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乱华之祸起萧墙———烈火中的司马乂
这个世界上基本不存在不劳而获的事情,至少你不劳也得有人替你劳才能有果实。司马乂就属于即劳动又能善于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利益的那种人。《晋书》记载:乂身长七尺五寸,开朗果断,才力绝人,虚心下士,甚有名誉。意思是司马乂相貌堂堂身材魁梧,性格开朗做事果断,才华和武力都非常高,谦虚谨慎待人有礼貌,名声卓著。从后来的事态发展看,司马乂还真当的起这个评价。
《晋书》:颙本以乂弱冏强,冀乂为冏所擒,然后以乂为辞,宣告四方共讨之,因废帝立成都王,己为宰相,专制天下。其实司马颙这个人和司马肜这个坏坯有的一比,你看看他干的事情,本来他从长安起兵,就知道都城里有个能干的司马乂,司马冏本来就是造反起家军队能少的了吗?而且司马乂身在京城,有可能拥重兵吗?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何况司马冏造反出身,如果他自己身边有个带着大量精兵的王爷,那这个王爷到底想要干什么,谁才是皇帝?司马乂府中估计有不了几个武士。司马颙就暗传信息,让司马乂在京城来个中心开花,里应外合,干掉司马冏,目的是借刀杀乂。结果司马乂没有动手呢,作死的司马冏派人来攻打司马乂。司马乂带着仅一百多人就和司马冏的部队拼上了,结果司马乂还赢了,顺顺当当的做了太尉,执掌大权。司马颙差点没气死,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如果要是让司马颙就此安静不折腾,那他就不配当司马家的后代了。《晋书》:秋七月,中书令卞粹、侍中冯荪、河南尹李含等贰于长沙王乂,乂疑而害之。他派了几个刺客前去刺杀司马乂,结果被司马乂干掉了。后来想造反求荣的各地一把手也被司马乂杀了不少。《晋书》:八月,河间王颙、成都王颖举兵讨长沙王乂,帝以乂为大都督,帅军御之。司马颙一看,派刺客这事不行,司马乂很厉害,肯定有情报局,专门对付间谍刺客的。打架还得人多才热闹,拉上成都王司马颖吧,司马颖按理说和司马乂关系比和司马颙近多了,但在皇位和利益面前,一切的亲情和血缘就是零。
司马颙手下有一员将军,这个人了不得,名字叫张方。他带着7万部队杀奔洛阳,司马颖一看,你出动7万,我出20万,这三十万左右部队就压向了司马乂。司马乂调动部队,节节抵抗,并不时主动出击,打了很多胜仗,杀死司马颖和司马颙的部队有十万人左右,洛阳城曾经丢失一次,又被司马乂夺了回来,可见战争的残酷和规模之大。随着战争的继续,缺粮少兵,最后困守在洛阳城里,但司马乂发动部下,让城里的人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粮出粮。张方和司马乂多次较量,互有胜负,当战争到了持久阶段,事情又发生了变化。
《晋书》:乂前后破颖军,斩获六七万人。战久粮乏,城中大饥,虽曰疲弊,将士同心,皆愿效死。而乂奉上之礼未有亏失,张方以为未可克,欲还长安。而东海王越虑事不济,潜与殿中将收乂送金墉城。
本来张方屯兵城下,劳师久战,觉得胜利无望,就要退兵了回长安了。结果东海王司马越出现了,他是晋宣帝司马懿四弟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长子。年少时就有很好的名声,为人谦虚而有平民的品德,受到朝野的尊敬。但人是会变化的,在这样一个乱世之中,好人的生存几率明显要比坏人低很多。形势逼着很多原来不错的司马家族的人们变成了无廉耻的人。在城外的张方的围困下,城内形势越发严峻,司马越就把城里和他关系不错的一部分将军叫到府上一起吃工作餐。司马越狠狠心,宰了几头猪,来了一锅猪肉炖粉条,每个将军面前放一大碗,看着大吃大喝的将军们,开口了:
诸位将军辛苦了,这些天打仗太苦了,连饭都吃不饱,听说你们每天就是二两粮食?
东海王,虽然没有打败,但总这样下去,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将来如何?
我们要弄清为谁打仗的问题,我们拼死拼活,谁好处最大?
司马越端着酒杯,抬头45度,望向遥远的闪着火光的皇宫,沉重的说出了这句话。
将军们听到这里明白了,吃人嘴短拿人手短,随着司马越连夜出动,矫旨就把司马乂抓了起来押送到了金墉城。司马乂手下也有很多将士,他们不答应,准备夺回长沙王司马乂。司马越知道这个消息后,很害怕,司马乂出来第一个就不会饶了他,他想先杀了司马乂,但他手下有个聪明人潘滔,劝告他:东海王,司马乂的手下还有很多将士,如果你把他杀了,小心有人背后射冷箭。东海王看着潘滔:你他大爷的快出主意,不然司马乂出来,我们都完了。潘滔:你知道谁最恨司马乂吗?是司马颙手下的张方,他多次被司马乂打得抱头鼠窜,尤其占领了洛阳还被司马乂一个反攻给夺了回来,丢人丢到家了,你想他肯定盼着亲手杀死长沙王。
《资治通鉴》:黄门郎潘滔劝越密告张方,方遣部将郅辅勒兵三千,就金墉收乂,至营,炙而杀之。乂冤痛之声达于左右,三军莫不为之垂涕。时年二十八。张方这个人很能打仗,但器量太小尤其品质不是一般的坏,缺少作为一个名将的风度。当他从司马越那里获知司马乂关押在金墉城,连夜就带兵去了金墉城,把司马乂从狱卒手里夺过来,看着司马乂那不屈的高大身影,张方恨得牙齿都快咬断了。张方堆积了很多木材,把司马乂放在上面悬空,然后点起了火,司马乂痛苦嘶喊的声音传遍了洛阳,三军将士听了无不痛哭流涕,司马乂死的时候28岁。当时洛阳街头传诵:“草木萌芽杀长沙”,司马乂于正月二十五日被捕,正月二十七日死,岂非冥冥之中早有定数?
张方的结果我们以后会看到,他虽然死的没有太大痛苦,但他的死比起司马乂毫不逊色,他也是被自己人一刀两段,首级被送往敌方,身首异处,连个全尸都没落下。
不要以为在这个乱世的大漩涡中,谁能笑到最后,他们都是磨盘下的粮食,都会被巨大的压力碾压的粉粹成为粉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