻拂着我的脸,告诉我这里是春天....同样的,散文的朋友们,散文的春天来了,我在这里期待里你们的浅吟低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