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一生只识食同玩 发表于 2023-6-25 15:23 传承: 唤醒记忆,感受民俗活动中的龙舟魅力展馆展品。
在岭南地区,龙舟活动与宗祠文化息息相关。一直以来,祠堂在古代中国乡土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走进展览馆,我们能看到车陂村祠堂文化和龙船协会的介绍。目前,有近30座祠堂庙宇分布在车陂村内,车陂村里形成的大小氏族有几十个,其中人口占比多的是郝、黄、简、黎、梁、马、麦、苏、王等九大氏族,他们在车陂村都有自己的祠堂,历史悠久,不乏盛名。
“这九大姓氏又按照自己的姓氏名字组建了12个龙舟协会(也叫龙船会),每到端午,12个龙船会就分别代表各自的姓氏宗族参加龙舟比赛,为家族争取荣誉。”潘穗莎说。
使用道具 举报
一生只识食同玩 发表于 2023-6-25 15:23 在岭南地区,龙舟活动与宗祠文化息息相关。一直以来,祠堂在古代中国乡土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约15米长的龙船模型。
一生只识食同玩 发表于 2023-6-25 15:23 约15米长的龙船模型。
在展览馆中央位置,摆放着一艘按照实体传统龙舟1:1比例还原的龙船模型,长约15米。船身为杉木,船上配有旗帜、长幡、罗伞、神龛等装饰,船上还放置了12个龙船会捐赠的船桨,象征着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
目前全村有超过50艘传统龙舟,数量居于广州自然村之冠。其中1868年由苏轼后裔建造的龙船“东坡号”至今有150多年的历史,是广州最古老保存的最好的龙舟之一,也代表着车陂龙舟文化的缩影。
车陂村的龙舟活动保留了传统的起龙、采青、赛龙、藏龙、散龙等传统步骤,以斗标(竞赛)、招景(趁景)、吃龙船饭等形式进行。2017年,车陂龙舟还被列为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生只识食同玩 发表于 2023-6-25 15:23 在展览馆中央位置,摆放着一艘按照实体传统龙舟1:1比例还原的龙船模型,长约15米。船身为杉木,船上 ...
龙舟竞渡摄影作品。
“未踏车陂龙船地,莫提睇过龙船景。”相比刺激、“狂飙”的龙舟竞渡,车陂龙船景也是龙舟活动的一大看点。广府龙舟文化中,向兄弟村发出邀约,叫做“招景”,需要手写红纸黑字的龙舟柬,发给兄弟村;兄弟村收到邀请赴约,也会写一封回柬,称为“应景”。在龙船景当日,受邀村子拿着龙舟柬,派龙舟前往,叫做“趁景”(会景)。
一生只识食同玩 发表于 2023-6-25 15:24 龙舟竞渡摄影作品。 “未踏车陂龙船地,莫提睇过龙船景。”相比刺激、“狂飙”的龙舟竞渡,车陂龙船景 ...
车陂“招景”摄影作品。
车陂龙船景有着超过三百年的历史,在清朝乾隆时期被指定为官景,约定成俗至今,每到农历五月初三,便是车陂招景日,是广州现在最大的龙船景。在旧时,还会从招景日当晚连续三天唱粤剧,让老百姓一起欢乐。
一生只识食同玩 发表于 2023-6-25 15:24 车陂“招景”摄影作品。 车陂龙船景有着超过三百年的历史,在清朝乾隆时期被指定为官景,约定成俗至今 ...
在祠堂举办龙船饭。
一生只识食同玩 发表于 2023-6-25 15:24 在祠堂举办龙船饭。
龙船饭。中间菜品为龙船丁。
有了龙船景,当然还有龙舟饭。在展馆内,一桌龙舟饭模型,造型逼真,色泽鲜亮。据了解,龙舟节庆期间,从起龙到最后藏龙仪式结束,可以吃到好几次龙舟饭。在招景日当天的龙舟饭称为“九大簋”,当然不止九道菜,而是十几道,这里是指饭菜丰盛,规格高。龙舟饭里鸡鸭鱼肉都不缺少,其中还有两道传统的意头菜:龙船丁和脆皮金猪。龙船丁,寓意人丁兴旺;脆皮金猪,红皮赤壮,寓意好,每年车陂龙舟竞渡,还会以赤皮金猪作为纪念奖品。
一生只识食同玩 发表于 2023-6-25 15:24 龙船饭。中间菜品为龙船丁。 有了龙船景,当然还有龙舟饭。在展馆内,一桌龙舟饭模型,造型逼真,色泽 ...
展品龙船饭。
一生只识食同玩 发表于 2023-6-25 15:25 展品龙船饭。
《龙船饭》画作。
一生只识食同玩 发表于 2023-6-25 15:25 《龙船饭》画作。
创新:
不断尝试,让龙舟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活力
龙舟文化传承历史久远,至今仍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人山人海的观众观看竞渡比赛,点燃了龙舟文化的激情。随着与现代生活不断地碰撞与融合,龙舟文化也在传承中焕发着不同的新机。
“龙形船,溯其远,华夏盛事佳风同愿共存。绵绵不息挥舞走向新时代……”在展馆的展示大屏上,循环播放着《一水同舟》MV。这首MV歌曲由广东新生代歌手梁山山主唱,由广东省粤剧非遗传承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吴非凡演绎粤剧部分,把两大非遗文化“龙舟”和“粤剧”巧妙融合。
一生只识食同玩 发表于 2023-6-25 15:25 创新: 不断尝试,让龙舟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活力 龙舟文化传承历史久远,至今仍受到广大群众的 ...
龙舟文创产品展示。
一生只识食同玩 发表于 2023-6-25 15:26 龙舟文创产品展示。
展馆内文创产品。
一生只识食同玩 发表于 2023-6-25 15:26 展馆内文创产品。
龙舟文化展览馆内,还有一处龙舟文创展示区,展示了各种龙舟文创产品,模型手办、美食礼品、日常周边产品……龙舟文创产品颇有意思,通过融入现代流行元素,吸引更多年轻群体的目光,让龙舟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创新。
潘穗莎表示,除了端午节庆举办各种民俗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展览馆和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也在努力尝试不同的龙舟文化表现形式。
比如,当你在展馆里浏览时,如果仔细观看的话,你会发现一些展示窗内会有二维码。潘穗莎告诉我们,这些是展览馆与外部合作制作的云游展馆项目,游客可以扫描二维码进入云端开始实景浏览。目前,全景地图中,观众除了可以看到龙舟文化展览馆的各部分内容,还可以一键云观看车陂村内十几个宗祠的样貌,深入了解车陂的历史文化。
一生只识食同玩 发表于 2023-6-25 15:26 龙舟文化展览馆内,还有一处龙舟文创展示区,展示了各种龙舟文创产品,模型手办、美食礼品、日常周边 ...
不仅有云展览,还有龙舟微电影。2021年,广州市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联合本土青年剧团共同创作了“龙舟剧·微电影版”《龙舟最有戏》,讲述关于龙舟、亲情和广府文化的温情故事,旨在通过平凡家庭的家长里短和车陂父老乡亲的独特时代经历,立体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广州车陂龙舟非遗传承人苏应昌还参与了该微电影拍摄。苏应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我很乐意尝试各种创新的形式,微电影能让广州年轻人有更多渠道去接触和了解传统龙舟文化。”
潘穗莎告诉记者,车陂还与广州大剧院协作,创作人员在车陂村采风一年多时间,推出大型舞剧《龙舟》。“我们一直都在通过不同途径,把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示出来,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人。”
一生只识食同玩 发表于 2023-6-25 15:26 不仅有云展览,还有龙舟微电影。2021年,广州市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联合本土青年剧团共同创作了“龙舟 ...
有人说,龙舟是留住广府人乡愁的载体,车陂龙舟文化展览馆是创新传统民俗文化的结晶,还是留住集体记忆、文化记忆的储存器。
作为文化展示空间,“一水同舟”龙舟文化展览馆,或许不算大,但它做得很好,它不仅承载了车陂人的一方水土记忆,也承载了岭南地区众多人同根同源的文化记忆。
相信未来这座龙舟文化展览馆也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凝聚众人的力量,不断挖掘龙舟文化内涵,在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一生只识食同玩 发表于 2023-6-25 15:26 有人说,龙舟是留住广府人乡愁的载体,车陂龙舟文化展览馆是创新传统民俗文化的结晶,还是留住集体记 ...
正值端午假期,市民朋友如果想看看龙舟文化,搜索微信公众号“车陂同舟”预约了解吧!
车陂村参加龙舟比赛的获奖奖杯。
地点:
广州市天河区旭景西街东尚明苑
时间:
周二、周五 10:00-12:00 15: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文字/脚本 周存
设计:陈伟红
编者按:在广东过节,家家户户特别讲究“好意头”。它们就像是代表祝福的“密码”,携带着千年不变的家国情怀,隐藏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之中,变成独一无二的民俗文化。广东人过端午节有哪些讲究?今天,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推出“广东民俗知多点”之端午“诗”会,一起来感受不一样的“粤式”端午,稳稳拿捏住这些仪式感。
又是一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到了!
作为传统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
除了吃粽子、赛龙舟
你还知道广东人过端午有哪些民俗吗?
现在,不如一起参加端午“诗”会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临近端午节,全国上下龙舟竞渡、百舸争流。广东各地近日上演了一场场激动人心的扒龙舟比赛,点燃了奋楫争先、赛龙夺锦的热情。而说到吃粽子,不管你是甜党还是咸党,总能在广东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一款。
一生只识食同玩 发表于 2023-6-25 17:26 南方网评:放大端午习俗正能量,浓郁民间生活烟火气 2023-06-22 11:28 来源:南方网
一生只识食同玩 发表于 2023-6-25 17:26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意蕴别致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标识之一。中国地域广袤,习俗不尽相同,但龙舟竞 ...
一生只识食同玩 发表于 2023-6-25 17:26 龙舟竞渡,在全国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都有举办。在广东,划龙舟被叫作“扒龙船”。今年最为瞩目的扒 ...
一生只识食同玩 发表于 2023-6-25 17:27 一个活动、一种美食之所以能代代相传、绵延不断,离不开内在的精神品质和情感寄寓。龙舟竞渡展现了我 ...
根据以下诗句中的“绿叶”提示
猜猜这是什么端午民俗?
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
今天是端午节
提到这个传统节日
我们会想起关于粽子的“甜咸之争”
也会忆起激情澎湃的“赛龙舟”
那么,能吃爱玩的广东人
最近都在忙些什么?
来一探究竟
联合出品 | 广东发布、南方网、GDToday
策划 | 陈夏霓
脚本 | 蔡泽纯
剪辑|张全壮
校对 | 吴荆子
部分素材来源|新华网、央视新闻、羊城晚报、广东体育、广东台触电新闻、广东新闻联播、广东台今日关注、白云区融媒体中心、汕头发布、汕头橄榄台、南海桂城、佛山新闻网、开平广播电视台、江门发布、江门日报、阳江广播电视台、阳江新闻、高要发布、清远发布、清远日报等
端午至,赛龙舟!
广东水网发达,河涌密布,各地拥有悠久丰富的龙舟文化。赛龙舟是岭南地区传统习俗文化中最为精彩、影响最广的活动之一。每年端午前后,广东各大河道上都是一派龙舟竞渡、锣鼓喧天的节日盛景。
赛龙舟,赛的是精气神。劈波斩浪、团结奋进、顽强拼搏的龙舟精神早已镌刻在广东人的心灵深处。当前,广东全省上下正以只争朝夕、迅速行动的奋斗姿态,比学赶超、赛龙夺锦,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当好示范。让我们从这百舸争流、千桨齐发的龙舟盛事中,感受奋勇向前、敢为人先的气魄!
一生只识食同玩 发表于 2023-6-25 17:28 网络中国节·端午|潮涌珠江,广东的端午就是这么燃! 2023-06-22 08:41 来源:南方网
一生只识食同玩 发表于 2023-6-25 18:07
统筹:刘竞宇
策划:杨格 陈海敏
设计:曹雅琴
图片来源: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组委会、视觉中国、南方+客户端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