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股海泛舟 【民生杯】032如何解决割麦做“青储”的问题?
查看: 1477|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生杯】032如何解决割麦做“青储”的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5-22 11: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杨逍逍 于 2022-5-22 11:23 编辑


     最近这个话题被炒得纷纷扬扬,声音以各种批判、忧虑为主。我们尝试去思考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不是耽于空谈。

     割麦做“青储”,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方面是因种种客观情况,养殖业缺乏饲料或者饲料成本激增,使得他们不得不以较高价格收购麦苗,进行补充;第二个原因,因为农民小麦的售价相对较低,所以才愿意将麦苗出售。仔细想一想,是不是这两方面的道理?

      首先,长远来看,既然将“粮食”视为立国之基,那么为什么不想办法增加农民收入(或者降低农耕成本),使农民更乐于耕种?有人说,进口粮食便宜,所以国内粮价也上不去。但是,国内自产粮食是我们可控的,进口粮食是由出口国控制的;两者稳定性大不一样。国家有很严格的保护基本农田的法规,除了防止耕地被作为建设用地外,也禁止作为果地、林地、鱼塘等其它农业业生产使用,亦即只准种庄稼。

      果地、林地、鱼塘等经济收入要比种传统农业种植收益高很多,社会链中收入最低的农民,为什么不能采取收益相对高的生产模式?一亩地无论种小麦或水稻,一年收入也不过3-5千元,剔除各种成本净利润微乎其微;而现在农民的耕地又比以前少了很多,一家不过几亩而已。所以,让农民靠什么赚钱?农民又有多少积极性去从事农业生产?麦苗被卖做饲料,说明了什么?说明人吃的粮食还没牛羊吃的饲料贵!这难道不是破天荒的“价格倒挂”吗?

      对此情况,国家应与反思。既要求农民种地,又缺乏足够的政策激励与引导,不仅达不到效果还引发群体不满意。所以,应提高基本粮食收购价格,刺激农民群体的积极性,这才是最长远的办法。

      其次,从微观来看。养殖或畜牧业在逐步发展,规模都在扩大,而行业及各级zhengfu却没有相关的风险意识和科学的把控,导致养殖业竟然出现“青黄不接”缺乏草料的现象。不得不说这是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如果对养殖业的基本生产资料——青储有规划的话,这样的情况显然不会出现。那么怎么办?

      养殖户也是农民和公民,也是国家保护和支持的一份子。我们应考虑其饲料的来源,尝试将部分农田进行青储料种植——因生长周期快,说不定收入可能高于传统农业种植(产量会高于麦苗,收入肯定更高)。其次,山地、荒地、林地、果地等等,都可以充分利用,作为养殖业青储种植场所,甚至允许饲料厂、养殖场直接承包部分土地。如果不能解决养殖业的问题,将来就需要解决肉价高或买肉难的问题。所以,发现问题就要从根上解决。

      那么现在怎么办?各地评估粮食生产量,在不突破红线的情况下,可以由***统筹进行小麦青储,挑选产量较低的区域或品种进行收割。其次,对于饲养业较为集中的区域,看是否可能其它地方征调青储,进行纾困。总之,在可能的情况下,也要保证养殖户、养殖业的平稳。也可以加强对养殖户的补贴,对饲养的各种畜类,部分适当提前出栏,降低青储消耗;其损失由国家承担部分。

      最后,今年的情况给与养殖行业、zhengfu、农民都有警告与警示作用,即便一时无法解决,也要对未来的管理、规划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筹措;以防再次发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2-5-22 11:3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首板沙发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5-22 11:3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农民的账算得很简单,价格划算了就卖。除非法律禁止。或许倒逼粮价。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5-22 11:40 |只看该作者
本末倒置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5-22 11:43 |只看该作者
大玲小芳 发表于 2022-5-22 11:38
农民的账算得很简单,价格划算了就卖。除非法律禁止。或许倒逼粮价。



是啊,所以国家要规划、引导。市场经济和规划经济进行更好的结合。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5-22 11:44 |只看该作者



养殖业也要管。不能说只顾粮食、农门,不顾养牛的。养牛的不是农民吗?

不管,一眼前不负责任,二未来肉贵或肉少,还是麻烦事。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5-22 12:47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2-5-22 11:44
养殖业也要管。不能说只顾粮食、农门,不顾养牛的。养牛的不是农民吗?

不管,一眼前不负责任,二 ...

希望不会矫枉过正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5-22 16:41 |只看该作者
其次,从微观来看。养殖或畜牧业在逐步发展,规模都在扩大,而行业及各级zhengfu却没有相关的风险意识和科学的把控,导致养殖业竟然出现“青黄不接”缺乏草料的现象。
——
大概齐,金毛大统领发动的贸易战所致。进口粮食有限,毕竟不能与以往相比。以前进口的大豆多,饲料能源所需的资源丰富。如今不同往日,农民种粮食虽说价格提高不少有了实惠,但毕竟供不应求,有人就打割青苗的主意。啥啥乱象都有连带作用,政治因素是主要的。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5-22 17:39 |只看该作者
简一竹 发表于 2022-5-22 16:41
其次,从微观来看。养殖或畜牧业在逐步发展,规模都在扩大,而行业及各级zhengfu却没有相关的风险意识和科 ...



我是不相信网传有资本介入进行青苗收割。那点资本也算是资本?还有点说想以此囤积粮食进行倒卖。

囤积的农作物,以产量规模不大但家庭都有需要的为主。姜、酸、绿豆等此一类,连黄豆都没几个人干去囤积。为啥?其它产量大,大资本投入也占不了多少市场份额,对价格更达不到掌控的地步。

而且,现金中国,敢囤积粮食操控粮价?国家都不用动用管理手段,只通过市场行为,稍微在储备粮食中放出来一点就给他挤兑死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5-22 17:4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22-5-22 18:01 编辑

农业生产处于粮食加工产业链的最初端,这就决定了它是弱势一端的地位,无论是中游和下游的加工产业,都会利用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对其进行盘剥。这是由市场经济地位和社会资源分配权限决定的,即便是ZF强力干预,但在无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的情况下,也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今天是麦子,明天是玉米,后天是大豆……这种情况如不从根本上解决,还会没完没了的发生。那么,何为“根本”?

一、宏观调控。这可不是简单的行业生产管控,需要大范围的市场需求大数据的调查结果为依据,同时各种政策保障机制跟进,及对农业生产供需方要起到平抑和制约作用。举个例子:在每年的最后一天,美国的农场主们都会关注美国农业部的跨年报告,在这个报告里,将会对新的一年里农产品的品种和生产规模做一个市场预测。这可不是仅仅的预估,而是与农业补贴(税制)、产品收购、市场评估和保险赔付等挂钩的预警机制,根据这个报告,农场主们会合理的安排种植和养殖计划,并在这个范围内合理受益,超出这个范围自负盈亏。ZF拿出条框,再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自行调控。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情况大同小异。这种双轨制基本上能够保障这些国家的农业生产,其影响足矣波动世界农产品市场的价格杠杆。

二、完善品种结构。本次“割青”之所以甚嚣尘上,与俄乌战事不无关系。毕竟,我国每年要从乌克兰进口其生产总量30%的小麦。那么,我们不进口这些小麦就吃不上饺子和面条了吗?不是,而是有可能吃不上糕点和面包,因为,我国70%的小麦是做不了面包的,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我国每年必须进口面包粉。这种情况是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历史和饮食文化造成的结果,我们的祖辈不吃面包,只吃馒头大饼饺子面条。
鉴于此,我们就应该调整小麦种植品种,提高面包小麦的种植量。进口面包粉可是比我们的普通面粉的价格高得多,绝对经得起“割青”的诱惑。

三、社会保障机制。对于农业生产来说,保障机制就是农业生产保险机制的建立。这话说了多少年了,但始终是干打雷不下雨。农业生产基本靠天,这对农民和保险业来说都是个痛点,谁也不知道哪块云彩有雨。能不能把保险征缴植入农补里面,这样农民就不用额外投入,而保险业的池子里也会注满水。一旦出现农灾或价格滑坡,就有一定的保障,从而解决“割青”现象的危及。这样,ZF也舒服,农民也不纠结。

四、完善土地流转,适应规模化生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使得中国的农民极大地提高种粮的积极性,但40年过去了,随着国家城乡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别是提倡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等项政策的落实,国家应势而为,开始实施土地流转,目的就是使土地连片,现代化规模化生产,由个体化无序化生产转为集团化订单化生产。如此变革一旦完善,还会出现“割青”现象吗?

五、次生行业的标准化管理。养殖业原先叫做农副产品产业,其实就是农业生产的次生行业,也是农业生产链的朝阳产业。目前看,这个行业的标准化普及亟待加强,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满足国民的菜篮子,还应该在提高养殖量的基础上,优化品种,提高品质。举个例子,进口牛肉雪花肉、牛排肉跟我们的牛肉是一个价吗?这就需要我们在种牛的引进、饲料的配制上有所突破。那可不是仅靠割青麦就能获得的。
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门槛与日提升,除了降低农残,还要提高品质。从2008年开始,我国农业部、商业部与美国、加拿大和欧盟谈判农产品出口检测标准,其后,我们制定了GAP检测体系认证,达到这个认证,其产品出口至这些国家是免检的。所以,我国的养殖业应该立足于这个发展方向,而不是“割青”这样的小打小闹。

我看“割青”现象就是个无厘头,农机行业和养殖业市场操作的成分大。到目前为止,各方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作为青储饲料之说也很牵强,我国可是花大力气进口优质草种,从营养含量和价格上讲都比“割青”有优势,养殖企业傻吗?在说了,如果青储麦比成熟麦的价格高,那在麦秸里拌上麦子岂不更好?我很阴谋论的认为,这是想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一种因素,是俄乌战争衍生的舆论战的一部分。所以,ZF的首要任务是尽快调查清楚事件源头,还社会一个来龙去脉。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5-22 20:43 |只看该作者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22-5-22 17:45
农业生产处于粮食加工产业链的最初端,这就决定了它是弱势一端的地位,无论是中游和下游的加工产业,都会利 ...



宋朝这帖子的格局真高。

中国私人性质规模又大的农场极少。土地公有就决定了这个行业特征,地都是租的,成本不免就高;而且农民也多,垄断了就形成社会矛盾。所以,按美国那种***宏观调控方式,中国基本实现不了。通过***引导、价格和市场调节,可能会更好些。


我觉得就是很简单的事情。养牛的等不及了,而那些地方种植草料的很少,甚至就没有,靠的就是往年搜罗的青储。批量养牛,饲料供应量很大,一旦紧缺,确实头疼。其产生的原因可能跟俄乌有关,在舆论层面更俄乌战争更直接刺激大家关注粮食问题,因此引发大规模争论。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5-22 21:4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早就看了泌水和小芳的关于这个话题的帖子,一直没参入是觉得征文应该是文以新为贵,这种蹭热点话题在征文里出现没有啥价值的。
看逍帅也跟这个风,我才关注一下。个人觉得炒作博眼球赚流量可能性大。
就说养殖牛吧,这个牛不是鸡一天一个蛋二十多天就能出一茬小鸡。就是批量养殖也是一年一头牛才生一头小牛。所以,原来的存栏量是一定的,一个养殖户是要在很早之前就把饲料储够的。至于小牛出生,也有牛出栏进屠宰场这个就算不持平,好鸡头小牛才能吃一头大牛饿草料吧?所以,就算有个别养殖户收购青麦苗也是有限的。不必大惊小怪!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5-22 21:4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还有,我国粮食还有玉米水稻等作物。当真有资本收购,农民可以提前把一个月把地腾出来,可以多种一季作物,也是好事。凭啥不让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2-5-23 09:27 |只看该作者
古老传说 发表于 2022-5-22 21:42
早就看了泌水和小芳的关于这个话题的帖子,一直没参入是觉得征文应该是文以新为贵,这种蹭热点话题在征文里 ...



是啊。收也受收了多少,只是舆论爆发,有点骇人听闻。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5-23 12:27 |只看该作者
养殖业这几年扩大规模了吗?

为什么要扩大。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5-23 12:36 |只看该作者

立法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5-23 22:42 |只看该作者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5-23 12:27
养殖业这几年扩大规模了吗?

为什么要扩大。



能赚钱养的就多呗,农民靠山靠地,干点啥能多赚点?

牛羊肉价格想丢稳定,不像猪肉过山车一般。因此,这几年养的人多些。我身边就有两个朋友(城市居住),在家开始让老家人养羊、养牛。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2-5-23 22:42 |只看该作者



搁不住。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6-4 21:23 |只看该作者
市场有上帝之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