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乱华之功首罪魁----刘渊
五胡乱华与其说是五胡乱华,毋宁是晋朝君臣自作孽不可活导致的悲剧。纵观历史的各个朝代,几乎都是天下承平日久,官员腐败,文官爱钱,武官怕死,皇帝昏庸。中原农耕文化佐以儒家的谦恭礼让,让整个官员士大夫阶层从上到下充满了安乐思想,他们忘记了一句话:“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西晋末年,武备废弛,阶层固化,有本事的人没有上升通道,当西晋的武力逐渐衰减不复强大之时,那些被压服忍辱多年的蛮夷之族,慢慢的起了翻身农奴把家当的念头。
提到五胡乱华,从任何角度看,都不能不把这个人放在第一位,这个人就是刘渊。刘渊是匈奴族,别看他姓刘,但他是地道的纯种匈奴族人。他的爷爷是单于於扶罗,老爹是为左贤王刘豹,母亲是匈奴呼延氏。至于他为什么姓刘,而不是呼韩邪或呼延氏、卜氏、兰氏等,是由于西汉高祖时期,汉国力衰弱,军队战斗力和匈奴骑兵相比要差很多,所以高祖把很多公主和宫女挑选了一部分漂亮的送给了匈奴,后来匈奴族有一部分人就以刘为高贵姓氏。基本就和现在很多外资白领起名:杰克、海森、史密斯。。。道理一样。
《晋书》:姿仪魁伟,身长八尺四寸,须长三尺余,当心有赤毫毛三根,长三尺六寸。有屯留崔懿之、襄陵公师彧等,皆善相人,及见元海,惊而相谓曰:“此人形貌非常,吾所未见也。”意思是刘渊身材魁梧,胡子当中有红色的三根,长3尺六寸。善于相面的人见了他这副形象,都说他长得不一般,将来有大出息。根据一般的规律和《晋书》的记载,刘渊的妈也免不了有奇遇,梦遇奇事,然后一阵紫光,刘渊就来到了人间。
如果单单靠着紫光和他妈的梦遇,估计这小子最后也就是老死床牖之间。但刘渊小时候就表现的和同龄人不同,他的小伙伴们天天快乐的玩游戏的时候,他已经开始看书学习了。《晋书》: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很难说成功的伟大人物都是喜欢读书的,比如刘邦就不读书,照样成就一番霸业。但读书好学,成功的效率自然要高很多,这一点刘渊深刻的领悟了,当他读书到一定程度时候,投笔长叹:我每次读书,耻随、陆无武,绛、灌无文。。。!”于是一边读书,一边习武,也许血液里流淌的是匈奴民族的好战基因,于是他:妙绝于众,猿臂善射,膂力过人。
有本事的人就如同毛遂所说的锥子,早晚要脱颖而出。这把西晋末期的锥子就引起了西晋权贵的注意,赞美的有,防备他的也有。后来王浑总是说刘渊奇才有本事,晋武帝司马炎知道了,有了如下对话。《晋书》:帝召与语,大悦之,谓王济曰:“刘元海容仪机鉴,虽由余、日磾无以加也。”济对曰: “元海仪容机鉴,实如圣旨,然其文武才干贤于二子远矣。陛下若任之以东南之事,吴会不足平也。”帝称善。意思是晋武帝接见了大臣们口里成天絮絮叨叨的刘渊,两个人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宾主之间相谈甚欢,武帝表示,刘渊无论是外貌还是谈吐,都是别人比不上的,好好学习,继续努力,前途光明啊。既然最高领导表态了,底下臣子当然接续夸刘渊,而且如果让刘渊去吴国边境转一圈,吴国自然就回归我大晋了。但朝廷也有不同声音,孔恂、杨珧说了,这家伙能力超强,万一建功立业于东南边陲,自己称王,不是好事啊。为了让武帝放心,这两家伙还说了一句千古名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武帝听了,沉默不语点点头。
晋朝的大臣王浑和李嘉总是劝说朝廷让刘渊带兵去平叛,理由是晋朝军队战斗力低下,而匈奴兵强马壮,刘渊的统帅本领,什么样的叛臣贼子不能一举歼灭?孔恂这个人对刘渊的看法还是非常准确,虽然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预测应验了,但如果在那个乱世,手里有了枪杆子,自然就能打下一片为自己的江山,古往今来莫不如此。孔恂说了,这个人确实有本领,如果他打下了凉州,凉州才真的危险了,如蛟龙入海,还能是池中物吗?武帝听了吓一跳,不是池中物那不就是要龙飞九天吗?马上让刘渊继续在家呆着,天天吃肉喝酒,最好吃成三高。
《晋书》:泣谓弥曰:“王浑、李憙以乡曲见知。。。吾本无宦情,惟足下明之。恐死洛阳,永与子别。”因慷慨歔欷,纵酒长啸,声调亮然,坐者为之流涕。齐王攸时在九曲,比闻而驰遣视之,见元海在焉,言于帝曰:“陛下不除刘元海,臣恐并州不得久宁。”王浑进曰:“元海长者,浑为君王保明之。且大晋方表信殊俗,怀远以德,如之何以无萌之疑杀人侍子,以示晋德不弘。”帝曰:“浑言是也。”这刘渊空有一身文武本事,投笔而不得从戎,也是郁闷得很,想起了男儿有泪也得弹一回,对着王弥哭着说王浑李嘉懂我知我,有人嫉贤妒能,不想让我为国出力,其实我不想当官,只有你了解我,我估计得死在洛阳国都了,以后再也不能和你喝酒了,永别了,弥!这刘渊说着说着激动了,引吭高歌,辽阔的草原是我的家,问天下谁是英雄。齐王司马攸听到歌声悲壮凄凉,看见是刘渊在唱,马上拍马觐见武帝,赶紧把这个刘渊宰了,如果不杀他,太原早晚就是他的了。关键时刻,王浑又帮刘渊说话,武帝点点头,还是王浑爱卿说的有道理,放过这个家伙。
关键时刻,刘渊的老爹告别了这个世界,大家一看这个匈奴得有个做主的啊,子承父业,刘渊当了左部帅。时间不久,又升迁为都尉。这刘渊不愧是有文化有智谋的人,知道要招揽人才,建立根据地。《晋书》:明刑法,禁奸邪,轻财好施,推诚接物,五部俊杰无不至者。幽冀名儒,后门秀士,不远千里,亦皆游焉。就是对他才能的褒奖和肯定。《晋书》:元海从祖故北部都尉、左贤王刘宣等窃议曰:“昔我先人与汉约为兄弟,忧泰同之。自汉亡以来。。。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左贤王元海姿器绝人,干宇超世。天若不恢崇单于,终不虚生此人也。”于是密共推元海为大单于。
虽然刘渊身在洛阳虎穴之中,但匈奴这些部落的人可没闲着,他们秘密的组织了一个会议,先是说汉人背信弃义,然后就是现在的司马家族乱套了,兄弟互相之间厮杀,这个国家乱套了,趁着这个时机,恢复我大匈奴国。大家手心手背还是推举刘渊为大单于,这是老天给我们派下来的雄鹰。
当刘渊得知这个信息后,归心似箭,再和司马颖的几次交谈中,恳切的指出,只有你司马颖才是武帝的嫡亲,能力超群,功勋卓著,四海归心,谁不想投靠你的旗下建功立业?有您指挥,什么王浚反贼,东羸乱党,全部砍了。一通马屁猛拍下来,司马颖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晋书》:颖悦,拜元海为北单于、参丞相军事。元海至左国城,刘宣等上大单于之号,二旬之间,众已五万,都于离石。
司马颖为西晋灭亡做的最大的一件蠢事诞生了,高兴地任命刘渊为北单于,副总参谋长等职务,刘渊回到左国城,短短三周时间,集结了5万精锐的匈奴士兵。有人有枪还有根据地,刘渊要是不造反,都对不起放虎归山的司马颖。看着马前的如海浪一样的士兵的呼喊声,刘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