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红粉&小说专栏】
楼主: 视点管理组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粉&小说专栏】 [复制链接]

211
发表于 2014-3-20 14:00 |只看该作者
令箭 发表于 2014-3-19 22:58
这两天事情多
会更新的

谢谢玫瑰。{: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212
发表于 2014-3-20 18:3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令箭 于 2014-3-20 22:14 编辑

113,避雷针效应
    避雷针效应:在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一个金属棒,用金属线把这根金属棒与埋在地下的一块金属板连接起来,利用金属棒的尖端放电及金属的导电性,使云层所带的电被大地带的电直接中和,从而保护建筑物等避免雷击。寓意是:善疏则通,能导必安。


    在小说技巧中,有一个很头疼的问题,那就是有序疏导问题。你想表达一个小说思绪,就不可避免要对叙述有一个系统安排。除了正常的逻辑紧密性,话语不可逆转都会往疏导口转移,形成一个比较好的结尾场。这个场应该如何把握,可能就是一个小说好看不好看的关键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发表于 2014-3-20 18:3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令箭 于 2014-3-20 22:27 编辑

114,氨基酸组合效应

    氨基酸组合效应:是指组成人体蛋白的八种氨基酸,只要有一种含量不足,其他七种就无法合成蛋白质。当缺一不可时,“一”就是一切。组成人体蛋白的八种氨基酸,只要有一种含量不足,其他七种就无法合成蛋白质。


    小说是个系统工程,而且是个一直在变量中不停变化的系统工程。可能在初写者看来,词素词组句子相对于谋篇而言是个递进关系,结构学问和语感养成以及欲望论是更进一步的递进关系,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并列关系,有机组合,谁也不是谁的因果条件。义理、考据、辞章,互为依赖,不可或缺。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发表于 2014-3-20 18:3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令箭 于 2014-3-20 22:31 编辑

115,米格-25效应

    米格-25效应:前苏联研制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的相比都落后,但因设计者考虑了整体性能,故能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方面成为当时世界一流。这应和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小说的写作选择也有个适应过程,比如中长篇和短篇的选择,非虚构文体和小说的选择,文学选题和新闻写作的选择。没人知道你会适应什么,可能只有你自己知道。可见自知之明也是一门学问。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发表于 2014-3-20 18:3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令箭 于 2014-3-20 22:37 编辑

116,冰淇淋哲学

    冰淇淋哲学:卖冰淇淋必须从冬天开始,因为冬天顾客少,会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如果能在冬天的逆境中生存,就再也不会害怕夏天的竞争。


    小说素材的普遍性和特例分析也是考验写手的眼光问题。每一个素材,特例是不是符合必然的普遍性归宿,普遍性是不是能写出不一样的月球背面价值,这是在是一个比较高端的问题。不多观察分析是没有结论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16
发表于 2014-3-20 18:4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令箭 于 2014-3-20 22:46 编辑

117,磨合效应

    群体心理学中,人们把新组成的群体相互之间经过一段时间磨合而产生更加协调契合的现象,称之为磨合效应。这一效应来自于:新装机器通过一定时期的使用,把磨擦面上的加工痕迹磨光而变得更加密合的现象。这一现象在新的自行车、汽车等使用上都会发生,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加以整合车辆 ,这样就更加磨合了。


    任何一种小说表达手法都是双向的,写作和阅读的默契程度是一个非标准的甚至无轨迹的变量指标。当创新遇到习惯性思维是会有障碍的,但同时过于在习惯里混沌的思维一旦遭遇刺激也会有惊人效果,这个时机把握很难说,太难处理,但总有抓住机会的。比如挖掘历史,当年明月就做到了。比如偷窥盗墓,南派三叔做到了。比如了解黑社会,孔二狗做到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发表于 2014-3-20 22:46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218
发表于 2014-3-21 08:0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粉 于 2014-3-21 08:18 编辑

118,美即好效应

    美即好效应 :对一个外表英俊漂亮的人,人们很容易误认为他或她的其他方面也很不错。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当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很出色--如相貌、智力、天赋等,人们往往认为他们在其他方面也会自然而然的出色。更有甚者,只要认为某个人不错,就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便认为他所使用过的东西、跟他要好的朋友、他的家人都很不错。 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我们并不总是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一个人,而往往是根据已有的对别人的了解而对其他方面进行推测,从对方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性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一好俱好,一坏俱坏。

    典型化人物形象曾经是小说作品的主流思维,这类高大全的人物描写已经被彻底抛弃。人总不是神,几近完美是不可能的。能发现人物的本分特征和偶尔的闪光,那才是天使莅临人间。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发表于 2014-3-21 08:0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粉 于 2014-3-21 08:22 编辑

119,阿什法则

    阿什法则是指:承认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你愈是躲着问题,问题愈会揪住你不放。该法则由美国企业家m·k·阿什提出。

    小说作品没有十全十美的,即使是名家作品也不可避免有各种各样的瑕疵。名家之所以那么好,可能就是因为不回避缺陷,找出问题所在,作品才越来越好。这当然不是唯一性,但这个因素是存在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发表于 2014-3-21 08: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粉 于 2014-3-21 08:27 编辑

120,阿尔布莱特法则

    阿尔布莱特法则由国际知名的未来学者、演说家及管理顾问卡尔•阿尔布莱特提出,指把一群聪明人收编进组织后,结果往往变成集体性愚蠢。1999年美国宇航局在火星进行的气象人造卫星任务失败,就是因为一组工程师使用公里和公斤的公制单位撰写程序,另一组却使用英里和英磅的英制单位运算。结果即使两组人马协作无间,最终还是发生搭错线的乌龙。这个例子正是“满坑满谷聪明人的组织,到头来还是做出蠢事”的写照。

    这类素材在生活中很常见,怎样能挖掘出聪明人聚集的弊端,确实考验你的眼光。



使用道具 举报

221
发表于 2014-3-21 08:0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粉 于 2014-3-21 08:35 编辑

121,定位法则

    所谓定位法则,就是让品牌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占据最有利的位置,使品牌成为某个类别或某种特性的代表品牌。这样当消费者产生相关需求时,便会将定位品牌作为首选,也就是说这个品牌占据了这个定位。1972年,美国当代营销大师阿尔与杰克特劳特在美国《广告时代》杂志上撰写的文章《定位新纪元》,首次提到了“定位”这个概念。而在今天,“定位”两字已是营销学者和营销人员在做营销战略和规划时的专业词汇。定位法则带给营销者们的是一次观念上的革新,如果结合职业生涯,同样也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

    小说阅读的局限性也是存在的。文学网站的分类越来越精细化,那种神怪穿越灵异的文字在传统读者看来是很荒谬的,但它们的存在也是很合理的。因为它们有自己的阅读群。你写的小说是给谁看的,心里应当有自己的主张。农村题材的小说,你觉得农民会看吗?不一定。你写的小资情调能被时尚小资们认可吗?不一定。找准自己的定位,写自己喜欢的和别人喜欢阅读的,你可能就做对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22
发表于 2014-3-21 08:0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粉 于 2014-3-21 15:54 编辑

122,波特定理

    英国行为学家L•W•波特提出的波特定理:总盯着下属的失误,是一个领导者的最大失误。批评人之前应该先把他的优点提出来,就是铺平了批评的道路。


    文学批评也是这样,有时候面对惨不忍睹的文章,总想找出点优点来。对于好文章总想找出点毛病。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发表于 2014-3-21 08:0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粉 于 2014-3-21 16:30 编辑

123,优势个人效应

    在决策心理学中,人们把集体决策过程中由于某人的个人优势而产生民主变异现象,称之为优势个人效应。

    这类素材在生活里屡见不鲜,个人性格的冲击性遮蔽了民主名义下的形式决策,未必是坏事,但好不好的演绎就看素材使用者的观点延伸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24
发表于 2014-3-21 08: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粉 于 2014-3-21 16:38 编辑

124,权威暗示效应

    权威效应,又称为权威暗示效应,是指一个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说的话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权威效应”的普遍存在,首先是由于人们有“安全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往往是正确的楷模,服从他们会使自己具备安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其次是由于人们有“赞许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会规范相一致,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各方面的赞许和奖励。


    名作家就是一个显著例子。与优势个人效应在群体中的影响略略不同的是,权威效应更注重个体性,群体是不特定的人群。名作家们的创作论和小说思想无非是否永远正确,但他们的暗示作用是巨大的。尤其是当新的写手审美观点和名作家们契合的时候,被赏识的机会就多。有利有弊,但这确实是一个社会现象。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发表于 2014-3-21 08: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粉 于 2014-3-21 16:45 编辑

125,三强鼎立法则

    三强鼎立法则是由Jagdish Sheth和Rajendra Sisodia提出的。他们认为:每一个行业发展到最后都会形成由三个大公司所霸占的局面,这就是他们提出的“三强鼎立法则”(Rule of Three)。在现实中,绝大多数的行业发展到最后,都不由形成这种“三足鼎立”的局面。有证据显示,这些市场三强最终能够占据到70%—90%的市场份额。这一理论亦提及那些三强外的企业,不管是市场的全面手,还是专业化公司,他们扎根于自己的细分市场,最终也能取得成功。

    比如中移动中联通中电信,比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经济领域的很多现象给了大家观察的素材样本。



使用道具 举报

226
发表于 2014-3-21 08: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粉 于 2014-3-21 16:54 编辑

126,艾奇布恩定理

    艾奇布恩定理是指,如果你遇见员工而不认得,或忘了他的名字,那你的公司就太大了点。摊子一旦铺得过大,你就很难把它照顾周全。经营管理企业,小有小的好处,大有大的难处。企业在做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管理瓶颈。艾奇布恩定理正是反映了这一问题。


    小说领域有个奇怪现象,那就是小小说、短篇小说和中长篇小说的作家们基本是互不来往的。是不是那个更重要呢也不一定,但这也说明小说的篇幅语言和思考是完全不一样的语境。可能中长篇有他的好处,短小小说有他的好处。只是各领风骚而已。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发表于 2014-3-21 08:1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粉 于 2014-3-21 17:02 编辑

127,皮尔斯定理

    皮尔斯定理:意识到无知才使我们充满活力。它是由美国贝尔电话电报公司实验室著名科学家、“卫星通讯之父”约翰·皮尔斯提出。意思为:意识到无知,是有知的开始。


    无知是两个最无趣的字眼,但往往有最精彩的体验。小说写作甚至小说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往往就是自己对自己的定位问题。把自己放在无知的地位上,那么所有的精彩都是那么的清晰。你未必就是无知的状态,但坚守了无知的认识,你会受益无穷。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发表于 2014-3-21 08:1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粉 于 2014-3-21 17:13 编辑

128,7秒钟定律

    7秒钟定律即消费者会在7秒内决定是否有购买商品的意愿。美国流行色彩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人们在挑选商品的时候存在一个“7秒钟定律”: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人们只需7秒钟就可以确定对这些商品是否感兴趣。在这短暂而关键的7秒钟内,色彩的作用占到67%,成为决定人们对商品好恶的重要因素。而美国营销界也总结出“7秒定律”,即消费者会在7秒内决定是否有购买商品的意愿。


    读者看一个小说的时候,可能很有兴趣,可能会兴味索然,一个好的开头是很有价值的。不是说需要在开头设置什么噱头十足的玩意,而是你的语感在开篇部分就为后文奠定了基础。不排除虎头蛇尾那样的文章,但语感的始终如一是变不了。看一段就基本判定文章价值,时间不需要长,7秒就够了,这就是七秒钟的价值。



使用道具 举报

229
发表于 2014-3-21 17: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粉 于 2014-3-21 23:45 编辑

129,柏林定律

    柏林定律是指成功的最大障碍莫过于取得不断的成功。在不断成功之后,人们往往会认为自己已无所不能。即是说,对于下一步的成功来说,上一步成功往往表现为一种惯性陷阱。提出者是法国行为科学家欧文·柏林。


    小说作家也是这样。一个成功的作品不代表这个作家后来的所有作品都是成功的。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阅读习惯都给给写作带来不一样的写作要求。没有一个作家是永远受欢迎的,就算被强行树立为标杆,也会被扔掉一些。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发表于 2014-3-21 17:0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粉 于 2014-3-21 23:49 编辑

130,怀特定律

    领导在群体外的声望有助于巩固他在群体中的地位,而他在群体中的地位又提高了他在外界的声望。领导权威即影响力,是由职务权威(即权力)和信任权威(即威信)构成的。职务权威是进行领导活动的必备条件,领导的信任权威是领导功能的基础,是领导活动成败,事业盛衰的关键。


    作家在观察领袖人物时候,不可避免要拔高。但同时另外的作家会对高尚之外的平庸多有观察。其实在作品中,客观冷静分析并描述一个领袖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很难的一个事情,不做高大全,不去庸俗化,这个把握不容易。

使用道具 举报

231
发表于 2014-3-21 17:0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粉 于 2014-3-21 23:54 编辑

131,猴子—大象法则

    大象可以踩死猴子,但猴子也可以骚扰大象,使大象遭遇挫折。大象体积越大,猴子的胜算就越大。


    小说素材的多种观察对象给了是与非、多与少、有与无、大与小等等可比性关联物机会。什么样的条件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小说可以展示。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发表于 2014-3-21 17:1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粉 于 2014-3-21 23:59 编辑

132,凯特寇德定律

    凯特寇德定律:忠诚起自上层。提出者:英国德尔塔工业金融公司前总裁L·凯特寇德
    临街的阳台,站着一位妙龄女郎,引得路人禁不住抬头看上两眼。一位绅士途经此处,他被女郎的美貌深深的吸引,便与她搭讪,向她表明爱意,女郎高傲地说:如果你真的爱我,请在阳台底下呆上100天,我自会下楼会你。绅士二话不说,就地坐了下来。99天过去了,再有一天就要到期,女郎轻挑帘拢,偷窥那三个月都纹丝不动的绅士,突然女郎惊呆了,只见那个忠诚的骑士缓缓地直起身,夹起椅子,若无其事地走了。女郎顿时晕倒。99天!绅士欠缺的不是耐心,他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深情,又恰如其分地保留了自己的尊严。


    小说的写作欲望来之内心驱使,行为忠诚于写作欲望。没有什么可以代替这种下笔的动因,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因素。

使用道具 举报

233
发表于 2014-3-21 17:1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粉 于 2014-3-22 00:05 编辑

133,斯诺勃效应

     在销售心理学中,人们把风格新颖、别具一格产品所产生的独特影响,以致购买力大增的现象,称之为斯诺勃效应 . 斯诺勃英语意为“势利小人”。这一效应是西方一些厂商,发现社会上有一种人专买独特风格产品以显示自己的独特地位和与众不同的消费兴趣的消费现象,据此,他们就有意组织批量生产,还有意控制某商品的销售量以刺激其购买力。因此,他们常会打出诸如:“请注意本家产品,风格新颖,与众不同,可令你一展独特的魅力”等广告,使自己的销量大增。


    小说的独特性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对所有既成的手法进行破除逆立,形成自己独特的手法就有可能成为典范作品。但对于过于截断扬弃思维和彻底没有传承的东西,也要谨慎。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发表于 2014-3-21 17:1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粉 于 2014-3-22 00:11 编辑

134,狐狸博士效应

    在教师心理学中,人们把教师那种善于表演与善用幽默所产生的优质教学效果的现象,称之为狐狸博士效应。


    鲜活的人物形象一直是作家们所追求的,但真正让阅读者记住的并不多见。不是读者换了口味,而是作家们为之付出的努力大大缩水。孙猴子太老了,哈利波特太洋了,只能去看刺激的擎天柱大黄蜂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发表于 2014-3-21 22:43 |只看该作者
这么详尽的讲解,值得一看。

使用道具 举报

236
发表于 2014-3-22 00:11 |只看该作者
大脸猫 发表于 2014-3-21 22:43
这么详尽的讲解,值得一看。

{: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发表于 2014-3-22 08:1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令箭 于 2014-3-22 08:52 编辑

135,吉尔伯特法则

    “工作危机最确凿的信号,是没有人跟你说怎样做。”这句话的提出者是英国人力培训专家B·吉尔伯特。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有人教训和指点的时候都是福气,都意味着关心。怕就怕没有人说你什么,也没有人教你怎么做。这等于说你没人管了,游离于纪律、规章的制约之外,看似自由,其实危机四伏。打个比方说,一个孩子很不耐烦父母的说长道短,总嫌自己被管教而心烦意躁。然而,当他没了那些说教的时候才会幡然醒悟,感到若有所失。原来,父母说自己,甚至批评自己都是为了自己好,都算幸运,每一句话都是值得认真听取的。


    小说批评也是这样。别人的批评无论多么不中用,都不必排斥。虚心接受应该接受的批评,对小说的启迪是有意的。从反面说,当拒绝批评成为你的习惯,以至于没人批评的时候,你的小说之路可能就终结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38
发表于 2014-3-22 08:1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令箭 于 2014-3-22 08:57 编辑

136,古特雷定理

    定理:每一处出口都是另一处的入口。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W•古特雷。上一个目标是下一个目标的基础,下一个目标是上一个目标的延续。

    小说写作有一个渐渐提高的过程,而不是简单水平的重复,直白说就是不能原地踏步。你的每一个作品都是下一个作品的基础和标杆,水平上升或下降,每个作品的序列写作是个最简易的参照物。

使用道具 举报

239
发表于 2014-3-22 08:1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令箭 于 2014-3-22 09:05 编辑

137,列文定理

    列文定理:那些犹豫着迟迟不能做出计划的人,通常是因为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把握。 提出者:法国管理学家P·列文


    很难说犹豫不决是不是个缺憾,会少犯错误却会贻误商机。观察素材的时候,你很难分别出谨慎和犹豫的区别,很难分辨出刚愎自用和坚定不移的区别,对温柔和软弱的界限也不会那么清晰判断。很多时候的词素词组成语与主观叙述者的情绪有关,能准确冷静描述客观相对物的时候,你可能已经出神入化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发表于 2014-3-22 08:1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令箭 于 2014-3-22 09:12 编辑

138,弗洛斯特法则

    弗洛斯特法则:要筑一堵墙,首先就要明晰筑墙的范围,把那些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圈进来,把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圈出去。实际上,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有一个清晰的界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接受什么,拒绝什么。做人如此,做企业也是如此。我们一定要清楚我们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


     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能让所有人阅读下去,圣经和毛选除外。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清楚你写小说是给谁看的。有个电视剧《爱情公寓》就是为年轻人定制的,其中不乏大量的舶来幽默。而《喜洋洋与灰太狼》《名侦探柯南》是为孩子们定制的,一些朴素的道理适合幼小的心灵。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