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燕集南亭 白话《世说新语》
楼主: 闲过信陵饮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白话《世说新语》 [复制链接]

1891
发表于 2015-9-8 08:37 |只看该作者
(50)刘尹谓谢仁祖曰:“自吾有四友,门人加亲①。”谓许玄度曰: “自吾有由,恶言不及于耳。”二人皆受而不恨。

【注释】

①“自吾”句:其中的“四友”疑是,‘回”字的错写。《尚书大传》说:“孔子曰‘文王有四友。自吾得回也,门人加亲,是非胥附邪!??自吾得由也,恶言不入于耳,是非御侮邪!?这里的“回、由”指孔子的学生颜回和仲由(字子路)。刘恢把谢仁祖看成颜回,在下文把许玄度肴成仲由,是把对弟子说的话用来对待同辈。

【译文】
  
    丹阳尹刘谈对谢仁祖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就更加亲密。”又对许玄度说:“自从我有了仲由,不满的话就再也听不到了。”两个人都容忍了他的说法而没有怨言。

使用道具 举报

1892
发表于 2015-9-8 08:38 |只看该作者
(51)世目殷中军:“思纬淹通,比羊叔子。”

【译文】

世人评论中军将军殷浩:“思路宽广通畅,可以和羊叔子并列。”
  

使用道具 举报

1893
发表于 2015-9-8 08:38 |只看该作者
(52)有人问谢安石、王坦之优劣于桓公。桓公停欲言①,中悔,曰: “卿喜传人语,不能复语卿。”

【注释】

①停:正要。

【译文】
  
    有人向桓温问起谢安石和王但之两人的优劣。桓温正要说,中途后悔了, 便说:“你喜欢传别人的话,不能再告诉你。”
  

使用道具 举报

1894
发表于 2015-9-8 08:38 |只看该作者
(53)王中郎尝问刘长沙曰:“我何如苟子①?”刘答曰:“卿才乃当不胜苟子,然会名处多②。”王笑曰:“痴!”

【注释】

①苟子:王脩的小名。
②会名:融会贯通名理。按:谈名理是魏晋时代清谈的一个内容。

【译文】
  
    北中郎将王坦之曾经问长沙相刘奭:“我和苟子相比,怎么样?”刘奭回答说:“你的才学本来是不会超过苟子,可是领会名理的地方却比他强。” 王坦之笑说:“傻话!”
  

使用道具 举报

1895
发表于 2015-9-8 08:38 |只看该作者
(54)支道林问孙兴公:“君何如许掾①?”孙曰:“高情远致,弟子蚤已服膺②;一吟一咏,许将北面③。”
  
【注释】

①许掾:许询,字玄度,曾被召为司徒椽。参看《言语)第 69 则注①。
②高情远致:高远的情趣。弟子:因为支道林是和尚,所以孙兴公谦称弟子。服膺:铭记在心; 衷心信服。
③一吟一咏:指写诗作文。按:《晋书·孙绰传》载,孙绰(字兴公)博学,很有才华,擅长 写文章,曾作《遂初赋)《天台山赋)等。

【译文】
  
    支道林问孙兴公:“您和许椽相比,怎么样?”孙兴公说:“要论情趣高远,弟子对他早已心悦诚服;说到吟诗咏志,许掾却要拜我为师。”
  

使用道具 举报

1896
发表于 2015-9-8 08:38 |只看该作者
(55)王右军问许玄度:“卿自言何如安石①?”许未答,王因曰:“安石故相为雄,阿万当裂眼争邪②!”

【注释】

①安石:一本作安、万,即指谢安、谢万,这是对的,下文也同时谈及这两人。
②相为:指向你,对你。一本作相与。裂眼:指睁大眼睛,形容愤怒的状态。

【译文】
  
    右军将军王羲之问许玄度:“你自己说说你和安石、万石相比,谁强些?” 许玄度还没有回答,王羲之便说:“安石自然对你称雄,阿万可要和你怒目相争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897
发表于 2015-9-8 08:38 |只看该作者
(56)刘尹云:“人言江虨田舍,江乃自田宅屯①。”

【注释】

①江虨(bān):字思玄,历任长山令、长史、吏部尚书、尚书左仆射。

【译文】
  
    丹阳尹刘惔说:“人们谈论江虨像农家子,土气,江虨其实是在村庄里自营田地,房舍,自种自收。”

使用道具 举报

1898
发表于 2015-9-8 08:38 |只看该作者
(57)谢公云:“金谷中苏绍最胜①。”绍是石崇姊夫、苏则孙。愉子也。

【注释】

①“金谷”句:金谷,园名,是晋人石崇在洛阳城外金谷涧修建的。石崇是富豪,官至荆州刺史,曾在金谷园大宴宾客,计三十人,饮酒赋诗,不赋诗的罚酒三杯。事后写成《金谷诗叙》记载其事,附录其诗。三十人中,苏绍,年五十,为首。

【译文】
  
    谢安说:“在金谷园的聚会中苏绍的诗最优秀。”苏绍是石崇的姊夫。 苏则的孙子。苏愉的儿子。

使用道具 举报

1899
发表于 2015-9-8 08:39 |只看该作者
(58)刘尹目庾中郎:“虽言不情情似道,突兀差可以拟道①。”

【注释】

①愔愔(yīn yīn):静寂无声的样子。道:道家哲学体系的核心,指声生 天地万物的本源。突兀:高耸突出。

【译文】
  
    丹阳尹刘惔评论从事中郎庾■说:“虽然他的言谈不像道那样寂静无为, 但是其中突出之处大体能和道相比拟。”

使用道具 举报

1900
发表于 2015-9-8 08:39 |只看该作者
(59)孙承公云:“谢公清于无奕,润于林道①。”

【注释】

①无奕:谢奕,字无奕,是谢安(即这里说的谢公)的哥哥。林道:“陈逵,字林道,任西中 郎将,兼梁、淮南二郡太守。

【译文】

    孙承公说:“谢公比无奕高洁、比林道温和宽厚。”

使用道具 举报

1901
发表于 2015-9-8 08:39 |只看该作者
(60)或问林公:“司州何如二谢①?”林公曰:“故当攀安提万②。”

【注释】

①司州:王胡之,字脩龄,曾召为司州刺史。参看《言语)第 81 则注①。
②攀安提万:仰攀谢安,提携谢万。指介于两人之间,不及谢安,超过谢万。

【译文】
  
    有人问支道林:“司州和谢家两兄弟相比,怎么样?”支道林说:“当然是仰攀谢安,提携谢万。”
  

使用道具 举报

1902
发表于 2015-9-8 08:39 |只看该作者
(61)孙兴公、许玄度皆一时名流。或重许高情,则鄙孙秽行①;或爱孙才藻,而无取于许。

【注释】

①“或重”句:《续晋阳秋》说:“绰(按:即孙兴公)虽有文才,而诞纵多秽行,时人鄙之。”
《晋书·孙绰传》说孙兴公博学善属文,和许询俱有高尚之志,但是喜欢讥讽嘲笑别人。按:这一则 可以和上文第 54 则互相参考。

【译文】
  
    孙兴公、许玄度都是当时的名流。有人看重许玄度的高远情趣,就鄙视孙兴公的丑恶行为;有人喜欢孙兴公的才华,就认为许玄度无可取之处。

使用道具 举报

1903
发表于 2015-9-8 08:39 |只看该作者
(62)郗嘉宾道谢公:“造膝虽不深彻,而缠绵纶至①。”又曰:“右军诣嘉宾②。”嘉宾闻之云:“不得称诣,政得谓之朋耳③。”谢公以嘉宾言为得。

【注释】

①造膝:指促膝交谈。缠绵纶至:指谓意最为深厚。
②“又曰”句:并非承接上文而来,而是指有此一说。又,通“有”。诣,指造诣深。“诣嘉宾”中的“嘉宾”疑是衍文。这一则是讲王羲之和谢安对名理的造诣。与郗嘉宾无涉。
③政:同“正”,只,仅仅。朋:同等。

【译文】

    郗嘉宾评论谢安说:“议论虽然不很深透,可是情意特别深厚。”有人说:“右军造诣很深。”嘉宾听到后说:“不能说造诣很深,只能说两人不相上下罢了。”谢安认为嘉宾的话说对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904
发表于 2015-9-8 08:39 |只看该作者
(63)质道季云①:“思理伦和,吾愧康伯②;志力强正,吾愧文度。自此以还,吾皆百之③。”

【注释】

①庾道季:庾和,字道季。《晋书》说他“好学,有文章。”名重当时,常称扬韩康伯和王文度。
②伦和:条理和谐。
③百:一百倍,作动词用。

【译文】

    庾道季说:“要论思路条理清楚,我自愧不如康伯;要论志气坚强不屈,我自愧不如文度。除此以外的人,我都超过他们一百倍。”

使用道具 举报

1905
发表于 2015-9-8 08:39 |只看该作者
(64)王僧恩轻林公①,蓝田曰:“勿学汝兄,汝兄自不如伊②。”

【注释】

①王僧恩:王袆之的小名,是王蓝田(王述)的儿子。
②汝兄:指王但之(王文度)。坦之与支道林合不来,所以蓝田告诉僧息“勿学汝兄。”

【译文】

    王僧恩轻视支道林,蓝田侯王述告诉他:“不要学你哥哥,你哥哥本来 比不上他。”
  

使用道具 举报

1906
发表于 2015-9-8 08:40 |只看该作者
(65)简文问孙兴公:“袁羊何似?”答曰:“不知者不负其才,知之者无取其体①。”

【注释】

①体:根本,这里指道德品质。按:孙兴公意指袁羊有才而无德。

【译文】
  
    简文帝问孙兴公:“袁羊这个人怎么样?”孙兴公回答说:“不了解他的人不会看不到他的才能,了解他的人瞧不起他的品德。

使用道具 举报

1907
发表于 2015-9-8 08:40 |只看该作者
(66)蔡叔子云:“韩康伯虽无骨干,然亦肤立①。”

【注释】

①无骨干:指韩康伯身体肥胖,好像没有骨骼一样。肤立:指外表、形象能立起来。

【译文】
  
    蔡叔子说:“韩康伯虽然像没有骨架似的,但是体型壮美,形象也还能 立得住。”
  

使用道具 举报

1908
发表于 2015-9-8 08:40 |只看该作者
(67)郗嘉宾问谢太傅曰:“林公谈何如嵇公①?”谢曰:“嵇公勤著脚、裁可得去耳②。”又问:“殷何如支?”谢曰:“正尔有超拔,支乃过殷,然舋舋论辩,恐口欲制支③。”

【注释】

①林公:支道林。下文又只称支。
③“嵇公”句;《高僧传》作”嵇努力裁得去耳”,指嵇康要努力前进,才能赶上支道林。“努力”正是“勤著服”的意思。裁。通“才”。
③超拔:超尘拔俗。按:支道林是和尚,才这样说。舋舋(wěiwěi):参看《赏誉)第 76 则注③。

【译文】

    郗嘉宾问太傅谢安:“林公的清谈比秘公怎么样?”谢安说:“嵇公要马不停蹄地走,才能前进呀。”嘉宾又问:“殷浩比支道林怎么样?”谢安说:“只是能超脱尘俗,支道林才超过殷浩,可是在娓娓不倦的辩论方面,恐怕殷浩的口才会制服支道林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909
发表于 2015-9-8 08:40 |只看该作者
(68)质道季云:“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①。曹蜍、李志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②。人皆如此,便可结绳而治,但恐狐狸貒貉啖尽③。”

【注释】

①廉颇、蔺相如:战国时代赵国人。蔺相如完壁归赵,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上。廉颇本为大将,不服,想羞侮蔺相如,最后受感动而负荆请罪,与蔺相如成为至交。懔懔:同“凛凛”,可敬畏的样子。
②曹蜍(chú)。李志:两人憨厚而缺乏才智,做官而功业不显。见在:现在还活着。厌厌(yā nyān):形容精神不振。
③结绳而治:远古时代没有文字,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来处理政事。貒貉(tuānhé):猪獾和狗獾。

【译文】

    庾道季说:“廉颇和蔺相如虽然是千年以上的古人,依旧正气凛然,经常使人感到虎虎有生气。曹蜍、李志虽然现在还活着,却精神委靡像坟墓里的死人一样。如果人人都像曹、李那样,就可以回到结绳而治的原始时代去,只是恐怕野兽会把人都吃光。”

使用道具 举报

1910
发表于 2015-9-8 08:40 |只看该作者
(69)卫君长是萧祖周妇兄,谢公问孙僧奴:“君家道卫君长云何①?” 孙曰:“云是世业人②。”谢曰:“殊不尔,卫自是理义人。”于时以比殷洪远③。

【注释】

①君家:君;您。
②世业人:管世事(尘俗之事)的人。
③殷洪远:殷融,字洪远。参看《文学)第 74 则注①。

【译文】
  
    卫君长是萧祖周的大舅子,一次谢安问孙僧奴:“您说卫君长这个人怎么样?”孙僧奴说:“听说是个俗事缠身的人。”谢安说:“根本不是这样,卫君长本是个研究名理的人。”当时人们把卫君长和殷洪远并列。
  

使用道具 举报

1911
发表于 2015-9-8 08:40 |只看该作者
(70)王子敬问谢公:“林公何如质公①?”谢殊不受,答曰:“朱辈初无论,庾公自足没林公民②。”

【注释】

①“林公”句:林公指支道林和尚,庾公指厦亮。
②没:淹没;超过。

【译文】

    王子敬问谢安:“林公比庾公,怎么样?”谢安很不同意这样相比,回答说:“前辈从来没有谈论过,庚公自然能够超过林公。”

使用道具 举报

1912
发表于 2015-9-8 08:40 |只看该作者
(71)谢遏诸人共道竹林优劣①,谢公云:“先辈初不臧贬七贤②。”

【注释】

①谢遏:谢玄,小名遏,是谢安的侄儿。竹林:指竹林七贤。参看《赏誉》第 29 则注①
②臧贬:褒贬。按:竹林七贤,在当时声望都很高,所以一般不评论其中的优劣。

【译文】
    谢遏等人一起谈论竹林七贤的优劣,谢安说:“前辈从来不褒贬七贤。”

使用道具 举报

1913
发表于 2015-9-8 08:41 |只看该作者

(72)有人以王中郎比车骑,车骑闻之曰:“伊窟窟成就①。”

【注释】

①窟窟:同“搰搰(gǔgǔ)”,用力的样子。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538 页说:”言但之随事辄搰搰用力,故能成就其志业也”,“其称但之之言、殆即听以自■也。”

【译文】
  
    有人把北中郎将王坦之和车骑将军谢玄并列,谢玄听说这事就说:“他努力做出了成绩。”

使用道具 举报

1914
发表于 2015-9-8 08:41 |只看该作者
(73)谢太傅谓王孝泊:“刘尹亦奇自知,然不言胜长史。”①

【注释】

①王孝伯:王恭,字孝伯,是长史王濛的孙子。奇自知:非常了解自己。

【译文】
  
    太傅谢安对王孝伯说:“刘尹也是非常了解自己的,可是他不说超过长史。”

使用道具 举报

1915
发表于 2015-9-8 08:41 |只看该作者
(74)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而已①。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 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②。推此知之。”

【注释】

①王黄门:王徽之、字子猷、是王羲之的儿子,曾任黄门侍郎。子重。是王操之的字,子敬是 王猷之的字。子敬最小。
②“吉人”句:语出《周易·系辞下》。吉人,善良的人,贤明的人。躁人,急躁的人。

【译文】
  
    黄门侍郎王子猷兄弟三人一同去拜访谢安,子猷和子重大多说些日常事情,子敬不过寒暄几句罢了。三人走了以后,在座的客人问谢安:“刚才那三位贤士谁较好?”谢安说:“小的最好。”客人问道:“怎么知道呢?” 谢安说:“善良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是从这两句话推断出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916
发表于 2015-9-8 08:41 |只看该作者

(75)谢公问王子敬:“君书何如君家尊①?”答曰:“固当不同。” 公曰:“外人论殊不尔。”王曰:“外人那得知!”

【注释】

①“君书”句:王子敬擅长草书、隶书,当时有人认为他的书法骨力比不上他父亲王羲之,而比较秀媚;有的认为他父亲比不上他。谢安很尊重王羲之的书法,才有此问。

【译文】

    谢安问王子敬:“您的书法比起令尊怎么样?”子敬回答说:“本来是不同的。”谢安说:“外面的议论绝不是这样。”王子敬说:“外人哪里会懂得!”

使用道具 举报

1917
发表于 2015-9-8 08:41 |只看该作者
(76)王孝伯问谢太博:“林公何如长史?”太傅曰:“长史韶兴①。”问:“何如刘尹?”谢曰:“噫,刘尹秀。”王曰:“若如公言,并不如此二人邪?”谢云:“身意正尔也。”

【注释】

①韶兴:美好的意趣。按:上文第 48 则所记,长史王濛很欣赏自己的韶音令辞,自认为胜过刘尹(刘惔)。这里谢安也称赞他的言谈有韶兴,而不很欣赏支道林。

【译文】
  
    王孝伯问太傅谢安:“林公和长史相比,怎么样?”谢安说:“长史的清谈意趣清新。”王孝伯又问:“和刘尹相比怎么洋?”谢安说:“哎,刘尹才能出众。”王孝伯说:“如果像您说的那样,他全都比不上这两个人吗?” 谢安说:“我的意思正是这样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918
发表于 2015-9-8 08:41 |只看该作者
(77)人有问太傅:“子敬可是先辈谁比①?”谢曰:“阿敬近撮王、刘之标②。”

【注释】

①“子敬”句:王子敬于义理并非所长,只是能综合各家情致,所以擅名一时。
②撮:聚合。王、刘之标:王濛、刘惔的风度。

【译文】

    有人问太傅谢安:”子敬到底是和哪一位前辈相当?”谢安说:“从近处说,阿敬集中了王、刘二人的风度。”
  

使用道具 举报

1919
发表于 2015-9-8 08:42 |只看该作者
(78)谢公语孝泊:“君祖比刘尹,故为得逮①。”孝伯云:“刘尹非不能逮,直不逮②。”

【注释】

①君祖:指王濛。参看上文第 73 则注①。逮:达到;赶上。按:《世说新语》原注,这一则是 说王濛质朴,刘惔有文采。
②“刘尹”句:据《晋书》记载,王濛和刘惔两人齐名,而且很友善,王孝伯又“慕刘惔之为人”。但是在这里,王孝伯实际是说他祖父胜过刘惔。

【译文】

  谢安对王孝伯说:“您的祖父和刘尹齐名,自然是能够做到他那样。” 王孝伯说:“刘尹那样的人并不是难以做到的,只是祖父不那样做。”
  

使用道具 举报

1920
发表于 2015-9-8 08:42 |只看该作者
(79)袁彦伯为吏部郎,子敬与郗嘉宾书曰:“彦伯已入,殊足顿兴往之气①。故知捶挞自难为人,冀小却,当复差耳②。”

【注释】

①已入:指已经进入朝廷,这里指担任吏部郎一职。顿:舍弃;消除。兴往:迈进,指勇往直进。
②捶挞:这里指处分官吏的杖刑。按:郎官如果有过错,就会受杖刑,所以有人不愿担任这一职务。王濛曾由长山县令调任司徒左西属,他认为此职有过失则应受杖,就上表辞让,虽经下诏对他可以停罚,仍然不肯就职。小却:稍为推辞一下,即表示不接受。按:王子敬希望袁彦伯也上表辞让,或者可能停罚。差(chài):病好了,这里指好。

【译文】
  
    袁彦伯担任了吏部郎,王子敬写信给郗嘉宾说:“彦伯已经入朝就职了,这个官职特别能挫伤人的仕进志气。原先就知道受了杖刑自然很难做人,所以希望他能稍为辞让一下,这样就会好一些呀。”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